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饮料
本期答疑专家
马志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市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食品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
据说运动饮料分低渗饮料、等渗饮料、高渗饮料和功能饮料,在功用上有什么区别吗?
A:网络上把运动饮料分低渗饮料、等渗饮料、高渗饮料和功能饮料的说法,其实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2009年,新修订的国标中将运动饮料定义为:“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在功用上强调运动饮料被机体迅速吸收的特点,不以渗透压高低来分类运动饮料。
所谓低渗饮料、等渗饮料、高渗饮料,是按饮料的中渗透压高低来分的,如渗透压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饮料。目前市场上运动饮料较多是等渗饮料。
是否做运动就该喝运动饮料补充能量?选购运动饮料时应该注意成分表上的哪些数据?
A:运动饮料主要由水、糖(葡萄糖、低聚糖等)以及钠钾离子的电解质等成分组成。饮用后能迅速被身体吸收,及时补充人体运动消耗所损失的水分、电解质、能量物质,使体液达到平衡状态。当然,做运动不一定非得喝运动饮料,对于一般参加运动的健身爱好者来说,运动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运动强度也不大,则不必补充运动饮料,只要注意及时补充适量水分和盐分即可。
运动饮料较多适合运动员等特殊人群,普通人在运动量较大、机体水分流失较多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选用。运动饮料添加了较多的葡萄糖,以帮助大量出汗的运动人群来迅速补充能量,但是含糖量过高将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在进行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的中高等强度运动时,如果单以迅速补充能量为目的,建议消费者选择总糖含量低、葡萄糖含量稍微高的运动饮料。
选购运动饮料时,应该注意成分表上的数据要符合国家标准,如可溶性固形物在3.0%~8.0%之间,钠为50~1200毫克/升,钾为50~250毫克/升范围内。还应注意,抗坏血酸、硫胺素及其衍生物、黄核黄素及其衍生物是可以添加的,但也有含量的规定,如抗坏血酸不能超过120毫克/升。
有人说儿童和孕妇不适合喝运动饮料,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运动饮料不适合哪些人或哪些情况下饮用?
A:一般情况下,儿童和孕妇确实不適合喝运动饮料,因为它里面的营养素成分不适合儿童和孕妇的需求。对于普通人来说,运动饮料作为日常饮用是不合适的,它并不是健康的日常饮品,体力消耗少的情况下经常饮用,反而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过多摄入运动饮料中的盐分,会导致血液渗透压升高,进而使血压升高,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运动饮料也不适宜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
市面上添加维生素的水是否也属于运动饮料?适合在什么情况下饮用?
A:根据2015年发布的国家标准《饮料通则》分类,添加维生素的饮料不属于运动饮料,不过它也是特殊用途饮料中的一种,名为营养素饮料。
现在有的人盲目追求所谓的“营养饮料”,以为喝维生素饮料和吃水果一样。其实,维生素饮料中添加的维生素大都是人工合成的,而水果中的维生素是天然的,而且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的同时,还含有其他营养素和有益健康的植物活性物质,这是维生素饮料无法代替的。
一般营养素饮料适合在特殊情况下,如机体营养暂时缺乏,适量饮用可以作为膳食补充。有些营养素饮料添加了一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也适合在夏天户外活动和运动后饮用。
但不要把维生素饮料作为健康饮料天天喝,因为大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会摄入过多能量,同时会影响食欲,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另外,维生素饮料中所含的营养素单一,且多是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或B族维生素等。有可能某种单一维生素摄入过量,反而会使营养不平衡,如维生素C过多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降低其生物利用率等。人体需要40多种营养素,主要来自各种各样的食物,通过合理膳食是能满足要求的。通过喝水或饮料也能提供一定量的营养素,但不应该作为人体所需营养素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