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企业怎样进入互联网才正确?
   来源:单仁教育     2020年09月09日 09:17

不是简单地把产品放在互联网上就是互联网公司,你还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事。

最近几天,大家的微博、朋友圈都被“共享小马扎”刷屏了吧,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认知又被刷新了呢?想象又被蹂躏了?新世界的大门又再一次被无情开启了?

继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宝马等之后,近日,北京街头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的共享产品——共享马扎,可以供路人免费试用,与普通马扎相比,仅仅在布面上多了一个二维码。

为满足对审美的不同需求,“共享马扎1.0共推出五种颜色:中国红、科技蓝、共享黄、原谅绿、高级黑。五种颜色代表着五种不同的情感,坐上去会有许多不同的感受。”

▲北京街头惊现“共享马扎”

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完全无视其它共享产品强调的智能、定位、锁匙,不用下载,不用注册,也不要押金,只要看到小马扎—扫码—坐下—抬屁股走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流程,so easy。这种天然质朴、纯真无邪的样子,还真是共享产品里的一股清流(泥石流)呢。

有网友问了:“我不扫码,坐在上面扎屁股吗?”

你问结果怎么样?告诉你,一天丢一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在中国市场如火如荼,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4亿多80后、90后,尤其是互联网的原住民90后,在现在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市场上属于绝对的消费主力。如果你的企业与互联网没有发生关系,那就意味着你的企业与4亿多的80、90后也不会有多亲密的关系,同时你与他们的钱包也不会有什么关系。为了与如今的消费主力发生关系,许多企业也前赴后继地踏上了「互联网之路」,试图把一些落后产品变成先进的互联网产业,以为只要把产品放在互联网上或者跟互联网挂上了钩,就是互联网企业了。其实不然。

那么,企业该如何进入互联网呢?

1.利润高、效率低、成本高VS效率高、成本低、利润更高

效率低、成本高是很多传统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相互之间差异较小,问题也就不会显得过于突出。而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如果依然不能解决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只能被落后淘汰。

以京东为例,京东在线上家电渠道一直表现强势,在家电网购市场(含移动端)份额达到60.2%,就是看准了过去家电行业的利润高但是效率低的特点,于是把家电销售环节搬到了网上,再配以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以及京东被人称赞的高速物流,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购买、配送、安装、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互联网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京东dog

2.解决用户痛点,才能获得热捧

什么叫用户痛点?

简单说,用户痛点就是用户还有什么需求未被满足。

比如共享单车如今能大行其道,就是看中了用户想要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需求。一公里的路程,打车太近不划算,走路太远腿又酸,现有的公共自行车不仅需要提前办卡,还需要找到固定的车桩,刷卡取车,停车也要停到固定地点,如果生活环境不满足这样的条件,也就无法享受这样的便利。而共享单车,只需要利用手机软件,随扫随走,随走随停。

▲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

再比如滴滴出行,就是看出了出租车行业打车难、服务差的现状,用户希望获得更高效高质的打车环境的需求。

所以企业在进入互联网时,不如先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自己可以解决什么样的用户痛点,一击必中。

3.利用互联网思维全副武装

企业进入互联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产品投入线上就可以的,你得在产品、营销、管理甚至商业模式上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来改进生产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尽快将产品投入市场,收集用户的产品试验反馈,再依此进行改进,加快产品的迭代。利用O2O更精准快速地发现用户需求,降低营销成本,直击用户痛点。利用互联网“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思维和精神来改善企业管理,用互联网的模式来开辟新的业务,比如跟QQ同出一家的对手微信。欢迎关注下次分享~

马扎 用户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