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工程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0月14日 14:12

住宅楼卫生间防水金霸建筑防水工程住宅楼卫生间防水报价

[摘 要]卫生间渗漏水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它对建筑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不但缩短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严重的影响到用户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建筑工程卫生间的防水施工,确保卫生间的施工质量,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此,本文对卫生间的防水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重点介绍了卫生间的防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卫生间渗漏;防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住宅工程

中图分类号:V5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8-0155-01

前言

作为屋面建筑工程中重要一环,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保障这么多年技术发展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它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侵蚀房屋的结构主体,并会进一步缩短建筑物的寿命,而卫生间的防水就更为重要。建筑屋面施工有很多影响屋面防水质量的因素,其中,防水材料质量的低劣被认为是最直接的原因。本文介绍了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1 卫生间防水施工技术

1.1 基层处理与细部附加层施工

卫生间在涂刷防水层之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残留灰浆硬块和高出部分清理干净。对不易清理的管根周围部位,应采用毛刷进行清除。找平层上不得局部积水,在墙地交接的阴角处、管根处均应设置半径为50mm的圆弧形附加层,并且保证该圆弧平整光滑、均匀一致。如果管道靠墙,则应在管根处抹出1:20的坡度,避免管根处出现积水现象。卫生间入口处应设置混凝土挡水槛,其尺寸为宽30—50mm,高度不低于25mm。作用是在卫生间做蓄水试验时能够起到拦水的作用,而且可避免水从铺装层底部向卫生间外部渗漏。在进行大面积防水涂料施工之前,需在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地漏、管根、排水口、陰阳角等)设置附加层。具体做法:首先在容易出现渗漏水的部位均匀涂刷一层防水涂料,对于地面和墙体交接处,涂膜应延伸至墙体以上不小于500mm,然后再将无纺布粘贴在已涂好的易渗漏部位,待表面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道防水涂料的涂刷,24h后再进行卫生间大面积防水层的施工。

1.2 涂膜防水层施工与蓄水试验

卫生间在进行大面积涂膜防水层施工之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所使用的材料和施工技术进行交底。施工时应控制好每次涂刷的时间间隔,后一层的涂刷必须在前一次涂刷的浆体干燥后方可进行。多遍涂刷,直到涂层厚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且每遍涂刷方向应垂直于前一遍涂刷方向进行。待卫生间防水层施工完成且防水涂料干透后,封堵卫生间内所有的下水口,然后进行卫生间的蓄水试验,蓄水高度最低处不小于20mm,蓄水时间不小于24h,在蓄水期间对卫生间内的地面、四周墙面的渗漏情况进行检查,如有渗漏应及时进行修补,如未出现渗漏现象则合格。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铺装面的施工,待铺装面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的蓄水试验,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1.3 成品保护

卫生间每层防水涂膜施工后,都要进行严格的保护,应在卫间门口设置栏杆和醒目的禁入标志;在卫生间保护层施工之前,严禁任何人进入、严禁在防水层上堆放杂物,以免对卫生间防水层造成破坏;地漏或排水口在防水施工之前,也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防杂物掉进管道,确保卫生间的排水畅通;此外,在卫生间防水保护层的施工中,严禁在防水层上拌合砂浆,以免破坏防水层;后续工序的施工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防水层不被损坏。

2 卫生间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预留孔洞施工质量控制

预留孔洞内侧槎口的清理:在进行主体结构浇筑过程中,卫生间预留孔洞内侧槎口常会因为漏浆或振捣不实,使得卫生间预留管道孔内侧槎口出现混凝土不密实现象,表面出现很多松动的石子或浮浆。在进行卫生间预留管道孔二次浇筑前,需要将孔内槎口的浮浆和松动石子剔除干净,露出坚实的混凝土面层,必要时还可以将预留孔洞内侧进行凿毛处理。如果孔洞内有钢筋网片外漏,此时还应将外漏钢筋网片上的浮渣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将其冲洗干净。预留孔洞支设底模:支设的底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能够可靠承受二次浇筑时增加的荷载。底膜应紧密接触主体楼板,防止二次浇筑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底模和吊丝连接的锚钉应保证牢固可靠,并方便后期底模的拆卸。套管固定:卫生间穿楼板套管的内径应大于主管外径10~30mm,在进行主管安装时应将套管一并套入,在对卫生间套管固定时应确保套管居中,不得出现偏斜、松动现象。套管的端部应高出卫生间地面10~20mm,套管和主管间的空隙采用沥青油麻或弹性防水油膏填塞密。

2.2 墙地面交接阴角部位及找平层的处理

卫生间墙地面交接处阴角应采用水泥砂浆抹成圆角,然后再均匀涂刷上界面剂,以确保防水涂料和基层能够紧密的结合;在进行大面积防水层施工前,应用防水涂料对地面阴角处进行加强处理。找平层是卫生间防水层的基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卫生间的防水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找平层施工前应将主体结构基层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但基层表面不得存在浮水;找平层应做到平顺、不起砂、不开裂、不空鼓、坡度合理;找平层的施工应结合卫生间流水方向和排水坡度,并处理好管道周围、地面和墙壁的交接处;地漏周围应预留15mm~20mm的凹槽,待找平层干透后,采用密封膏进行嵌填,防止套管、地漏周围发生渗漏现象。

2.3 防水涂料的施工质量控制

材料及配料控制:所有进场的防水材料必须具备真实、完整的质保资料,并经材料员检查验收及取样员现场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卫生间防水应分四层进行施工,施工顺序为:打底层—下层—中层—面层,各层防水涂料用量为:0.3kg/m2(打底层),0.9kg/m2(下层),0.9kg/m2(中层),0.9kg/m2(面层),总用量为3kg/m2;打底层材料配比为:液料:粉料:水=10:20:14,其它涂层为:液料:粉料:水=10:16:0~2。施工质量控制:卫生间防水应按先细部后大面、先立面后平面的原则逐层进行施工;涂料应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应及时用完,已固化的涂料不得稀释再用;施工时多次滚刷,使涂料与基层之间不留气泡,粘结严实,各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上一层涂膜固化干燥不黏为准;防水层应涂刷均匀,并不得有局部堆积;每层涂膜必须按规定用量取料,不能过厚或过薄,若最后防水涂层厚度不够,应增加涂层数量;应避免在0℃以下施工,以免影响成膜;防水层厚度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通常为1.5mm-2mm。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对于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随着施工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卫生间结构的认真分析,及科学的选择材料和施工技术,相信卫生间渗漏和管道堵塞现象会得到有效控制,卫生间的防水问题也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成兵.住宅工程卫生间防水施工质量控制[J].房地产导刊,2014(36).

[2] 王宏发,孙革华.浅析卫生间防水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6).

作者简介

赵雅南,性别:女,出生年月:1987年09月02日。现住址:哈尔滨市香坊海富山水文园。毕业院校: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筑设备工程技术。2010年07月参加工作。职称:助理工程师。2010年07月至现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现档案存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卫生间 文章 防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