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应降速求质
   来源:汽车纵横     2020年12月23日 01:40

陈清泰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应降速求质

从2015年的4.3万元到如今的16万-17万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重要材料——碳酸锂的每吨价格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翻了两番。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飞涨不仅导致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也给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巨大交货压力,给产品乃至整个产业埋下不少隐患。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为了保供应,有些企业降低了质量标准,放松了管理,放缓了对技术研发推进的步伐。这种现象令人担心,也非常危险。”国家已经把发展电动汽车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开始进入市场应用,电池产业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池企业将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陈清泰将电动汽车产业放在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其国家战略意义,并重点解读国家试点工作意图,建议当前应适度放缓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更从容地抓技术、上质量、上水平、保安全,培养出具有全球领先技术的电池和相关材料、零部件企业,来支持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能源革命的战略支点

中国20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5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60%,处在能源需求增长旺盛的时期。石油消费中,汽车占40%。交通能源的90%是石油,中国新增石油消费的重要领域就是交通。目前,本土石油资源的短缺超过警戒线的依存度,动荡的石油地缘政治和能源生产与消费所造成的污染,使我国的能源环境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为严峻的挑战,甚至不亚于当年的美国。如果我们能利用新能源革命的机会,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那么经过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能源交通结构就会有较大改善,能源环境矛盾会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从而大幅提升国家能源安全。

近年来,中国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2015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比上年增长了31.9%,达到1.45亿千瓦,2015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比上年增长了50%,达到了431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大都属于间歇式能源,目前的弃风、弃光率高达10%—30%,电动汽车和其他零排放交通移动机械作为一个个能源的储能单位、消费单元和信息终端,将成为分布式能源的有力支撑。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分布式储能和零排放交通,经智能化网络的连接和优化,将使整体能源效率、能源安全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电动汽车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汽车技术的电动化与新能源革命形成交集,与信息化、智能化构成了最优搭配,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创造了条件。由此,将极大地提高能源交通效率、交通安全,降低交通管理和运行成本。汽车电动化技术还会向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移动机器人、无人飞机等延伸,构成一个庞大的、新兴的“移动电动技术产业群”,实现移动装备的电动化、清洁化、信息化,促进国家信息化的进程。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创新平台,给众多行业和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投资机会,将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动力的转型。

电动汽车是圆中国人汽车梦的一种可行途径。2015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10辆,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相当于人口密集度很高的日本2009年23%的水平。可以预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产业仍处在增长期。中国现在有13.7亿人口,峰值将达到16亿。根据国情,是否允许私人交通的发展,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但是,个人出行机动化是不可抑制的居民需求。实际上,在中国,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汽车消费者行列。与此同时,令我们长期甩不掉的一个隐忧就是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如何解决。理性地讲,如此众多的人口,如果依托燃油车,且不论美国式的出行方式,即便实现日本式的出行机动化,无论是对能源环境的压力,还是经济上的问题,都足以对整个国家形成巨大困扰。值得庆幸的是,新能源革命为此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从中长期看,14亿中国人圆汽车梦的希望寄托于电动汽车。在这个大背景下讨论电动汽车,讨论动力电池,我们对今天的情况和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前景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

试点意在暴露、解决问题

目前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我们应保持市场理性,适度放缓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更从容地抓技术、上质量、上水平、保安全。

在产业导入期,政府出台多种形式的政策促进居民对电动汽车的消费,以弥补电动汽车产品技术成熟度不足和初期的高成本,以求较快地启动电动汽车市场。但是,这种强刺激也容易导致过度投资,出现“追逐补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抓技术、上质量、上水平、保安全”仍是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主题。2015年,全国生产电动汽车大约37万辆,较上年增长了4倍,在整体普遍较好的情况下,也有不少人十分担心。因为在产品、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超高速增长使各个方面都绷得非常紧。碳酸锂已经从2015年的每吨4.3万元,上涨到今年5月的16万—17万元。在利好政策推动下,不少汽车企业忙着上产量,竞相到电池企业催货,降低了质量要求。电池零部件企业承受着巨大的交货压力,为了保供应,有些企业降低了质量标准,放松了管理,放缓了对技术研发推进的步伐。这种现象令人担心,也非常危险。一旦出现恶性事件,对整个产业将造成很大的伤害。

国家选定一些城市进行试点,以巨大的财政成本支持电动汽车发展,重要目的是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来检验产品,护送电动汽车从幼稚走向成熟,企业应当正确理解国家推进试点工作的意图。试点就是要从整车、电池等零部件、基础设施、商业标准和用户体验等各个方面来暴露问题、解决问题。此时,必要的产量规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应该是在精益求精生产前提下的数量规模,而不是粗制滥造。目的不仅仅是当期的盈利,更要验证产品、技术、工艺、装备、零部件、技术标准以及用户体验等还有哪些问题,要找准摸透,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如果以瞄准政府补贴数量为导向,就会把尚未解决的问题与粗制滥造造成的问题混杂在一起,分不清真伪,不利于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偏离试点的方向,将大大降低财政支出的效率,有违试点的初衷。

为防止政府补贴退出之后又回到燃油车的原点,当前应当适度降低增长速度,弄清试点期间该做的事,加大研发投入,下大功夫抓质量,踏踏实实地解决暴露出的问题,厚积薄发,迎接电动汽车产业的真正爆发时刻。

动力电池是长期战略

电池是一个新兴产业,期盼技术水平有新的突破。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开始进入市场应用,这就使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消费者看到了电动汽车的远大前景。近期有报道称,挪威已经在考虑10年内禁售化石燃料汽车,这个消息使得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兴奋不已。目前,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占全部乘用车生产成本的40%—60%。现在电池技术和电池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其背后的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都把电池与新能源革命联系在一起,给电池产业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汽车发展的历史看,动力技术的电动化已经几起几落,中国的电动汽车能否一路走向成熟,还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应当承认,到目前为止,与几乎完美无缺的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还显得不方便,比如,充电难;还存在着不放心,比如里程焦虑;还存在着不经济,比如成本高、价格贵;还存在着不安全,出现过若干起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很难成为消费者的自主选择。这里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核心的、最难突破的问题就是动力电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动汽车成在动力电池、败也在动力电池。因此,在实现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中,电池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池企业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电动汽车与绝大多数技术主要依托市场力量发展的路径不同。由于电动汽车有极强的政策外部性,使各个国家政府成了产业化的第一推动力,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必须走上依托市场自行发展的轨道。破解电动汽车不方便、不放心、不经济、不安全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电池的技术水平,需要有新的突破。现在国内外很多机构和企业都以很大的投入来开展技术攻关,主要是产品技术攻关,也包括生产工艺和技术的攻关。未来一段时期,电池水平会不断提高,有望出现新的突破。电池是一个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汽车是一个大产业,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市场巨大。但是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十分苛刻。进入这个行业的中国企业,应把发展动力电池作为一个长期战略,抛弃搭便车的心理。这个行业前沿竞争的核心就是技术竞争,要舍得在研发上投入,一旦实现突破,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获取丰厚的收益。

政府补贴情况下的电动汽车市场表现,并未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当政府补贴一旦撤火,它还会回到原点。企业不要被强刺激下的超高速增长所误导。从中长期看,决定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今天急速扩大的生产能力投入,而是持续积累的技术突破,是越来越强的产品竞争力,是政府补贴政策退出后电动汽车在市场上与燃油车的抗衡能力。而那个时候,能站住脚的不一定是今天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而是技术水平最高、技术能力最强的那些公司。例如,特斯拉,不是因为规模大而强盛,却是因新理念、新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脱颖而出。我希望,在全球汽车最大产销地中国,能够生长出具有全球领先技术的电池和相关材料、零部件企业,支持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陈清泰在“锂产业—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整理)

6月20日下午,由省政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锂产业—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在西宁举行。省长郝鹏、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国内外锂产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省内相关地区、部门、科研院所有关负责同志等350余人参加了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首席专家张永伟,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交通与能源领域主任金彩尔等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围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锂产业新生态”论坛主题,分别结合各自领域和专长作了主旨演讲。

据青海省省长郝鹏介绍,锂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和世界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青海是名副其实的锂资源大省,锂储量占到全球1/3,占全国的80%以上,目前初步形成了盐湖提锂—电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锂产业加速向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把青海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

苹果 电动汽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