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写作更重要的是责任感
   来源:人民周刊     2020年12月06日 08:46

汪玥含

科幻作品中有很多关于世界末日的题材。我们看到过机器和人类战争造成核爆炸的《终结者》里面的世界末日,也看到过《后天》里气候剧变、地球回归冰河期导致人类面临巨大自然灾害的世界末日,还看到过《2012》里令世人震撼的地壳加剧运动引发全球最剧烈的地质变化,海水暴涨、生灵涂炭的世界末日。

本书的开头便是一个直面“世界末日”的情景,本书无疑也是在“世界末日”这个题材里生发出的一个作品,它将如何讲述“世界末日”的故事呢?

书中呈现的“末世分离”仿佛电影《2012》结尾时的情景:偌大的诺亚方舟负载了一部分人在海中沉浮,而另一部分被抛弃的人类继续留在人间;又似乎是这部电影的续集一般,讲述了世界末日人类被迫分离之后,这个地球上发生的故事——

人类的精英进驻诺亚方舟,没能进驻的人类在末日的考验中变异成了有异能的“幸存者”,诺亚方舟里的人类有精良的设备、高能的科技,他们自然而然成了“新人类”,而方舟之外的人类却因为要适应恶劣的环境,基因迅速变异,演变出一系列的“超能力”,无论是速度、狂暴、石化,又或是控火、控制泥沙和石头,还是各种无形的精神攻击,还有对身体,甚至是对心脏跳动频率、对血液的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已然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类。这两种人会对这个地球做些什么?

科幻作品中有很多超能力人,但因为在世界末日而幸存下来,形成了各种超能力人类“幸存者”的这种说法,无疑是很新鲜的,也具有说服力和想象力。单这一点就勾起了我阅读这部作品的好奇心。

作者对超能力的人类“幸存者”做了很大的社会构架,除了四大组织(天选团、龙脉公司、血十字社、黑石议会)的派系之外,当然,有一个派系是本书中的主角阴天建立的,那就是——“逆战”组织。在小说开始处,在诺亚方舟面前,和父母被迫分离的八岁少年阴天,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成长,成了超能力人类的精神领袖。他不仅具备对心脏和血液的控制能力,关键是他心智成熟、足智多谋、言行沉稳,对世界对父母充满情感,做人做事绝不唯利是图,无论道德力量还是对世间大业的规划,都与生俱来有一种不俗的、大气的领袖之才。阴天,成了作者笔下的少年英雄。

这个少年英雄建立的“逆战”组织在四大组织互相制约的情况下有着自己的发展思路,他用兄弟真情吸纳着各方英雄豪杰,他由于和父母的分离而更善于体会别人的思亲之苦,他善良、智慧,从不食言,他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这部20多万字的恢弘长篇是作者心中的社会寓言,他用四大组织构建了一个“幸存者”的人类世界,他们有着两两联盟的复杂关系,还共同面对着“新人类”威胁。阴天在联合和对付这些组织的过程中,通过身边的各种人物,在参悟着这个社会,在热爱着这个社会,也在思考着人类的所作所为。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让人过目难忘。所有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又反过来全面衬托出了这个长篇的中心人物——阴天的形象,所以,阴天的形象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他是“幸存者”中最具感召力的、最关心世界的,也是最具情谊的新时代的少年。可贵的是,书中大部分情节作者都能做到既跌宕起伏、吸引眼球,又符合人物个性,使得整个故事剧情不断升温,逐渐推向高潮。

世界末日是西方宗教中的思想。基督教宣扬创世纪,也让洪水漫过地球,仅留诺亚方舟拯救值得拯救的生灵。科幻电影中,“世界末日”的一再展现显示了人类对于未来的迷茫、恐慌,也警告人类要爱护地球,要明智地保护自己的家园。这部作品也不例外,书中塑造的一些超能力的“幸存者”,他们在世界末日之后,在这个千疮百孔的地球上继续搜寻物资,搜寻可以吃的食物时,就一遍遍地告诉读者:“当初为什么不节约资源呢,世界终将不堪重负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一切都来不及了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呢?”在天使般的“新人类”小乔姑娘出现之后,作者给予了整个人类一个巨大的希望——“桃花源”般的绿色沃土,一切都可以重来。我相信,这并不难理解,这是作者对新世界的新的寓意!

这本书情节的曲折生动与人物形象的逼真饱满自不必多说,尤为可贵的是它的主旨——环保。之所以地磁反转、“乾坤倒旋”,之所以天变末日、灾厄降临,之所以骨肉分离、饱尝苦痛,之所以被死神时刻威胁……就是因为人类缺乏环保意识,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这让我不由得想到现实中人类的种种劣迹:未加净化的工业废气直排天空,严重污染了空气;五颜六色的工业废水偷排入江河,造成水源不可逆的污染;某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滥砍滥伐树木,肆意捕杀动物……这与这部小说中描写的地球末日之源多么相似!可以说,小说正是为了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才将对未来的担忧植入字里行间,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法国作家雨果有一句名言:“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作者其实是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大自然的恩赐、肆意地攫取,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更要与大自然和睦共处。掩卷而思,作者又何尝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为环保呼吁和努力?

最让人惊奇的是,这部颇为“老到”的小说竟然出自一个初三少年之手!一般而言,不少初三学生正忙于应考,把时间都交给了各科模拟题,把精力都交给了两周甚至一周一次的考试排名,哪有余暇余力来写小说?即便有余暇余力,早已习惯了追求应考作文高分套路的孩子们,又岂会人人都有这样的灵气?即便有灵气,对于一个被教育得越来越乖的孩子而言,又岂会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

这本小说语言通达,叙述流畅,特别是构架恢弘,人物众多,情节推进环环相扣,各种线索错综复杂,看得出来,这一切都是这个少年作者完全可以掌控的,而这种掌控恐怕又绝非灵气、责任感之类的词所能简单概括得了的。

(作者系《儿童文学》副主编,“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家)

人物 文章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