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追寻产品的真相
   来源:消费者报道     2021年02月13日 02:31

数据说话四款参评产品横向对比

每年的3月15日被定义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什么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的权益包括了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等等九大方面。和其他节日不同,3·15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节日来吁请我们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关注和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消费的过程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来完成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没有知情权,就容易上当受骗,没有选择权,就是强买强卖。知情权和选择权有保障的前提就是能够获知更多更透明的产品信息。

知情权和选择权当然不能靠企业主动来公开,那叫广告,叫营销。也不能只靠消费者的主观认知,因为许多因素是我们主观认知不到的。因此,需要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来帮助我们拨开消费迷雾。

现时社会上有许多导购平台和内容电商平台,包括网站、APP、等等,不过,他们更多依凭的仍然是主观性推荐,他们可以符合某类消费人群的兴趣和口味,但没法做到客观、真实、专业,无法真正区分好产品与差产品,原因在于缺乏数据说话。

消费需求的细分和社群化,并不代表着“喜欢就买”就是一个潮流,这是盲目的,在喜欢的基础上,买得值,买得对,这才是真正理性的消费者。

因此,要甄别和选择到品质更优、更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更需要的是独立、客观、公正的数据。數据说话,才是品质消费和理性消费的保证。

如何以数据说话?在《消费者报道》的商品评价体系之中,我们希望构建这样的维度:一是商品实验室客观测评数据,二是政府部门的历史抽检数据,三是消费者的口碑数据,四是消费者的投诉与召回数据。这样可以覆盖产品的多方面,更立体、更客观、更综合。

实验室的客观数据在我们对于产品的评价中,占据最大的权重,因为它更能反映产品真正的性能和安全,因我们采取了更严苛的标准,同时在对比中见真章。

历史抽检数据则能够反映产品的质量波动情况,同时由于政府抽检依据的是基础性的国标,因此它也是产品的“生命线”,不合格则意味着产品并不是性能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用的问题。

消费者的口碑数据则是消费者对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主观认知和评价,它能动态地反映产品的质量,以及消费者的好恶,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个人和小样本量所可能产生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消费者的投诉与召回数据,和消费者口碑有一定的关联,同时能够反映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也是产品的“友好程度”。

这四个维系交叉映证,加权平均,即可能最大程度地接近于产品质量的真相,更能准确反映一个产品在同类产品中所处的质量位置,给消费者提供更真实也更多样化的选择。

很快,《消费者报道》的产品质量查询平台将会上线,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消费者一个更便捷,更准确的产品质量查询系统,让消费者进行更好的消费选择和参考。此次值315之际,本刊也公布了一系列的数据统计结果,籍此希望能进一步的破除消费迷雾,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真相 共同关注 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