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V车型在中国的发展动向
   来源:汽车纵横     2020年12月19日 04:10

CDV城市型多功能商用车潜力巨大我国市场尚未发展成熟cdv车型,城...

周鹏++杜金玲

自从2010年NV200和五菱宏光上市以来,CDV(Car Derived Van,轿车平台厢式车)这种兼具轿车与厢式货车特征的车型就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由于这种车型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被广大消费者广泛认可;另一方面此类车型与传统轿车、微客、MPV市场形成广泛的竞争关系,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交叉车型。

CDV车型的概念诠释

CDV车型的概念是欧洲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种细分车型,英文叫做Car Derived Van,也就是基于轿车平台的厢式车,这是CDV的原本含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CDV的概念还有着不同的演绎,在欧洲CDV还被叫做Car-based Delivery Vehicle(基于轿车平台的物流车)或City Delivery Vehicle(城市物流车),在我国福田迷迪进行对外宣传时也引申了这个概念,叫Commercial Domestic Vehicle(商业家庭用车),这些概念从功能角度对CDV进行了诠释。但不管哪种演绎,都突出CDV“轿车底盘、厢式外观、宜商宜家,客货两用”的基本特征。

CDV车型的产生

CDV的出现来源于用户的功能需求,CDV一开始就有着小型货物运输的用途,在末端市场物流中这种需求非常旺盛。为了兼顾轿车的舒适与商用车的承载性,欧洲在70年代就在两厢轿车的基础上加装货厢,通过增加车身高度提高车内空间;后来又对两厢轿车后部进行一体化改进,单独开发了厢式车身,引入侧滑门和后掀门;到90年代后又将后部货厢与车身融为一体,造型更流线,内饰更趋于轿车,初具现代CDV的形态;到目前厂家更加注重整车造型,并且继续提升车内空间,使其承载性得到显著提高。在日本,CDV车型的家用化程度提高,已经基本取代了微客。CDV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也集中体现了人们对小型载货汽车的功能诉求。

CDV一开始是由国外引进,在我国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2005年一汽大众就引进了开迪,这款车采用PQ35平台,配置丰富,但价格高昂,且由于采用钢板弹簧悬架,舒适性差。开迪凭借其技术优势和设计理念在欧洲市场销量火爆,但来到中国后却遭遇水土不服,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市场对这种新车型的接受程度不高,既能商用又能家用的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种车型无法跟传统MPV拼比档次和豪华,而作为货运车辆又明显价格过高,作为家庭用车外观内饰也比轿车粗糙,因此当年这款车型市场反映冷淡。2007年昌河铃木浪迪、一汽森雅、奇瑞瑞麒2上市,这几款车定价都在10万元以下,甚至下探到5万元。浪迪采用铃木发动机中置后驱加上轿车化的悬架系统和转向系统,森雅引进丰田大发发动机,但大发国内知名度一般,瑞麒2采用了发动机前置前驱,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可以和轿车媲美。这些车以小型MPV打市场,但已基本具备了CDV特性。2008年福田迷迪上市,首次在国内提出了“CDV”的概念,并将其演绎为商业家庭用车,该车应用纵臂式三扭杆及随动转向技术的全独立轿车悬架,C-NCAP达到四星标准,且后备箱空间大,受到了市场的好评。2009年东风帅客和2010年日产NV200则叫响了“CDV”,在营销中也直接引用这一新宣传语。帅客基于标致307平台研发,采用三菱的技术发动机,轿车底盘,配有自动挡,使得驾驶乘坐都比较舒适。NV200基于日产B平台开发,采用骊威发动机,前置前驱,空间大且规整。这两款车外观流畅,配置丰富,基于轿车平台上的研发使得驾乘更舒适,使客货两用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2010年宏光和2012年的欧诺上市,代表传统微车厂商开始涉猎这一市场,由于在中国此种车型的用户和微车用户有很大的重叠,微车厂商凭借其多年来对市场的掌握,通过优化产品外形、进行大量的营销宣传以及非常亲民的价格,创造了宏光的神奇,近三年宏光销量在此类车型中占据绝对优势。2013年,这一市场日益吸引了更多厂家的兴趣,五菱宏光S、吉奥星朗、东风风光、奇瑞优雅二代、欧力威都在集体发力,还有很多厂家准备2014年在这一市场大展身手。

CDV市场的火爆意味着此类车型满足了用户的需求,CDV车型由于其功能多样、兼顾其它车型特征,使得其用户需求也较为分散和广泛,我们将其用途进行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城市货运/零散带货需求

这是CDV最主要的需求来源,此类用户或者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有经常运货的需求,货物不规律性较大,时间灵活,但每次货物量不大。微客也可以满足此类用户的需求,但微客一般采用钢板弹簧,中置后驱,安全性和舒适性都非常差,随着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的发展,城市商贩和富裕农民对车型的要求不仅限于功能上的满足,他们对外观、舒适、安全甚至品牌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高,CDV正好契合了这一部分微客高端用户或微客升级用户的需求,他们付出比微客稍高的价格,获得了类似于轿车的享受,运货的基本需要也能得以满足。

客运需求

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集客地点较为分散,出租不发达,CDV可用作客运营运,在固定线路和临时线路上发挥作用。

集体通勤需求

对于一些较为偏远的企业和工地,员工的集体通勤需要保证,用MPV成本高,用微客档次低,用轿车效率差,于是CDV便可以大展身手。从调研中发现,此类用户数量不多但对CDV的需求很迫切,特别对于小型企业,买一辆便宜省油外观又不错的CDV比一辆轻客或MPV实用的多。

家用需求

在中小城镇和城乡结合部区域,CDV可以替代轿车的代步功能,在我国乡镇地区家庭人口往往较多,携带物品也较大,传统MPV价格太高,CDV的出现使得这类家庭有了合适的选择。

总体说来,我国CDV用户分布广泛,但用户类型和用途有明显差别,中大型城市主要以零散带货为主,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有一定的载人需求,这些需求以前大都用微客实现,但随着汽车市场发展和人们收入增加,用户需求提升,在载货量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CDV成为了微客升级的不二选择。

与传统微客的竞争关系

CDV与传统微客的竞争关系最为强烈。微客在中国的市场每年有200万辆左右,用户买微客也是看中了其客货两用的特性。CDV与传统微客相比载货功能有所减弱,一是由于它采用了轿车悬挂,损失了一定程度的载重性能,二是其出于外观流线性的考虑往往又损失一定的载货空间,但CDV由于保留了厢式特征,承载能力虽然受到影响,但仍能满足那些不是经常满负荷运货的用户的基本需求,如果这些用户看重舒适和安全,CDV将是很好的选择,因此这两个车型竞争关系显得尤为突出。在CDV出现之前,用户除了微客外还会考虑骊威或景逸此类大两厢轿车,或瑞风这样的经济型MPV来完成货运与舒适的结合,但轿车毕竟载货量明显偏小,传统MPV又太大费油,于是CDV便很好地填补了这一需求空间。CDV仅比传统微客贵2-3万元,但在用户看来外观和车型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加上轿车的驾乘感受,使得CDV市场在这几年井喷,争夺了不少传统微客的潜在客户。

与传统MPV的竞争关系

CDV与传统MPV的竞争主要在低端MPV领域。虽然CDV厂商经常宣传为小型MPV,但在用于商务接送的MPV领域,CDV明显档次不足,换句话说纯载人用的MPV和CDV的竞争并不强烈。即使用户购买CDV是用来载人,也很少是用于商务接送,而更多用于接送业务人员。CDV和低端MPV相比,劣势主要体现在内部空间上,CDV空间比MPV小,但是CDV车型便宜省油,停车方便。

与传统轿车的竞争关系

CDV与轿车一样都可以作为家庭用车,但CDV的“微客特征”比较明显,档次比轿车略低,而轿车价格目前与CDV也有不小的重叠,所以一般家庭用车的首选还是轿车。但是如果家庭人口众多或者对空间要求较大,又因为价格因素不能购买传统的SUV或MPV,CDV就成为一种选择。CDV在节油性、经济性和停车便利性上都不逊于轿车,在舒适性、安全性和配置丰富程度方面也与轿车接近,在通过性、承载性和空间方面比轿车有明显优势,这也吸引了一批对承载性和空间有较多要求的家庭用户购买。此类用户之前较多的购买大的两厢轿车来满足需求,这种车型没有明显的“微客特征”,外观流线性更好,平台往往更为成熟,但是空间与价格略逊于CDV,CDV的出现也让大两厢轿车遭遇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CDV车型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土壤

首先,有广泛的微客用户群体,微客用户的再购或购买转移是CDV市场不断扩大的保证。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持续发展,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汽车向普通家庭快速渗透,CDV与微客相比,家用和乘坐特征明显,满足了绝大多数原有微客用户的宜商宜家的需求,这一群体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微客向CDV转移。

其次,各乘用车和传统微车厂家都已将目光投向这一市场,近年来新车型不断上市,改进速度加快,越来越贴合用户需求,产品的丰富将会使这一车型持续展现活力。

再次,中国有广阔的二三线和农村市场,CDV多用途和高性价比的特征将会吸引原轿车、轻客、MPV甚至SUV用户将之作为过渡车辆或备用车辆,相信随着汽车的家庭普及和用户对这一车型接受程度的提高,CDV的空间还会更加广阔。

功能性的实现是CDV的发展方向

用户对车辆的需求不外乎功能性需求和符号性需求。由于CDV的定位还是厢式车,面向的是有载货需求的用户群体,因此功能性的实现仍是其所要满足的首要需求,即较大的内部空间和一定的承载力;除此以外这类用户还看重经济性,包括整车价格及油耗;再者CDV的承载性并没有微客强,用户基于补偿心理,就更加注重其外观内饰与舒适性,在外表上向轿车靠拢,摆脱微客的影子,所以微客的空间和MPV的外形是CDV发展的方向。

CDV车型在中国的两级路线

国外传统意义上的CDV车型应该是在轿车平台上开发的,但由于中国的CDV用户与微客用户重叠性很大,而微客厂商更能了解这些用户的需求,他们也更习惯于用更经济的平台造车,因此近年来大卖的宏光和欧诺都是传统微车厂家生产的,并且国内有影响力的微车厂家都陆续已经或正在研发CDV。而传统轿车厂家在此类领域涉及较少,且由于在传统轿车平台上打造的CDV往往车价较高,以及宣传渠道不如微车厂家广泛等,市场表现不是很好。

从长远看随着CDV市场的逐步扩大,用户也会分级。中低端CDV用户主要是原有微客用户,车体还保留较多的微客特征,以经济性为首要目标,可以由微车平台衍生,轿车企业在这一领域明显优势不足。但是中高端CDV用户包括城市富裕商贩、通勤用途用户,他们对车辆有更高要求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CDV需要向小型化的MPV靠拢,在外观、驾乘舒适性、安全性、内饰人性化和配置丰富程度上下足功夫,轿车企业在这一领域有品牌优势,不输于传统微车企业,可以有所作为。

CDV的交叉特性决定其发展的有限性

交叉车型如旅行轿、轿跑车等,满足的人群是有一定规模的,不太可能大范围替代传统车型,CDV同样如此,购买CDV车型的人需要有一定的载货需求(特别是商用载货)或较为稳定的载人需求。CDV在商务豪华性方面不如MPV,在载货能力和经济性上不如传统微客,在舒适性、外观和档次上又不如轿车,其填补的交叉区域是有限的。

与传统微客的竞争关系

CDV与传统微客的竞争关系最为强烈。微客在中国的市场每年有200万辆左右,用户买微客也是看中了其客货两用的特性。CDV与传统微客相比载货功能有所减弱,一是由于它采用了轿车悬挂,损失了一定程度的载重性能,二是其出于外观流线性的考虑往往又损失一定的载货空间,但CDV由于保留了厢式特征,承载能力虽然受到影响,但仍能满足那些不是经常满负荷运货的用户的基本需求,如果这些用户看重舒适和安全,CDV将是很好的选择,因此这两个车型竞争关系显得尤为突出。在CDV出现之前,用户除了微客外还会考虑骊威或景逸此类大两厢轿车,或瑞风这样的经济型MPV来完成货运与舒适的结合,但轿车毕竟载货量明显偏小,传统MPV又太大费油,于是CDV便很好地填补了这一需求空间。CDV仅比传统微客贵2-3万元,但在用户看来外观和车型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加上轿车的驾乘感受,使得CDV市场在这几年井喷,争夺了不少传统微客的潜在客户。

与传统MPV的竞争关系

CDV与传统MPV的竞争主要在低端MPV领域。虽然CDV厂商经常宣传为小型MPV,但在用于商务接送的MPV领域,CDV明显档次不足,换句话说纯载人用的MPV和CDV的竞争并不强烈。即使用户购买CDV是用来载人,也很少是用于商务接送,而更多用于接送业务人员。CDV和低端MPV相比,劣势主要体现在内部空间上,CDV空间比MPV小,但是CDV车型便宜省油,停车方便。

与传统轿车的竞争关系

CDV与轿车一样都可以作为家庭用车,但CDV的“微客特征”比较明显,档次比轿车略低,而轿车价格目前与CDV也有不小的重叠,所以一般家庭用车的首选还是轿车。但是如果家庭人口众多或者对空间要求较大,又因为价格因素不能购买传统的SUV或MPV,CDV就成为一种选择。CDV在节油性、经济性和停车便利性上都不逊于轿车,在舒适性、安全性和配置丰富程度方面也与轿车接近,在通过性、承载性和空间方面比轿车有明显优势,这也吸引了一批对承载性和空间有较多要求的家庭用户购买。此类用户之前较多的购买大的两厢轿车来满足需求,这种车型没有明显的“微客特征”,外观流线性更好,平台往往更为成熟,但是空间与价格略逊于CDV,CDV的出现也让大两厢轿车遭遇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CDV车型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土壤

首先,有广泛的微客用户群体,微客用户的再购或购买转移是CDV市场不断扩大的保证。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持续发展,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汽车向普通家庭快速渗透,CDV与微客相比,家用和乘坐特征明显,满足了绝大多数原有微客用户的宜商宜家的需求,这一群体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微客向CDV转移。

其次,各乘用车和传统微车厂家都已将目光投向这一市场,近年来新车型不断上市,改进速度加快,越来越贴合用户需求,产品的丰富将会使这一车型持续展现活力。

再次,中国有广阔的二三线和农村市场,CDV多用途和高性价比的特征将会吸引原轿车、轻客、MPV甚至SUV用户将之作为过渡车辆或备用车辆,相信随着汽车的家庭普及和用户对这一车型接受程度的提高,CDV的空间还会更加广阔。

功能性的实现是CDV的发展方向

用户对车辆的需求不外乎功能性需求和符号性需求。由于CDV的定位还是厢式车,面向的是有载货需求的用户群体,因此功能性的实现仍是其所要满足的首要需求,即较大的内部空间和一定的承载力;除此以外这类用户还看重经济性,包括整车价格及油耗;再者CDV的承载性并没有微客强,用户基于补偿心理,就更加注重其外观内饰与舒适性,在外表上向轿车靠拢,摆脱微客的影子,所以微客的空间和MPV的外形是CDV发展的方向。

CDV车型在中国的两级路线

国外传统意义上的CDV车型应该是在轿车平台上开发的,但由于中国的CDV用户与微客用户重叠性很大,而微客厂商更能了解这些用户的需求,他们也更习惯于用更经济的平台造车,因此近年来大卖的宏光和欧诺都是传统微车厂家生产的,并且国内有影响力的微车厂家都陆续已经或正在研发CDV。而传统轿车厂家在此类领域涉及较少,且由于在传统轿车平台上打造的CDV往往车价较高,以及宣传渠道不如微车厂家广泛等,市场表现不是很好。

从长远看随着CDV市场的逐步扩大,用户也会分级。中低端CDV用户主要是原有微客用户,车体还保留较多的微客特征,以经济性为首要目标,可以由微车平台衍生,轿车企业在这一领域明显优势不足。但是中高端CDV用户包括城市富裕商贩、通勤用途用户,他们对车辆有更高要求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CDV需要向小型化的MPV靠拢,在外观、驾乘舒适性、安全性、内饰人性化和配置丰富程度上下足功夫,轿车企业在这一领域有品牌优势,不输于传统微车企业,可以有所作为。

CDV的交叉特性决定其发展的有限性

交叉车型如旅行轿、轿跑车等,满足的人群是有一定规模的,不太可能大范围替代传统车型,CDV同样如此,购买CDV车型的人需要有一定的载货需求(特别是商用载货)或较为稳定的载人需求。CDV在商务豪华性方面不如MPV,在载货能力和经济性上不如传统微客,在舒适性、外观和档次上又不如轿车,其填补的交叉区域是有限的。

与传统微客的竞争关系

CDV与传统微客的竞争关系最为强烈。微客在中国的市场每年有200万辆左右,用户买微客也是看中了其客货两用的特性。CDV与传统微客相比载货功能有所减弱,一是由于它采用了轿车悬挂,损失了一定程度的载重性能,二是其出于外观流线性的考虑往往又损失一定的载货空间,但CDV由于保留了厢式特征,承载能力虽然受到影响,但仍能满足那些不是经常满负荷运货的用户的基本需求,如果这些用户看重舒适和安全,CDV将是很好的选择,因此这两个车型竞争关系显得尤为突出。在CDV出现之前,用户除了微客外还会考虑骊威或景逸此类大两厢轿车,或瑞风这样的经济型MPV来完成货运与舒适的结合,但轿车毕竟载货量明显偏小,传统MPV又太大费油,于是CDV便很好地填补了这一需求空间。CDV仅比传统微客贵2-3万元,但在用户看来外观和车型都提升了一个档次,加上轿车的驾乘感受,使得CDV市场在这几年井喷,争夺了不少传统微客的潜在客户。

与传统MPV的竞争关系

CDV与传统MPV的竞争主要在低端MPV领域。虽然CDV厂商经常宣传为小型MPV,但在用于商务接送的MPV领域,CDV明显档次不足,换句话说纯载人用的MPV和CDV的竞争并不强烈。即使用户购买CDV是用来载人,也很少是用于商务接送,而更多用于接送业务人员。CDV和低端MPV相比,劣势主要体现在内部空间上,CDV空间比MPV小,但是CDV车型便宜省油,停车方便。

与传统轿车的竞争关系

CDV与轿车一样都可以作为家庭用车,但CDV的“微客特征”比较明显,档次比轿车略低,而轿车价格目前与CDV也有不小的重叠,所以一般家庭用车的首选还是轿车。但是如果家庭人口众多或者对空间要求较大,又因为价格因素不能购买传统的SUV或MPV,CDV就成为一种选择。CDV在节油性、经济性和停车便利性上都不逊于轿车,在舒适性、安全性和配置丰富程度方面也与轿车接近,在通过性、承载性和空间方面比轿车有明显优势,这也吸引了一批对承载性和空间有较多要求的家庭用户购买。此类用户之前较多的购买大的两厢轿车来满足需求,这种车型没有明显的“微客特征”,外观流线性更好,平台往往更为成熟,但是空间与价格略逊于CDV,CDV的出现也让大两厢轿车遭遇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CDV车型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土壤

首先,有广泛的微客用户群体,微客用户的再购或购买转移是CDV市场不断扩大的保证。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持续发展,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汽车向普通家庭快速渗透,CDV与微客相比,家用和乘坐特征明显,满足了绝大多数原有微客用户的宜商宜家的需求,这一群体中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微客向CDV转移。

其次,各乘用车和传统微车厂家都已将目光投向这一市场,近年来新车型不断上市,改进速度加快,越来越贴合用户需求,产品的丰富将会使这一车型持续展现活力。

再次,中国有广阔的二三线和农村市场,CDV多用途和高性价比的特征将会吸引原轿车、轻客、MPV甚至SUV用户将之作为过渡车辆或备用车辆,相信随着汽车的家庭普及和用户对这一车型接受程度的提高,CDV的空间还会更加广阔。

功能性的实现是CDV的发展方向

用户对车辆的需求不外乎功能性需求和符号性需求。由于CDV的定位还是厢式车,面向的是有载货需求的用户群体,因此功能性的实现仍是其所要满足的首要需求,即较大的内部空间和一定的承载力;除此以外这类用户还看重经济性,包括整车价格及油耗;再者CDV的承载性并没有微客强,用户基于补偿心理,就更加注重其外观内饰与舒适性,在外表上向轿车靠拢,摆脱微客的影子,所以微客的空间和MPV的外形是CDV发展的方向。

CDV车型在中国的两级路线

国外传统意义上的CDV车型应该是在轿车平台上开发的,但由于中国的CDV用户与微客用户重叠性很大,而微客厂商更能了解这些用户的需求,他们也更习惯于用更经济的平台造车,因此近年来大卖的宏光和欧诺都是传统微车厂家生产的,并且国内有影响力的微车厂家都陆续已经或正在研发CDV。而传统轿车厂家在此类领域涉及较少,且由于在传统轿车平台上打造的CDV往往车价较高,以及宣传渠道不如微车厂家广泛等,市场表现不是很好。

从长远看随着CDV市场的逐步扩大,用户也会分级。中低端CDV用户主要是原有微客用户,车体还保留较多的微客特征,以经济性为首要目标,可以由微车平台衍生,轿车企业在这一领域明显优势不足。但是中高端CDV用户包括城市富裕商贩、通勤用途用户,他们对车辆有更高要求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CDV需要向小型化的MPV靠拢,在外观、驾乘舒适性、安全性、内饰人性化和配置丰富程度上下足功夫,轿车企业在这一领域有品牌优势,不输于传统微车企业,可以有所作为。

CDV的交叉特性决定其发展的有限性

交叉车型如旅行轿、轿跑车等,满足的人群是有一定规模的,不太可能大范围替代传统车型,CDV同样如此,购买CDV车型的人需要有一定的载货需求(特别是商用载货)或较为稳定的载人需求。CDV在商务豪华性方面不如MPV,在载货能力和经济性上不如传统微客,在舒适性、外观和档次上又不如轿车,其填补的交叉区域是有限的。

家庭 轿车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