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私家车总量超过1.5亿辆;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苏州、深圳6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甚至超过300万辆。在当前城市用地紧张与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矛盾下,停车困难、停车时间长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新问题,特别是对于北上广深这样超一线城市,不仅停车费在上涨,停车位也变得稀缺,市民纷纷建言有关部门进行停车场的改革,修建更多的停车场,以解决城市交通停车问题。
立体停车场的概念
立体停车场是指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目前传统意义上的立体停车场分为两种,一种是螺旋式的自走立体停车场,一种是智能化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场,由于螺旋式停车场占地面积较大、成本较高、可塑性不高,所以当前的立体停车场正在向适用范围更广、同等面积下车位数量相对较多的智能化的机械式停车场发展。
国内有关立体停车场的概念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外立体车停车场技术成熟较早,欧洲的发达国家在技术研发上更是遥遥领先,而韩国、日本由于受自身国土面积限制,在立体停车场的开发运用上在上世纪就初具规模。中国在上世纪开始引进立体停车场技术,然后结合自身国情不断更新换代,并在工艺上也不断向欧洲国家学习和交流,研发技术已经赶超韩国和日本了。
应注重安全便捷等问题
目前社会上关于立体停车场的评论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方面,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大众普遍认同立体车库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却是对立体停车场的安全、便捷、价格提出质疑。立体停车场由于建设成本高,车位大小比正常的地面露天式停车场的尺寸小,同时还有支撑多层车库的钢结构等,造成其停车空间非常有限,需要驾驶人有较高的技术。其实体车停车场在国内发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安全系数是很高的,当然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厂家为了盲目扩大车位数量而缩减承载板面积的情况,很多没有经验积累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建造立体停车场时也会采用劣质材料,因此会造一些成安全隐患。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进行严格规范,以及企业自身的安全防范意思,才能更好的推广立体停车场。
有效处理供求关系
要想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从根本上是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去缓解。供给方面,就是加大建设力度,即规范鼓励修建各种形式停车空间,建造更加智能化的立体停车场。需求方面,要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通过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吸引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立体停车场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已经开始在北京、深圳、苏州、荔波县等五个城市进行智慧停车场的改革试点。在解决立体停车场安全便捷的同时,能向车主提供更多的停车信息并加快停车速度,或许城市中不会再有停车难、停车贵等问题。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