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现代交际     2021年02月17日 09:14

互联网 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引擎

张昱婷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其巨大的经济市场前景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受到人才匮乏的制约,已严重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和深入发展。高等院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国家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高质量要求。本文从产业需求入手分析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产业需求的、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文化创意人才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015-02

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人才。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有一定的规模,这也带来了文化创意产业巨大的人才需求。能否突破“人才”制约的瓶颈,实现跨越式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但现行的传统教育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高校要顺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现实状况,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调整培养模式。以满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

一、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该产业人才需求急剧膨胀,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其创意产业人才所占人口比例已到10%以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发展当中,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总体数量不足,从业结构不平衡,综合素质不高及培养机制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稳定、健康和高速的发展,就必须要构建起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高素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改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存储”着社会的主要教育和科研资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具备较高知识水平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不断开设和逐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人才短缺的情况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高等教育多年不变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力特殊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毕业生无法满足相关产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现实需求标准,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都亟须高校进行深刻的反思。进行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承担起人才培养重任,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高质的人力资源。

二、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利用高等院校充裕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是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解决途径。然而,我国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存在相关专业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忽视教学的实践环节、社会对接不足等问题,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人才培养初衷与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实际能力需求背道而驰。

1.课程设置分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传统的培养模式是在专业知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院、系、专业及培养方案。虽然有些相关院系设置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和课程,但课程体系支撑的却是院系整体培养方案,强调院系专业知识为中心,注重的是某一学科方向的人才培育。各院系相关课程无法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未能构建课程资源共享体系,各专业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效果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更多要求的是专业知识,而非文化创意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能力和技术标准。

2.惯性教育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缺乏

我国高等教育在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进程中,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校传统教育机制下催生出来的不分差异的统一培养目标、统一评价体系、统一的培养模式,造成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缺失。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未能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管理死板,单一灌输理论知识,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缺少创新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安排。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同样缺少有效的引导、评价和激励机制。

3.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的标准不仅仅是具备深厚的理论综合素养,更需要较强的实践创意能力。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一直深受诟病的根源就在于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学校内有“诸多”的实践途径,但多数固化于社团活动、松散的社会实践以及浅尝辄止的教学实践。看似多样且充足的实践环节。却难掩创意实践能力远不能达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标准的短板。创意能力的培养未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形成紧密的契合关系,未能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教育实践体系,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制约了毕业生与相关企业岗位的融合效率。

4.社会对接不足。教学与社会应用相脱节

在高等院校传统的教育机制下,文化创意產业人才培养的内容、手段无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每年有大量相关学生毕业,却出现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的“用人荒”,根植于传统培养方案的表面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无法解决学生“丧失”专业能力的现象。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更多是在学校完成,无法接触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沿和动态。缺少与企业一线对接的意愿和动力,无法实现社会实践的教育全过程,仅有的实习实践更多于毕业前期的企业岗位认知。理论知识与岗位一线需求的现实实践能力无法匹配。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相关领域后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的人才需要。无法实现个人的稳定发展,制约企业人力资源投入效率。

三、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應对策略

通过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及相关产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特殊性的研究,结合目前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对策略。

1.整合课程资源,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相关专业应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标准。尽快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文化创意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积极考虑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切合实际地制定课程培养方案,提供更多的适合社会及市场需求的学科课程。要逐步增加与之相关专业的课程资源持有量。专门开发和设计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增加相关课程门类,实现各专业相关教学资源、设施、场地等共享。要积极拓宽专业的口径,合理搭建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全面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所需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进入社会后能够较为快速地适应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是人的“创意”能力,这就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高等院校应该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评价机制的调整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不同特点的个性发展,避免过于单一、死板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判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突出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考核。有效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创意能力的综合素质提升。

3.完善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完整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在必修课基础上依托选修课提高创意能力,课程内容合理增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经济基础理论等相关课程,借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实现人才的复合型培养。课程实践环节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有序调整,逐步增加创意能力锻炼的实践应用教学环节,创新实践形式和载体,将各类与课程相关的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验,切实提高学生文化创意的实践应用能力。

4.校企全方位对接。实现教育实践全程化

高校具备优良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师资和理论资源优势。相关企业具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实践的广阔环境。双方存在可以整合各自资源和促进各自更好发展的利益共同点。校企合作搭建的全方位共享平台通过项目合作、提供项目科研等形式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践机制。在企业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科研和师资资源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同时。实现高校教育实习实践途径的扩充。平台将成为相关专业学生第一时间了解业界动态、人才需求状况、技术能力标准的窗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环境和实践形式,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即时应用于实践,更多、更早地接触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有效促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进入专业角色的进程。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需求,尽快融入企业发展。

四、结语

我国未来的发展将逐步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国家已经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发展策略。并提出了“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全世界发达国家竞相优先发展的方向,将牵动经济发展的各行各业。这也决定着人才储备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高等院校应积极依托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载体。积极调整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符合当下社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实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改善评价机制,不断创新实践平台,实现校企的有效对接,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更多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

创意 产业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