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是怎样的?如何实现商业化?
   来源:创客猫     2020年11月08日 15:34

7月28日,在犀牛之星主办的“破冰:犀牛之星2017年新三板投融资高峰论坛”上,红杉资本VP Tony、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利伟、达晨创投智能基金合伙人任俊照、乐行天下CTO郭盖华、爱智慧科技创始人梁新刚 围绕“人工智能风口上的‘领舞者’”的主题进行讨论,凡星资本合伙人张勇担任嘉宾主持。创客猫受邀作为合作媒体进行了图文直播和报道。

论坛上,众嘉宾讨论的话题包括人工智能未来是什么样、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人工智能如何实现商业化等。

以下为创客猫整理的论坛实录:

凡星资本合伙人张勇

人工智能未来应该是怎样的?

红杉资本VP Tony:我专注的方向智能驾驶是一个过程,但是自动驾驶已经离我们很近了,现在我们卖的国产的车基本上都具备L2(半无人驾驶阶段)的功能,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智能化和新能源化对于技术革新和市场推动我们相信不远了,应该在2025会达到L4(完全无人驾驶阶段)或者是L3(高度无人驾驶阶段)的水平在固定区域内自动驾驶,到那个时候对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会很大的。

达晨创投智能基金合伙人 任俊照:通过技术的创新,特别是在智能化技术的创新,传感器技术的创新,未来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是到一个相对比较智能化的时代。我们说过去的时代应该物质满足我们自己的时代,未来的时代应该是物质会服务我们。未来时代我们周边应该充满了智能机器人,它可能是一种虚拟的,可能会跟各种各样的结合。

东方富海合伙人 陈利伟

东方富海合伙人 陈利伟:人工智能分成三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我个人的理解在前两个阶段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助手,还是不能完全替代人,这个阶段人工智能会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非常大的一个促进作用,它所谓的负面或者是消极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小。如果不对第三阶段的人工智能约束和规范,任由它发展也很难说第三个阶段会出现什么情况。前段时间谈到随着人工智能对人的替代会出现大量的无害但是也无用的人,未来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可能会脱离人群,这个我们是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要看到人工智能对人正面的影响,还要看到怎么样来规范他的消极的影响。

爱智慧科技创始人 梁新刚:在人工智能分类方面,讲到强与弱的概念,作为创业者我们很密切地结合应用场景,我们有另外一个分类,感知到认知,还有一个是反馈。感知是AI看与听这方面,反馈是指能够动,比如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然后有认知。我们现在所做的是认知。

AI这三个赛道我认为各自有不同成熟的时间点,我认为最快成熟的应该是感知这一块,实际上现在在图片和视频的识别上AI已经有超越人类的表现了,刚才讲到为什么现在机器人还不满意呢?是因为感知上做得不好,我们认为感知会早晚会做得好,接下来我们要求他动作上,包括自动驾驶,最后一定是认知了,需要它基于语义和基于知识,一直到能够协助我们决策,这是我心目中的三个阶段。

乐行天下CTO郭盖华:我们去开发这样的人工智能是为了解决问题,替代不合理的或者是低效的工作,我们希望扫地机器人非常高效地在家里工作,能够用最小的耗电量覆盖更多的区域,这样让机器人提高效率。现在在商场里面很多清洁工推着清洁机在商场里面走,我们完全可以让它自动化的,在晚上商店关门之后机器人在里面自动化的走,这样的话是很省成本的做法。

爱智慧科技创始人 梁新刚

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陈利伟:我们比较关注AI+医疗。现在AI的看片误诊率能够小于人的误诊率,这样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四线的城市没有好的专家时可以依靠这个系统去诊断片子,这个是我们切实的一个体会。第二在AI+营销这一块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因为困扰中国广大企业的问题是销售越来越难做,商机越来越少,但是通过算法AI的这样的辅助的手段去低成本获取有价值的商机,这个是通过系统化已经在做,而且这个产品也做得非常好,在我们投的项目里面已经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认证,这两个方面在实际生活和体验的生产过程当中在实施的。

任俊照:AI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可能在AI+金融、AI+教育,AI+生活这方面都有可能通过AI技术的使用让我们生活很多数据处理更加便捷。AI的使用离不开数据,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时候,发展到今天我们看这个数据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且通过各种传感器的采集获得很多的数据,实际上让我们通过AI技术让数据更加有效。

Tony:我这边比较关注的是出行和驾驶相关的,智能驾驶现在在布局,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自动驾驶的来临未来车的销量一定是大幅下滑,因为自动驾驶对我们的出行有质的变化。另外方面可能对我们的交通的效率是一个提高,所以总体而言智能驾驶对于社会的效益,对于社会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达晨创投智能基金合伙人任俊照

人工智能如何实现商业化?

郭盖华:第一个应该先看看我们擅长什么,我们认识一下自己的长处,或者是我们的算法和我们技术本身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应该要聚焦,把自己擅长解决的问题收缩到很小的范围,然后有针对性去找,在生活中去观察,我们的擅长的东西能够在哪些行业变得更加高效,更加便宜也好,更加简单也好,不管怎么样能够带来收益。

梁新刚:这个事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说是关乎生死的事,医疗这能拿到数据的是很难的。大数据没有门槛我们就杀进去,一级市场的信息比较匮乏,二级市场我们在技术上打通全栈,在数据层面我们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来帮助很多投资行业发现关联性,在文本信息这块我们用自然语言处理用机器提高效率。总体来讲做专了之后我们能够更细腻的把握到投资机构每个人的痛点,我们不砸谁的饭碗,我们先做增量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这个行业里原有的每个人他会在跟AI共处过程中会找到一个对他更有利的方面。

乐行天下CTO郭盖华

Tony:这个东西是大势所趋,对效率的增强和对精准度的提高,无论是在医疗行业还是在工业行业。人工智能怎么活怎么生存,不像一些电商,不像移动社交,这个东西是考虑市场发展的问题。

任俊照:确实挑战很大,因为人工智能如果真要是到一个很大的商业阶段需要一段时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

但是一个技术发现它的价值可能很快,大家现在都知道人工智能对社会是有价值的,也很多这种团队一下就冲进去了,实际上这里面如果商业化的这种节奏没有把握好的话,其实对自身的生存挑战压力是很大的。

我们在选项目的时候往往选在资源的整合下,特别是你能够拿到数据,或者是在某一个行业的方向你们都能拓展开,有项目的用户能够绑定起来。所以市场拓展能力是蛮重要的,因为这个市场意味着你在下一轮拿到数据资源的问题。另外我感觉这个团队不适宜大,做得大的话你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让你长远的活下来,这里面考验的是创业者要控制好自己的成本。其次,如果你这个点切入到不够巧妙的话,对你的挑战也很大的。所以我觉得一个是有足够的时间能够让自己活下去,活下去是王道。第二你在这里面要有资源整合的能力,实际上考验的是团队的稳定力。第三个是选择一个好的方向,虽然这个方向比较小,但是这个方向能够让你活下去,能够让你一点一点积累,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好的正的势能积累。

陈利伟:从人工智能不同细分的领域来看商业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片图像的识别,这些商业化程度已经是比较高了,但是像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我相信在中国的2B的公司我们会越来越看到基于人工智能的一些产品,在这一块我们是比较相信的。

另外在商业化上面,我觉得这个国家肯定比企业端更乐观一些,因为我看到刚刚公布的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规划里面,到2020年人工智能的核心产业达到1000万的市值,这个也反应出来其实人工智能商业化应该也不是特别遥远的事情,对于我们投资机构提前三五年去布局都是一个正常的方式。

生活 东西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