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票
职工满意度是行动的准则
“珠流南国,得天独厚,沃水千里,源出马雄……是乃珠江正源。”三百多年前,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穿过茂密的山林,来到滇东这片红土地,探寻珠江的源流。并盛赞“一水滴三江,一脉隔两盘”之地理奇观。
在这座以“珠江源”而闻名于世的县城,工会工作同样毫不逊色。下午5点45分,下班的时间已经过了15分钟,马路上的车流量明显增多。
在沾益县政务中心二楼,县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窗口的两名工作人员仍在忙碌之中。
站在窗口外的夏先生频频地查看时间,因为路上耽误了时间,他到医疗互助中心窗口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工作人员依然耐心地接待他,并为他办完了手续。
直到夏先生办完手续离开,时针已经指向6点钟。在这个过程中,医疗互助中心窗口的两名工作人员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不让职工多跑一次冤枉路,要让办事职工感到家的温暖。”沾益县人大副主任、工会主席李宏峰说,医疗互助中心窗口采取全方位、亲情化服务方式,即三个到位(感情到位、维护到位、工作到位),做到接待每一位来访者都能笑脸相迎。
今年上半年共为1784名职工办理医疗互助补助业务,发放补助金1284570元。
心细一点,群众的满意度就会高一点。这一点不但在医疗互助窗口得到了印证,而且,在很多细节的考虑上都体现出工会贴心为职工服务的精神。
蒋立和是沾益县播乐乡副乡长,妻子在家务农。2012年,蒋立和患上尿毒症,做了肾移植手术后,现已回到单位上班,但几次住院花费了近40万元的治疗费。
按照职工医疗互助补助标准,蒋立和共计获得医疗互助补助金90012元。
这件事后,李宏峰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作为服务职工的窗口,不能把职工的手续办完就算结束了,还得替职工群众多考虑。有的补助金额较大,路上不安全,以后还是形成一个规定,为办理医疗补助的职工设立一个专门的账户,把补助金直接打进账户中。虽然我们的工作麻烦一点,但这样比较安全。
“原来职工医疗补助金都是现金支付,今年从1月份开始,全部打进卡里。”沾益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晴虹说。
正是多为职工考虑的想法下,沾益县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中心成了一道靓丽的窗口。
去年,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中心成立10周年的活动中,县总工会被评为10周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年5月被曲靖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沾益县总工会有一位大姐身患重病,曾到许多大医院治疗,后来承担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这名大姐曾一度想放弃治疗。
李晴虹多次做这位大姐的工作,并积极为这位大姐治疗提供方便。现在一提到工会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这位大姐就热泪盈眶。
不但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李晴是沾益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指导老师,2009年,李晴被沾益县总工会聘为“贷免扶补”的创业导师。她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县总工会的贷免扶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创业指导。
在她的指导下,沾益西平汇鑫隆装饰店、沾益西平来思尔牛奶商店等数十家企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在她指导创业的案例中,付士飞是其中一个典型。
作为一名80后的年轻人,付士飞也有过打工的经历,但他更想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他平时就喜欢摩托车,他想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会更容易成功。
于是,2009年他在沾益县注册了西平力豪摩托销售中心,家里人和朋友东拼西凑为他筹集到几万元的资金,租赁店面和进货就把资金花完了,更要命的是第一次创业,进货的时候出现纰漏,不但生意没做好,就连日常的开支都成了问题。
回家之后,他听说沾益县总工会在搞“贷免扶补”活动,刚开始他还不相信,但第二天他还是起了个大早,跑到县总工会打听。
他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县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听取他的介绍之后,工会觉得他符合帮扶条件,就让他填写了申请表格。
为了助推他们成功,县总工会聘请李晴来给他们讲课,从资金的管理和利用,库存现金及利润,付士飞听得很认真,并且做了笔记。
在学习培训期间,李晴虹和培训老师李晴多次来到店面上,对他进行鼓励。
付士飞说:“李晴的话他记得最清楚,李晴认为,做什么事都要量身定做,比如像‘七匹狼虽然是大牌,但不合身,穿上去也不会好看,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销售方式。”
几年的时间过去,付士飞的企业慢慢走上正轨,不但自己实现了创业的梦想,还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
“如果没有工会这笔资金,我真不敢想象后果会是什么,开店初期就和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去银行借款又没有抵押,当时真的很无助。”付士飞说,从我的创业经历来看,县总工会不但将我“扶上马”,而且还送了一程。
在积极推进“贷免扶补”的同时,沾益县总工会与县人社局合作,对全县1000余名农民工、下岗职工进行培训,帮助农民工、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心愿。
是重点工作更是常规工作
手中拿着自己的劳动合同时,四川籍农民工小张脸上乐开了花,自己从四川到沾益打工,但一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虽然有时也感觉到没有劳动合同心里不踏实,但看到身边的同事都和自己一样,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小张也就没有多想。
春节临近,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确保春节期间社会和谐稳定,沾益县总工会联合劳动人事部门展开清欠农民工工资行动。
深入企业摸底排查,清欠农民工工资是县总工会历年的重点工作也是常规工作。
为此,沾益县总工会和相关部门共同成立农民工工资清欠联合工作小组,研究协调解决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明确了清欠工作小组、清欠工作小组办公室、15个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工作职责。同时,成立清欠督查督办工作组,负责对清欠工作进行督促落实。
在这次行动中,联合工作小组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95户,涉及劳动者2400余人,发出监察通知书8份,限期整改指令书3份。开展三次专项检查行动,共检查用人单位628户,涉及劳动者4258余人。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工伤保险、未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等问题,沾益县总工会和劳动人事部门及时要求用人单位整改,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49户,涉及263人。小张就是在这次联合执法检查中签订了劳动合同。
由于经济下行,排查中发现有4家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较为典型。针对这4件典型案件,沾益县农民工工资清欠联合工作小组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清欠措施,将4件典型案件逐一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妥善处理了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
去年,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14起,清欠1231名农民工工资2391万元。
铺开技能提升通道
拿到自己的职业资格认证书,小刘第一个打电话给父母报喜。
几年前,小刘参加工作之后,一直计划要参加市场培训机构的培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但这方面的培训费用很高,再加上平时工作也忙,此事一直搁浅下来。
近年来,在全省范围内掀起的“云岭职工人才工程”的热潮,小刘成功地搭上了这辆“顺风车”。
去年,曲靖市总工会下达400名职工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任务,接到任务后,沾益县总工会在云维集团、曲靖铝业、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开展“师带徒”活动。全县共有220对师徒结对,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拓宽职工成长成才的渠道和载体,培养更多一线职工成才。
与此同时,沾益县总工会多方筹措,整合资源,通过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建设等措施,在全县推进“云岭职工人才工程”,帮助433人实现技能提升。小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自己的职业资格证。
在今年“五一”前后,沾益县举办汇入中国梦“五一”劳动技能大赛,全县11个乡镇(街道)因地制宜组织广大城乡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插秧、移栽玉米、果树修枝整形等项目的技能竞赛,让大家在劳动中学习技能、收获快乐。
西平街道在光华社区天生坝果园举办梨树春季修枝整形竞赛,根据竞赛规则,全社区13个居民小组选派的13支代表队,分别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指定果树的定主枝、拉枝、结扣、抹稍、摘心疏果、疏枝等内容。经过评审组打分评定,最终3名技术能手分获一二三等奖。
让“如家”文化不断延伸
在沾益县工会的努力下,全县范围内的工会工作迅速得到提升。在采访期间,李晴虹认为工会就是要打造“如家”文化。
省四监和沾益县法院在“如家”文化建设上也是一个特色。
省四监监狱工会成立以来,建立了特困职工、困难职工和临时困难职工档案,设立了送温暖基金,并实行了动态管理。
去年,正在值班岗位上的潘卫东突发疾病,送沾益县医院抢救,后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省四监工会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做好抢救的协调及家属安抚慰问工作,全程参与协调处理潘卫东的丧事葬礼工作,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潘卫东家属、孩子争取经济补助及孩子中考加分等工作。
今年,警察盖东来的女儿身患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工会对盖东来的家庭情况、收入情况进行了了解,并到医院进行了看望。
工会把盖东来面临的困难及孩子后续治疗费的情况及时向监狱分管领导及监狱党委做了汇报,监狱工会在全狱范围内发起捐款倡议,在短短的10天时间共捐款110949元。
募捐结束后,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赵亮,工会主席魏丽华代表全狱警察职工把这份充满爱和希望的捐款送到了盖东来手上,真正让盖东来一家感受到监狱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在沾益县法院,工会主席钟清宇介绍,沾益县法院积极拓展学习培训方式,不断强化干警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法办案能力。
法院的宣传橱窗、走廊、网站、官方微博等都成为法院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阵地。在宣传精神文明的同时,法院把法官、干警关爱活动与日常工作联系起来。
在法院的职工活动室里,跑步机、乒乓球桌一应俱全。
“法官、干警在工作之余,就到活动室健健身、打打球,一来能放松一下,二来能促进同事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在法院工作就是一个家。”钟清宇说。
在沾益县采访期间,记者感受到无论是困难帮扶,还是创业培训,沾益县总工会首先都把“情”字放在首要位置。
“工会要以亲友之情关心职工生产生活,以奉献之情扶贫帮困,以无私之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李晴虹说,只有诚心诚意为职工说话办事,才能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