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各种共享产品也越来越多,共享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已经有多家公司入局共享汽车市场,但是要想让共享汽车得到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协助。近日石景山区政府与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力建设共享汽车示范运营区,这意味着政府对于共享汽车有了进一步的认可。
根据消息称,这项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3年,石景山区将在全区范围内投放共享汽车,首批计划投放600辆共享新能源小客车、建设600个共享停车位和600个充电桩。最快下月,就将有共享汽车亮相石景山街头。
首批投放的共享汽车将是一款两厢小SUV,续航里程200公里,用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轻松开车,与政府合作可以让共享汽车更好找,更易取用和归还。据悉,新建的公共停车场中,按约10%的比例配建共享车位,并引导现有的公共停车场按比例提升改建共享停车位,在辖区内优化停车资源,合理布局停放点,逐步完善共享汽车运营网络。
石景山区与北汽集团的合作去年就已经开始了,其在区内建设了21个分时租赁网点,投放新能源电动汽车58辆,服务公务和商务出行,并且石景山区84.38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内,547个大杂院已经清零,217万平方米违法建设夷为平地,年内即将实现全区基本无违建,这些腾出来的空地将会有一部分建成停车设施。
日前,由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起草的《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让共享汽车的发展变得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石景山实际上只是全国共享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江西南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已经在南昌市多个城区投放了新能源车进行试验。另外在广东佛山,自今年3月初第一家共享汽车平台进入佛山之后,现在共享汽车平台已增至3个,车辆方面,从首批投入20辆汽车,目前已增加至300多辆,覆盖的网点约100个。据首家进入佛山的共享汽车平台运营方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平台运营5个月以来,一辆车每天的使用次数约为2.5次。
涌入共享汽车的商家和各路资本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就在8月9日下午,某共享汽车品牌负责人隋宏洋表示,作为全国推广的第一站,近期将率先在沈阳投放1500辆宝马轿车。隋宏洋表示,未来“共享宝马”资费标准是每公里1.5元,每天200元封顶,新用户注册即有两次免费使用机会。同时,沈阳1400多家停车场22万个停车位用户可免费任意停放。
在上述提到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应鼓励城市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大型居民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鼓励探索通过优惠城市路内停车费等措施,推动租赁车辆在依法划设的城市路内停车泊位停放,提高租赁车辆使用便利度。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并按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关政策,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方面给予扶持。
不管是政策层面还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共享汽车迟早会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营和使用模式,一些大城市摇号上牌难的情况也将促使共享汽车更快发展,不过共享汽车市场的痛点依旧存在,至少现在还未见有任何改观,这也使得国内不少有实力的资本迟迟不敢参与其中。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共享汽车市场目前还处在发展初期,入局者很多,但出局者也在增加,今年3月,“友友用车”宣布停止运营,按照官方的说法,停止运营的原因是“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据友友用车的联合创始人李宇事后公开表示,友友用车一个月的亏损高达200万元,巨额的运营费用让友友用车的发展倍感吃力。
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共享汽车在使用中出现的刮蹭和事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解决,再者车辆的调度和充电等问题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解决,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如果每一家共享汽车企业都要完善自己的停车和充电网点,那么就现在的城市规划来说,很难全部照顾得到,政府最后可能只会与北京汽车集团、江铃集团等这类知名大企业合作来划分出停车地块,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共享汽车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无法充分释放汽车的投放量,盈利也就很难保证了,最后很可能就会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