公布失信黑名单,是否侵犯老赖隐私权?
   来源:六度信用     2020年09月07日 01:28

环保黑名单

今年7月份,贵州省环保厅公布了今年全省首批319家环境保护失信“黑名单”,以督促相关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

根据相关环境保护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将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并实施重点监管,并将其黑名单信息推送至贵州省企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贵州)和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工程招投标、贷款、融资、项目审批、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等工作中,将被依法采取限制措施。

金融黑名单

据中国财经网报道 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政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首批涉金融联合惩戒黑名单数据均以司法判决为依据,其中,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通过设定“债权人为银行”和“大于一定金额”两个条件,筛查得出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

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涉金融黑名单长效机制建设,按照每月公布一批的节奏,在“信用中国”网站予以公布并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机制,加快信息传输和校验核对机制建设,研究开发涉金融黑名单信息系统,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可靠性。

公布老赖“黑名单”,是否触犯失信人隐私?

有很多人说老赖是受不了自己被游街示众,面子挂不住才主动还款的,还有人质疑此举是否侵犯到老赖的隐私。

小编在这里告诉大家,各地法院公布老赖信息的做法是有法律依据的,为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各级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该规定第四条明确,失信被执行人的身份证号可以公布,只要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法院都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公布。

当一个人欠钱不还,尤其是耍赖不还的时候,其隐私权的保护会受到一定限制。这既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为了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只有法院公布老赖比较敏感的个人隐私信息时,才会涉及到隐私权问题。哪些个人隐私可以公布,可以从公共利益、案件相关以及人格尊严三个方面考虑。

上了“老赖”黑名单还能移除吗?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首批涉金融黑名单数据均是以司法判决为依据。其中,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赖”,通过设定“债权人为银行”和“大于一定金额”两个条件,筛查得出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

如果企业有异议,可以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异议信息申诉”栏目提出申诉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过核实发现存在错误的,将自查实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正,并及时从网站公示名单和部门联合惩戒名单中移除。

另一方面,黑名单公布后,在3个月内完成整改的失信主体,可以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异议信息申诉”栏目提交证明材料,经核实后启动信用修复机制,将整改后的主体移出涉金融黑名单。

黑名单 被执行人 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