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是最好的减肥运动。”
“脂肪支出越多,体脂比越低。”
周围是不是常有人向你灌输这些运动常识?你是不是对其深信不疑,压根没有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真理将令塑身大计一再失败?赶快跟着幽默而犀利的斌卡刷新认识吧!
《硬派健身》
作者:斌卡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博集天卷 2015.6
定价:48.00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是最好的减肥运动?
——没错,但不一定对你有用!
如果你想追求一个男神或女神,你会怎么做?无止境地对他(她)好,死乞白赖地缠着他(她),孜孜不倦地追求他(她),还是努力打造自己的魅力?
我想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人。
减肥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让自己看起来更瘦、线条更好看,你要做的,并不是单纯地通过控制饮食和长时间跑步来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脂肪和热量的消耗,这绝不是最有效的手段。只有通过调整自己的体质,让自己变成能具有清晰线条、皮脂较低的人,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从力量训练开始,通过调节基础代谢,让自己变成低体脂储备的体质。
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增加脂肪消耗,就像还不知道对方心意,就每天给他(她)发短信、买早点、节假日送他(她)东西一样。如果双方一开始就没有可能,那么这些努力只会徒增伤悲。
再比如,一个钟点工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个月赚的钱可能比很多公司的初级白领还多,但你会为这个改行做小时工吗?应该不会吧?为什么呢?因为你肯定知道虽然小时工短期内赚钱多,但长远看,白领的增值空间更大啊。
有氧运动就相当于小时工:工作时间长,短期内比较高效,但没什么升值空间。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无氧训练则像是初级白领,虽然一开始看似收获不大,但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的幸福感更高。
另外,单纯的长时间有氧运动可以提升一些健康指标,比如血压什么的,但是在长时间的尺度上并无益于体重和身体脂肪的减少。
体脂含量有点儿像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不会被实际的收入和支出影响,能影响准备金率的是央行对整个国家和世界市场的评估。
体脂含量也一样。你的实际热量收入和支出,是不会影响到体脂含量的。能决定体脂含量的,是身体对你整个人体质的评估。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你贷款买房时要付首付一样,假设首付为30%,无论你买300万元的房子还是50万元的房子,30%是不变的,跟你存款多少、房子大小无关。体脂含量也是一样,哪怕你从200斤减到100斤,你的体脂含量也还是30%……换句话说,你的体重虽然降低了,看起来也瘦了,但你其实只是变成了一个小号的胖子而已,并不是真正“瘦”了。
通过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来减重,对于体重正常的人来说,效果是很差的。
支出脂肪就等于体脂降低?
——话虽如此,但减肥不是数学
人类学家发现,很多原始部落都是采用把猎物跑死的方法来捕猎的。人类其实是有氧耐力最强的哺乳动物之一,更有很多生物学家甚至认为“没有之一”。比如墨西哥的Tarahumara(塔拉乌马拉)族人,他们可以在两天内长跑320千米,先把鹿或其他猎物跑得累死,然后再杀了吃。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经过一定时间的长跑训练,都是可以跑完马拉松全程的。而经过人类这么多年的筛选淘汰,最终被选为交通运输工具的马匹,综合来看,其跑步的耐力也不如人类。
那为什么人类的有氧能力如此好呢?除了双足行走、长腿、臀大肌、跟腱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类的体脂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哺乳动物。而脂肪,恰恰是有氧运动的主要供能物。
我们常说:“你比猪还肥”“×××肥得像猪一样”。但是,家猪被人类育肥、筛选了那么多代,体脂含量其实只有15%左右,还是在躺在猪圈一动不动地只增肥的情况下。而一般的人类,即便每日正常活动,有控制地节食,一般男性的体脂含量也有10%到20%,正常女性的体脂范围则是20%到30%——换句话说,我们其实比猪肥多了。
但高脂肪一定是坏事吗?当然不是,因为正是这些脂肪让我们活了下来。每个想变瘦、变美的减肥人士,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种神奇的体质,即通过节食或运动消耗掉的脂肪能永远与自己告别,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穷凶极恶的减肥变瘦后就再也不会变胖,更希望自己能拥有吃什么都不长肉的好基因。很不幸的是,那种基因是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的,它们早在智人时期就被淘汰了。自然的生物进化法最终选择留下来的,都是我们这些能够高效地把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的“胖子”。
脂肪不是坏东西,正因为脂肪的存在,我们才存活了下来。
脂肪为有氧运动提供了能量,倘若没有足够的脂肪,你的体重根本降不下来,你甚至活不下来。
所以,支出脂肪实际上不会真的导致体脂降低。只要你还在正常地生存、吃喝,人体就会让你把脂肪好好补充回来,以备以后有需要时使用。
再回到原始人的话题,追猎物其实也是一种有氧运动,大多数时候追猎物就等于长途跑步。从这些实际的例子看,单纯的有氧运动,实际上不会过于影响体脂和体重。
现代的一些学术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项由日本学者主持的关于快走与体重、体脂减轻的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为体重正常或稍微超重的日本人。该研究发现,尽管步行组的步行速度、强度和运动总量与不动组或少动组有明显的差异,但快走这项有氧运动并没有引起实验对象的BMI改变,也就是说,体重的改变不大,没有减重。
另外一项针对500多人(非洲裔与白人)的实验,采用单车进行长时间的有氧耐力运动,结果发现,在其他生活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重的降幅只有0.2公斤,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之前提到过,人体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的管家。
在不改变身体基础素质的情况下,单纯的热量支出后,身体会迫使你摄入、吸收更多的热量,偿还你这次有氧运动消耗的脂肪。
不要怀疑身体的管理能力,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多的手段可以调节这些体重和脂肪。
不要看长时间从事有氧项目的运动员瘦,就模仿他们的计划来减肥,这是有误区的。
第一,很多项目是因为运动员瘦,所以能出成绩,你才能关注到这些运动员,而不是因为做了这些项目才瘦。
第二,很多从事有氧运动的运动员,也需要控制饮食的。
第三,你的训练量比运动员差远了。量不同,质不同。我说长期来看,节食不减肥,你却非要拿那些压根儿没饭吃的人来举例的话,我也是没办法的。
综上所述,人体作为一个调节系统,不会因为你进行了有氧运动,消耗了脂肪,就整体下调你的体脂储备。想要高效减脂减重,你需要更多、更综合的健身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