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月订单流水过百万,力反馈手部外骨骼Dexmo实现量产
   来源:36氪     2020年10月06日 03:18

现阶段VR交互研发集中在视觉、听觉两个感知方向上,在触觉交互上尤其是手部交互的研究还很匮乏。触觉交互是双向的,一方面硬件需要捕捉人体动作信息传递至虚拟世界,市面上已经有相对成熟且商品化的惯性检测单元、弯曲传感器、光学式等方案;另一方面,虚拟世界能够给人的反馈还非常少,这一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用户的沉浸感也会大打折扣。

我们此前报道的Dexta Robotics团队,2014年就着手打造一套手部动作捕捉器 Dexmo,近期已经实现量产。创始人谷逍驰(Aler Gu)告诉36氪,团队花了约一年时间梳理供应链,确保量产,Dexmo是目前市场上最轻便也是第一台进入量产的力反馈手部外骨骼。

Dexmo的产品形态是手套,通过即时力反馈技术实现双向触觉交互,其核心在于力反馈模块的硬件设计以及其软件上的动态握持处理算法,无需外加额外传感器就能够捕捉手部动作,将手部的弯曲动作通过外骨骼连杆分解映射到外骨骼力反馈模块的旋转传感器上,由上位机推算出手指的位置和姿态,同时算法会根据虚拟物体的物理性质计算出外骨骼机械装置向手指提供相应反作用力力度的大小,来模拟触摸真实物体的情景。

2014年我们采访Dexmo时,团队已经做出产品原型,直到近期才真正实现量产。谷逍驰表示,Dexmo其实是一套相当精密的机器人系统,没有可参考的前车之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实验探索;同时涉及到零件供应商众多,协调生产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团队花了约一年时间梳理供应链,确保量产,Dexmo是目前市场上最轻便也是第一台进入量产的力反馈手套,可以比竞争对手更早接触一些垂直客户。

目前市面上也有Wise Glove、Gloveone、CyberGlove 等同一概念的产品。谷逍驰告诉36氪,现阶段市面上大部分手套方案都是手部动作追踪加上震动电机来模拟抓取物体,但震动不等于力反馈,震动并不能阻止手指活动让用户感受到力,只有电机系统配合精确的电机控制才能做到,这两种解决方案在体验上差别很大,采用这种方案的CyberGlove十分笨重,体积巨大;而Wise Glove、Gloveone等产品现在的体验还达不到Dexmo的级别。

作为创新型产品 ,教育市场、拓展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因为目前市面上暂无可以选择的其他产品,Dexmo选择了高毛利的定价策略。 目前产品售价较高,毛利率十分可观,从7月1号正式销售开始,第一个月仅通过硬件销售就达到了百万级别的流水, 现在还有意向订单正在流程中,客户主要来自实验室。

团队预计,短期内,除了实验室以外,可以应用的场景还有培训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等等。以培训行业为例,细分下来飞行模拟、汽车装配、航空模拟、消防演练和军方演练等领域。除此以外,医疗教学行业也是团队重点关注的一个行业。除了外科手术的教学以外,急诊的步骤教学也可以应用到VR和Dexmo的结合:模拟场景里放置好所有可用的药物和医疗设备,护士需在不同场景下进行不同的步骤操作。这些商用客户早期购买设备后都会在公司内部做一些小范围的尝试,一旦证明了力反馈外骨骼能够带来更好的体验,有可能未来会更多的使用力反馈外骨骼。这一想法,在一个做消防模拟的英国客户案例中得到了验证,后者正在开发的系统未来有可能被应用到英国200-300家消防机构,每一套方案都会包含3-5套Dexmo设备。

作为配件产品,Dexmo初期的销量一定和toB的VR市场相关性更大。谷逍驰预计,随着产品体验的提升 ,用户量的增长 售价可以大幅下降,也有可能切入C端市场, 最终和主流头显达成某种形式的捆绑销售。团队也会尝试增加以硬件为核心的软件服务等服务,增加营收,例如为某个垂直行业定制的解决方案,将软件与硬件打包进行销售,同时尝试在多个垂直领域中找到更多的使用场景,增大硬件销售体量。

目前Dexta Robotics核心团队由来自剑桥大学、清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背景的工程师组成,团队也在规划补充更多工程师和市场推广人员。

过去三年,团队以自有资金投入项目,目前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用于完善供应链体系、市场拓展。

剑桥大学 反馈 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