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改革者“凉了心”
   来源:民生周刊     2020年11月12日 23:00

郑旭

河北涿鹿县,一个位于河北北部的普通县城,却因为一次“失败”的课堂教学改革而成了近期热点。

作为涿鹿县教改风波的主角,郝金伦在辞去该县教科局局长等职务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媒体记者预约采访的电话。而每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他就要重新回忆一次自己三年走过的教改之路,每一次回忆下来都要经过一个释然、焦灼、愤怒、无助、孤独,然后再回到释然的轮回。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他亦是如此。

事实上,就在自己的“辞职演说”毫无征兆地引爆了舆论之后,郝金伦曾答应县里不主动接受媒体采访,以便让这件事尽快降温,进而彻底冷却。

然而和中国千百座县级城市一样,作为一座偏安于冀北的小城,涿鹿同样是一个熟人社会,无论官场还是坊间,稍微有些和当事者有关的“风吹草动”,很快就会传到当事者耳中。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听说有县领导在一次非公开场合点评自己的改革行为时,用了“逞能”“个人英雄主义”等词汇时,郝金伦便作了决定,不再拒绝媒体提出的采访要求。在他看来,他这么做绝非是为自己洗刷什么,而是为改革找到一个正名的出口。

改革,实际上就是把事物中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过程。改革者,是推动这一过程前进的人,不仅要有破冰劈山的勇气和力量,也要有抗压受挫的耐力和智慧。

最为关键的,正像郝金伦所说,如果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改革者从决定迈出改革第一步起,胸腔就跳动着一颗为衣食父母奉献的良心,一旦这颗滚烫的良心被冷却,那么改革只能止步于假设中。

文章 采访 改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