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风的现在和未来
   来源:汽车纵横     2020年12月31日 09:17

曹晓昂

“自主品牌要耐得住寂寞20年”,当年说这句话的人,现在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思考?4月18日下午,上海车展开幕前夕,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出现在2017上海车展东风汽车公司媒体沟通会现场,就东风汽车在自主板块的发展、东风与一汽的合作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汽车纵横》:据了解,本次车展上,在151台参展车型中,东风自主车型占比超过1/3,其中有8台自主乘用车首发、5台自主新能源汽车亮相。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自主方面,东风的品牌相对较多,也比较分散。

竺延风:在这方面,东风确实有四个板块在相对独立发展。这些板块的产品之间是有区别的,例如,东风风光品牌更追求一种“好玩、好用”,因为作为一个刚刚从四、五线城市或者是衣村市场转向商用车的用户,我们就让它好用、好玩,它的理念是这样的。风度这个车,实际上带有一定的越野性,它还不是商用车,是有点跨界。我们在风行这个板块,考虑的是区域性市场强度大一点,而风神是更加往高端体系走。

《汽车纵横》:东风的自主品牌之间为什么要“相对的独立发展”?

竺延风:是有些技术平台还没有完全通用化。另外一个,就算我们主观想把它放在一起,但从客观上还不是说合并就能够合并的,这最主要是有市场驱动的因素主导。如果市场驱动导向,使企业当中的网络生存和产品生存无法延续下去,必然走向整合。因此我们更想要通过市场的自然的力量,而不要靠我们主观的、理想化的、人为力量去简单的合并。

但是在工艺方面、材料采购方面和零部件体系方面,我们已经开始在整合,而且也有不少交流。比如由集团在主导,我们最近共同研发、设计一款经济型的电动车就是希望將来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也能给用户提供合适价格的电动车。这款车现在处于试验状态,技术力量和工程力量都是在各个板块调动。

《汽车纵横》:您觉得自主品牌汽车,年销量要达到多少才能够真正活下来?

竺延风:这个问题,第一个指标是动态的,不是说严格的就是多少万辆,它随着市场变化还是动态变化的,还有企业各自的采购体系不同,也有差别。我个人的感觉,现在大概应该在30万辆左右,才是生存的一个底线。

《汽车纵横》:在发展自主品牌方面,东风有危机感吗?大约什么时候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竺延风: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是开始分化了,往这个方向走,越走越好,越走越快。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重点方向和股东要求,汽车行业已经是彻底开放的,一个是资本开放,有合资又有国企又有央企又有地方的国企,还有民间投资,各种资本都有,是最活跃的,竞争也是最充分的。我觉得从东风来讲,我还是很有信心,我们到2019年,很多方面都会突破。

《汽车纵横》:东风的自主版块很多,合资企业也不少,各版块之间能否协同发展?

竺延风:“十二五”对于东风就是一个协同发展的阶段,这几年推进得也比较快,一个是战略协同,我认为从全局来看,我们更重要的是发展公司以外面向未来的一些合作。另外,无论是整个平台还是动力总成,我们的十三家公司之间的研发也有很多成果。大家也注意到,东风自主的发动机在集团放在柳州生产,柳州生产以后,发动机是在全集团用。我们认为协同是东风最大的优势,我们必须在这方面更好地降低成本,聚集资源,同时这也是履行社会责任。另外,我们也在进一步推进采购协同,我们的采购协同也推进得很快,下一步主要的问题是采购规模。同时,我们也在进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协同。

东风有很多的板块,也必须加强集团的管控,但是这不是行政命令,是协同。这样大家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汽车纵横》:外界对于东风与一汽的合作很感兴趣,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能否透露些具体的细节?

竺延风:关于合作的事,大家都知道,我们搞了一个合作,主要关注三个领域,一个是燃料汽车,一个是智能网联,也包括自动驾驶;还有一个是轻量化。因为这三方面,我们两个企业都在做,都在投入人力物力,在交流过程中感觉这三个方面有比较好的合作的方式,所以现在我们要成立一个“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这主要是把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不仅仅是一汽和东风两者之间的合作。

关于动力总成平台的问题,虽然现在还没有共享平台,但是已经开始互通有无。比如说在低扭矩的变速箱方面,东风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制造能力和匹配能力,这个产品也不光提供给一汽,实际上我们跟上汽也有交流,也在提供这个变速箱。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是互通有无。

同样的,大扭矩的变速箱,我们发展得还不充分,一汽方面可以提供一些交换。在发动机方面我们也互通有无,就是说,我们把自己发展得比较成规模的,有体系的,有长远循环能力的产品,介绍给我们汽车行业的其他伙伴,大家各有所侧重,再互相交换资源,这也是一个趋势。实际上这里头既有一种理性的思考,也有一种市场驱动动力,市场导向的动力也在这儿。

东风 风行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