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市场玩法多 线下“小而美”健身房加速入局
   来源:中国商网     2020年10月02日 13:55

8月8日,我国迎来了第九个全民健身日,适逢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开启,全民运动健身热情再度被点燃。事实上,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与健康意识的觉醒,“乘风”消费升级,健身运动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AASFP中国健身俱乐部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健身有效会员数在663.7万左右(渗透率1.47%),与美国等拥有成熟健身市场的国家相比,国内健身会员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预计2020年我国经常锻炼人口将接近40%,至2030年该比例有望接近50%。

面对与日俱增的需求,我国健身产业也随之进入了上升期,健身俱乐部和会员的数量均在不断增长。而为深度挖掘消费潜力,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健身市场供应端除了传统健身房外,线下新型健身房与健身线上APP也成为了主要切入模式。

线下“小而美”健身房加速入局

早年间,人们为满足健身需求均会选择健身房,尤其大型连锁品牌备受青睐。而随着受众层次的丰富,与大中型健身房面临的高昂地租、人力成本,用户留存率问题凸显,处于赔钱状态的健身房有所增加。

“传统健身俱乐部的特点是卖年卡预付费,并且重人力,需要庞大的销售和管理团队,管理成本高、难度大。动辄几千元的年卡,使得 ‘拉新’十分困难。”光猪圈健身创始人王锋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一批新型“小而美”健身房应运而生。根据青橙科技发布的《2016-2017 中国健身行业白皮书》显示,在全国37627家健身房中,健身工作室占比高达70.2%,数量达到26414家。仔细观察健身行业业态分布,24小时健身、CrossFit、单车工作室、瑜伽馆、拳馆、运动康复等多种新型业态均不断发展。传统健身健身俱乐部正在经历改造升级和转型,小型健身工作室精细化、特色化、连锁化趋势显现。

相对于传统健身房而言,“面积小、人力成本低”的新型健身房可在全地段布局,开设在一线城市繁华地段的不在少数。以北京市三里屯商圈来看,各具风格的综合训练馆便分布于此,同时兼具了社交娱乐属性。健身房的“轻资产”模式蔚然成风。

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健身房高昂的“年卡”花销,新型健身房大多采用了“月卡”方案,单笔费用的降低从而获取着更多的客源。

以“跑”在前列的新型健身房光猪圈健身为例,中国商报记者获悉,截至2017年7月31日,光猪圈健身已覆盖全国55座城市,签约了近300家加盟店。且据2017上半年统计,光猪圈健身平均单店,每月会员卡销售253张,主要为“月卡”、“季卡”。同比传统健身俱乐部,其单店每月会员卡销售平均81.8张,基本都是年卡、两年卡或是期限更长的卡种。并且,光猪圈并没有销售团队,传统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基本是光猪圈健身的5-10倍,且平均面积也大得多,但光猪圈的销售卡数却达到了传统健身房的3-4倍。

“ ‘月卡制’将成为新型健身房的最显著特征。”王锋表示,“同时,结合当代社会需求与新型健身房优势来看,尽管目前进入健身房的人群多集中于传统健身房,但预计未来传统健身房服务人群比例将下降至4.5%,95.5%的人或将进入新型健身房中。”

“晒文化”催热线上健身APP

除了线下健身房的“翻新”以外,全民健身热潮使得健身运动也发生在了“朋友圈”当中。受益于移动化时代的发展,运动健身APP也得到了爆发性增长,综合数据来看,2014年运动健身APP月活用户超过1000万,2015年翻倍突破2000万,2016年运动健身类App的用户规模和总使用时长也在稳步增加,咕咚、Keep、悦跑圈、火辣健身等APP都拥有了较大的用户规模。现如今,社交网络中,随手“晒”运动任务的大有人在。

“一般来讲,对于有健身需求的人而言,需要耗费资金去健身房 ‘办卡’,且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往健身房当中,对于部分人来讲, 健身‘门槛’是十分高的。而对于互联网健身产品来讲,便针对用户需求,打破了时间、空间对于运动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快速运动起来。”Keep(移动健身教练)公关总监安冉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综合来看,运动健身类APP主要包括了以针对性教学为主的健身教学APP、以功能性跟踪和社交为主的运动记录APP、和以瑜伽、瘦身等为定位细分需求类型的APP。其中,有相关数据显示,健身教学类APP格局相对稳定,如不考虑重叠用户,目前三大主流健身教学APP活跃用户量占据了整体的约40%左右。但对于纯线上健身APP来说,如何循环刺激用户仍是问题所在。

中国商报记者从Keep官方获悉,从该APP2015年2月上线至今,用户量即将破亿,目前注册用户量已经达到了九千八百多万人次。在两年半的时间里,Keep用户量的增长速度在行业里发展较快,并且在刺激用户活跃度方面不断“出新”。“在产品方面我们一直保持着两周一个版本的迭代速度,进而优化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原先在只有健身系列的基础上,Keep陆续推出了跑步、骑行等功能,同时一些功能也加入了游戏化元素,比如通过跑步路线来争夺‘路线主任’,给予着用户不断的新鲜感。”Keep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指出,纯线上APP需要与线下的场景有一定的结合才会有更强的粘性。对此,火辣健身便由成立初期的线上APP教学+社区的APP,后期发展并成立了火辣健身体验馆,对客户提供”自助+自选“服务。

而问及包括Keep在内的几家纯线上健身APP未来发展时,大多仍处于观望态度。“将线上拓展到线下,还需要再做进一步调研,包括看清目前健身房出现的问题以及用户对于健身房的具体需求。目前来看还是以线上运营为主,向线下的拓展还需时间的沉淀。”安冉表示。

“总的来说,针对健身产业或是体育运动业来讲,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业内共同的目标应该是将 ‘盘子’造的更大,而不是着眼于切割盘中的蛋糕。”安冉进一步表示,在市场培育阶段,对于线上、线下的健身产品来说,并不存在互相颠覆的概念,只有让更多人“动起来”,健身市场规模逐渐变大后,行业内的 ‘玩法’才会更多地被激发出来。(记者 吕途)'

运动 健身房 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