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关联性初探
   来源:现代交际     2021年02月17日 07:17

隋欣益

摘要:演讲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通过说话来影响他人的特性,成为口语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传统的播音主持艺术学讲究的“内三外四”以及广义备稿等专业要求,是否同样适用于当众演讲,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两种表达形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传播主体的意图尽可能让受众接受,故二者之间所使用的语言技巧有共通性,本文将就坊间教材部分内容以及相关文献实例与《演讲学原理》进行对比,进而证明演讲与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技巧之间存在关联,且相辅相成。

关键词:演讲 播音主持 语言表达 演讲技巧

中图分类号:H0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06-01

近些年,伴随综艺(社教)节目的多元化发展,各大电视台出现了一大批以演讲为主要形式的节目,诸如《开讲了》《我是演说家》《青年中国说》等。这些节目的出现,再一次掀起民众对公众演讲的关注度。也涌现了一批以脱口秀、演讲、辩论等为特长的网络红人。但究其学历,其中不乏存在大多播音专业的毕业生,如肖骁、刘思达等。为何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能够在演讲类节目上脱颖而出?播音主持与演讲是否存在相似的属性?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两者之间坊间教材以及相关文献书籍内容进行对比,找到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同样适用于演讲的播音主持专业技能,希望能够与演讲学原理相辅相成,互相借鉴。

一、演讲与播音主持艺术相似之处

(一)以口语表达为主要方式

世新大学游梓翔教授的《演讲学原理》中提到,如果演讲讯息是透过口语符号系统——即口说语言(spoken language)来呈现,演讲者发表的讯息就是口语讯息。因而有许多演讲学者称自己为语艺学者,在学术界专业研究演讲的人也经常被称之为口语传播学者。而播音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媒体所进行的一切有关声音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主持活动。播音员即电子媒体的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等电子媒体进行传播信息的创作活动。虽然媒介不同,但两者都是通过有声语言来进行传播。

(二)共同的传播目的

演讲的一般目的体现为告知、说服以及娱乐。而播音专业正确的创作道路最终目的是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后来伴随综艺节目的不断发展,主持人的形象则更为亲切,而且为了配合不同节目的效果,主持人有的时候也是一名扮演者,为起到娱乐的作用。而且目前的新闻播音依旧有宣读式的话语样式,这类新闻播音的最终目的就是告知广大人民党政大事,给予人民知情权。

二、播音主持表达技巧给演讲带来的启示

(一)重视备稿环节提升共同认知

当下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有稿子张口就来,甚至连停顿重音都不去考虑直接上口。重视备稿的重要性,在提升与受众的共同认知上有着极大的作用,而这在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上都有体现。广义备稿是指平时不断学习和积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修养等。广义备稿是播音创作的基础,并不是每个人的播音创作都能千变万化适应所有时空点,总会有擅长的,也有不擅长的。活在当下,每人每天都会经历许多人事物,这些都会让我们在备稿的时候产生共鸣,如果能将情感更巧妙地融入进去,完成情景再现,就能够向一次成功的表达靠拢。这也是文字语言感悟力提升的关键。

要在实际生活中养成习惯,要不断地回归生活、深入生活。生活实践是有声语言声音个性展现的源泉。

而演讲前进行准备也将事半功倍,比如例证故事的准备,是历史故事还是个人故事,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做了解与积累。当然所有广义备稿的核心原则是“真”,所有作为素材准备的内容必须“合乎事实”,即使是虚构的也要“合乎情理”,如果为了与受众产生共同认知而盲目杜撰,其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二)重视声音技巧的练习,提升语言魅力

对于声音形象的塑造,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适应不同的稿件和环境,及时调整,继而进行整体的驾驭。播音创作中提到的四个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在《演讲学原理》的声语运用部分也有相似的介绍,只是中国播音学更注重专业人才的语音标准程度,当一个人口齿流利清晰的时候,听众的感受更好,这样的语言表达也更有魅力。

播音的过程中建议播音员、主持人口腔放松,这样也可以使自己更从容,通过提颧肌、挺软颚、打牙关、松下巴这四个步骤可以优化自己的发声状态,应用于演讲过程中,也可以提升演讲者的气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演讲作為有声语言传播的另一种方式,因其和播音主持专业的相似性,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借鉴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方法以及基本功练习方式。在演讲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体会,真情实感,把握程度和语境,避免声音僵硬如“播音腔”,进行符合人类日常交际习惯的有效传播。播音主持与演讲,都是人民了解世界的途径,每一位以其为事业的语艺学者、播音员主持人都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游梓翔.演讲学原理——公众传播的理论与实际(第二版)[M].台北:五南,2000:11-16,80-82,90-121.

[2]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195.

责任编辑:于蕾

生活 文章 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