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顶级论坛,中国汽车论坛不仅是引领未来中国汽车业发展方向的重要“风向标”,同时也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汽车行业高端论坛。2017中国汽车论坛以其巨大的影响力继续全面集聚世界汽车领袖、国内外行业精英,他们专程带着最新的国际汽车行业的声音来到中国,以其国际化视野和高度发表国外汽车产业的市场、环保、节能、新能源、智能化等焦点议题的最新观点,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国车企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了宝贵建议。
世界汽车组织(OICA)主席特别代表
Dr.Thomas Meurers(慕容特):
中国汽车厂商面临提质、降耗等重大挑战
我们提出,类似上海这种一线大城市需要新的出行模式,现在全球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未来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这会带来交通堵塞、尾气排放等问题,因此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在工业4.0阶段,大家不是想拥有一辆车,而是新的出行方式,因此汽车制造商不仅要解决车的问题,今年全球汽车产业将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2016年,全球汽车产销量9300多万辆,中国超过2800万辆。从2009年开始,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汽车市场销量首位,今年的汽车销量仍会继续增长,尽管增速会放缓,但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其市场规模更是德国市场的7倍。展望全球汽车产业,无论是商用车、乘用车,都将在2017年保持2%到3%的增长,这相当于大约会有9600万辆,也就是接近1亿辆的产销量,中国会有更好的表现。
我们相信,中国将继续保持可靠、公平、透明的市场机制,这将有利于各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同时中国是世界各国汽車厂商的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这种合作以及开放共赢的交流沟通,都会为投资和未来贸易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为各方带来共同繁荣。
建议中国首先应该全面看待不同的挑战,中国既有一、二、三线城市,也有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在经济、技术等发展方面,既有像上海这样发达的城市中心,也有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要考虑不同情景下的不同挑战。其次,中国应对汽车质量持续关注,如今中国消费者对于质量、品牌越来越关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做高质量的车是始终要坚持的原则。中国有很多自主品牌汽车在质量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升,这些车辆将会出口全球各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新的创意、新的想法也要不断地投入、服务于全球的汽车用户。当前全球各国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政府关于汽车的节能环保法规趋严,这也是我们要关注的焦点。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交通运输行业资深总监
John Moavenzadeh:
中国汽车业如何用好汽车共享
与自动驾驶带来的重大机会?
目前在中国,有很多城市在限制汽车购置。在美国纽约或者是法国巴黎,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在伦敦城市中心,汽车的使用也开始受到限制。去年,巴黎、墨西哥城、马德里、雅典等地都推出了2025年前要禁止柴油车上路的政策。2017年4月,伦敦市也推出了一项政策:2019年建立世界上首个零排放区。从这些城市的举措可以看出,各国在汽车方面的政策变得越来越严。未来20年,所有大城市都会在交通运输上迎来非常深远的变革,更多的电动车、共享汽车以及自动驾驶车辆逐渐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越来越多的车辆共享能够让更多人享受驾乘和交通运输服务,同时与现在的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公共交通之间在技术上实现整合,无论地铁还是机场,各种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开始实现多乘联运,还有汽车互联。这些技术的结合也将给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变化。
过去汽车产业的发展是靠量来取胜,卖出更多的车辆赚取更多的钱,获得更多经济规模方面的优势,所以销售数字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是未来,我们所关注的不是量,而是它的价值。汽车行业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解决方案,服务到特定的人群。
对于顾客而言,无论在哪个城市,每一次出行、每一段行程花费的成本是他关注的重点。过去我们关注的是汽车产品,未来我们关注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服务。过去我们关注的是顾客拥有一辆车,在未来我们更关注他们如何使用一辆车。与过去的用车方式相比,过去通常以个人和私人的方式用车,比如与家人或者朋友共享一辆车,但未来我们和不认识的人共享一辆汽车。过去是市场经济,我们依赖供应链的合作伙伴进行创新或者自己进行创新。但是在未来,我们依赖的是生态系统,也就是个人的作用和其他合作伙伴的作用要能够协同。过去进行的是线性生产,而在未来依赖循环经济,依赖软件。我们更关注在车辆的生命周期结束后,会如何被纳入循环经济之中。这不仅仅是世界汽车厂商所要关注的,更是中国汽车厂商要关注的。我们的资源有限,在未来的竞争中如何平衡资源和目标,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下一个挑战。
我们与波士顿市签定了一个合作协议,在我们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基础上,通过软件开发更多采用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辆。通过无人驾驶的方式,我们帮助波士顿实现它在交通运输中的未来目标: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让更多人享受交通运输服务。自动驾驶技术和它的车辆可以服务于整个交通运输,成为这个系统的重要补充和支持,而不是取代现有的交通运输系统。我们也希望这个技术能够和移动平台相互整合,让用户从一个交通方式(比如地铁)转到另外一个交通方式(比如自动驾驶车辆)的时候,能够获得无缝衔接和帮助。所以它需要来自IT供应商的合作,比如百度,他们就可以帮助我们在中国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未来,如果我们采用了自动驾驶、采用了共享汽车,汽车的总量将会减少。它的好处是巨大的,可以改善环境、提升交通安全,用户在使用车辆的时候成本明显降低。在我们面前、在中国面前有大量的机会,正在不断塑造未来,不仅是汽车行业本身,也是整个交通出行这样一个更为广义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