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美团能好好做营销吗,韩国外卖都把我看饿了
   来源:老王谬论     2020年10月10日 02:33

“不要老吃泡面了,不健康”

“我都穷到只能吃泡面了,还会在乎健康吗”

外卖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生活标配,但外卖巨头为了讨消费者欢心,在营销可谓是煞费苦心的血汗本,在用户眼里却是灾难性尴尬,反而激发了大量的反感。

一、外卖平台的营销尴尬 尴尬点:非主流、叛逆=年轻人的口味 1、饿了么

从#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换成了#饿了就要#,品牌是升级了,可惜策略选错的。

为什么这支广告片备受争议呢?主要是强行捧年轻人的臭脚,强行装酷,面黄肌肉吸白粉的模样只会招人厌恶,有点想法的都知道想要是想要,不敢要是时机味道。装作懂得年轻人的心声,不好意思,这只是品牌的霸气独嗨。

消费者:不就是个外卖平台吗?动不动就跟我将喂饱梦想、敢要生活。我只是吃饭时间、刚好没人约、刚好不会煮饭、刚好要加班,点个外卖就填饱肚子仅此而已啦。

尴尬点:IP营销=瞎拼凑 2、百度外卖

百度外卖的龙虾节营销,《小龙虾写进课本》将自带social属性的小龙虾与严肃的经典历史典故结合形成反差。

然后呢?若小龙虾换成皮皮虾、黄鳝也无差别化的。这么无聊无逻辑的IP再创作,也只有百度这种直男癌能接受。

别人家的IP营销

1、故宫淘宝讲乾隆爷从严肃的神坛拉下来,显得耍贱又卖萌;

2、近期比较火的抖音推出的世界名画大V集体搞事,名画大V和我们一样贪玩。

根本原因是,年轻人也喜欢传统文化,但苦于太晦涩难懂,而以萌、贱、黑色幽默的形式与产品进行结合则能带来愉悦槽点的体验。马桶思考帝作为小龙虾重度爱好者,看到龙虾节的海报,连与生俱来的食欲都没了,更别说去消费。

尴尬点:泰式幽默=笑点承包 3、美团外卖

美团外卖邀请了人气偶像杨洋和赵丽颖分别担当“明星骑手”和“明星品味官”作为其品牌形象代言人。

场景一:炎炎夏日一招搞定龟毛老板

场景二:风雨交加之夜暖化落汤鸡邻居

场景三:防晒美白神器已上线

消费者:我赶时间、我怕淋雨、我怕晒黑。将点外卖 = 美白强行关联,不怕淋雨相关联。可这不是美团外卖的核心需求,况且是所有外卖平台都能解决。美团外卖没在消费者现有的认知里,认为品牌先发制人来代替品类称号的效果。

策略错误在以为能如同OPPO手机“充电五分钟 通话两小时”的广告语,入驻到消费者心智。这和产品属性有重大的差异,OPPO是源于手机的续航和充电效果有产品的差异,以及消费者无真实感知。

二、理解落差:消费者要原始欲望、品牌要价值观品牌方的逻辑 品牌方的逻辑

饿了么不再是满足于你的吃喝底层需求哦,现在是鼓励你追求自己的精神诉求哦。

消费者的逻辑

消费者的心声:我图个方便才点外卖,难道还能发朋友圈炫耀喂饱梦想吗?还要我饭前祷告或思考人生?

民以食为天,中国尤其是吃货大国。但三大外卖品牌的营销却明显乏力,没法激发认可、分享欲望,反而是招来厌恶。别怪消费者没有品牌想象力,是品牌方不懂消费者食欲。

三、有效创意=激发吃的原始欲望 近日,一场韩国外卖平台的营销就简单粗暴引起群众的围观、好感、分享动机。在7月18日起到8月19日期间搭乘首尔地铁2号线,就会发现车厢里都是炸鸡拉环。

近看是这样子的

整个车厢仿佛都弥漫着炸鸡的香味儿

仿真的忍不住就想咬一口捏一下

挂满了鸡腿的地铁车厢已经成为首尔的网红拍照景点

吃是强需求,明明吃一件认真而又幸福放松的事。中国外卖平台的营销,真的没必要说情怀、讲梦想;也不要绞尽脑汁假装引领年轻人,懂得潮流和幽默。聚焦到“吃”这一回事上的营销应该是“唤醒味蕾的欲望→对于品牌的关注→产生行为动机。”这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营销姿势好不好!

四、让吃回归本身,唤醒吃货的欲望。 给三大平台的营销建议,勿喷。

百度外卖,弄个百度骑士在广场满地抓鸡腿都能引起关注啊;(气味相投)

饿了么,继续做自己趣味活泼一面来吸引年轻人啊,而不是假装懂年轻人、迎合年轻人。(情感共鸣)

例如:饿了就要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 ,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 ,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锦,卤子鹅,卤虾 ,烩虾,炝虾仁儿,山鸡,兔脯,菜蟒,银鱼 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

美团外卖,真有钱请TFBOYS、赵丽颖。把这钱省下来,学一下肯德基做法,点一份餐,送山区孩子一元的餐饮费用,最后把捐赠的流程公之于众,提升品牌美誉度。实现在吃的理念“消费者吃得好,也保证了同胞吃得饱。”(价值共谋)

生活 明星 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