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元+++王云瑞+++邓清文
随着云南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整个德宏州的发展带来新气象、注入新活力,试验区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真可谓一“试”激起千层浪。
“一核两翼”构筑新格局
3月下旬,云南瑞丽市畹町芒满通道长合商贸有限公司货运现场,200多辆货车正在装运来自缅甸的西瓜,工人忙碌地卸载西瓜,调换包装袋,这些产自缅甸的西瓜将被运往上海、江苏、北京等地,进入千家万户。
“这个货场每年运输西瓜40万吨,香瓜10多万吨,芒果5至6万吨。”长合公司总经理颜昆介绍,最多的时候每天有汽车400至500辆将西瓜、香瓜、芒果等源源不断运往各地。瑞丽试验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此得到凸显。
类似的故事正在上演,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外贸发展为沿边开发开放增添了活力。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以瑞丽市1020平方公里为核心,联动发展芒市遮放镇、风平镇、轩岗乡和陇川县章凤镇,构建“一核两翼”空间发展格局。
为了加快瑞丽试验区的发展,瑞丽——畹町——姐告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理顺,“瑞畹姐同城化”改革基本完成,瑞丽、畹町两个边合区扩区移位,全市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成型。此外,芒市——瑞丽——陇川一体化建设务实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陇川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筑巢引凤,吸引优质企业入驻。”陇川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益周介绍,陇川工业园区结合区位优势,主要发展生物特色产业基地、机械装备基地、纺织品出口的基地,通过产业布局推进芒瑞陇一体化。
作为“西翼”的陇川,目前按照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编制了农田水利、综合交通、能源、工业、社会事业、服务业、经济口岸等10大类162个试验区建设项目表,细化每个项目的建设内容,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具体。
而作为“东翼”的芒市,按照“带状式规划布局、组团式开发建设”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全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2014年芒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项目130个,紧紧抓住瑞丽试验区建设机遇、推进产业升级,打造美丽新芒市。
“双轮驱动”推动大发展
“不久前,一个从辽宁丹东来的考察团来到云南后,听说瑞丽有一个外籍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就前来我们这儿实地考察,考察后觉得这一趟没有白来。”瑞丽市公安局纪委书记、瑞丽市外籍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邵永保介绍,前来学习考察的还有广西等地的外籍人员管理者,大家学习交流了沿边地区的外籍人员管理方法。
经过申请填表、健康体检等手续,来自缅甸的觉梭在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领到了居留证、健康证和临时就业证,就此在瑞丽就业经商获得了合法身份。“一个地方即可办理所有证件非常方便,不用再多头跑了……”觉梭说。
据中心主任邵永保介绍,中心2013年6月成立,设置公安、卫生、劳动等部门服务窗口,为需居留的外籍人员“一站式”办理合法有效证件,逐步将外籍人员纳入管理,杜绝非法入境、非法滞留、非法用工现象,促进瑞丽社会秩序有序健康发展。中心运行1年多来,已为2.7万余外籍人员办理证件。
同时,中心还设立外籍人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站,受理入境外籍人员遇到的金融纠纷,进一步保障其合法权益。
瑞丽市整合公安、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资源,对外籍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开创了沿边地区外籍人员管理的先河。
近年来,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坚持先行先试和开发开放“两轮驱动”,全力打造瑞丽试验区升级版。
随着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瑞丽成为全国首个允许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办理全部经常项目项下人民币与缅币兑换业务的试点城市,在缅甸木姐市设立了我国对缅首个非现金跨境结算服务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位居全省第一。
目前,瑞丽中缅货币兑换中心下辖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已取得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经营许可证的4家企业,从事经常项目下人民币与缅币兑换和个人项目下人民币与其他挂牌币种的兑换。在兑换中心,每天都有不少缅甸边民手持证件过来兑换人民币。
瑞丽市委书记蔡四宏介绍,随着近年来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以来,中缅贸易发展迅猛,资金往来流动频繁。中缅货币兑换中心是根据瑞丽经济贸易特点设立的便利中缅两国贸易的机构,该中心为促进中缅货币兑换业务规范化、合法化发展,为实现中缅贸易投资便利化搭建了有效平台。
据了解,中缅货币兑换中心的成立也是实施人民币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该中心通过整合现有4家货币兑换机构力量,发布区域性中缅货币兑换中间指导价,争取形成“瑞丽指数”,对逐步规范人民币与缅币兑换市场、推动中缅双边经贸发展、服务和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全方位通关便利化体系不断完善,瑞丽口岸、畹町口岸成为全国首批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畹町口岸成为全省唯一的“非即食性”冰鲜产品进口指定口岸;瑞丽口岸“四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中缅合作深度拓展。与缅甸商务部定期会晤机制运行良好,中缅瑞丽——木姐友好城市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中缅边境文化交流、疾病联防联控、跨境旅游、跨境农业、警务合作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边境社会事务合作交流不断扩大。驻缅密支那商务代表处挂牌成立,中缅瑞丽——木姐经济合作区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在通道基础设施方面,龙瑞高速、瑞陇高速今年上半年和明年初将分别建成通车;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章凤至八莫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采取BT模式建设的方案已上报缅甸中央政府,大瑞铁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芒市机场跑道延长和“一关两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外围工程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在产业建设方面,面向南亚东南亚产业基地的功能初步显现。北汽和银翔摩托两个项目的一期将于今年投产,项目达产后,仅这两大项目即可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250亿元以上产值,超过2014年全州生产总值,意味着德宏州的GDP将翻一番。包括进出口加工装配、机械制造、天然气化工、家电、IT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加快发展;粮食、咖啡、坚果、柠檬、烟草、蔗糖等产业继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做大。
而对外贸易尤为活跃。“瑞丽口岸流量四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瑞丽市商务局副局长金宇介绍,2014年1至12月,瑞丽、畹町两个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47.67亿美元,同比增长55.44%;进出口货运量364万吨,同比增长78.25%;出入境人流量1780万人次,同比增长16.06%;出入境车流量389万辆次,同比增长18.57%。2014年,德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51.55亿美元,增长87.5%。口岸出入境人次、交通工具、货运量均居全省首位,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商品进出口比重大幅提升,天然气、汽车、电子产品等进出口强劲增长。
回首过去的一年,瑞丽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迅猛。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5.3亿元,同比增长16.9%;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0.4亿元,增长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增长15%;进出口总额完成47.67亿美元,增长53.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亿元,增长4.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66元,增长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0元,增长16.7%。
“瑞丽试验区到底要做些什么、试验什么,现在都很清晰明了,主要就是突出通道枢纽、产业基地、交流平台3个功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俊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