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满族舞蹈教育机制研究
   来源:现代交际     2021年02月20日 09:46

...四川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在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举行,...

李雷

摘要:在市场化的今天,地方艺术高校既承担着文化艺术传承的重担,同时也要面对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挑战。满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想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并永远生存下去,就需要体现除了文化价值以外的市场价值。本文介绍了高校满族舞蹈教育培养机制现状,以及满族舞在旅游业运用中的情况,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满族舞蹈教育培养机制研究策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校满族舞蹈教育 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J72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09-02

满族舞蹈和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一样,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满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迁随着满族的兴衰经历了起起伏伏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艺术的开放和人文环境的活跃,特别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使得满族舞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高校是研究、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随着东三省对萨满文化研究的重视,满族舞蹈教学也进入高校。

伴随着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极具地域特色的萨满文化成为吉林省旅游业中的一个亮点。满族舞蹈作为萨满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宣传吉林省地方特色具有相当价值,因此要运用好满族舞蹈在旅游产业中的作用。而如何将满族舞蹈教学机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成为很多高校研究的课题。

一、满族舞在旅游业运用中的现状

(一)满族舞蹈在旅游产业中的价值

满族舞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内涵: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对外来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审美功能和社交功能能更多地给游客提供欣赏和参与舞蹈活动的机会,丰富旅游内容,增长旅游见识;满族舞的文化内涵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不仅可以引起游客兴趣,还能对萨满文化的宣传起到作用。

(二)旅游产业对满族舞蹈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1.舞蹈表演缺少或没有专业演员

在吉林省旅游景区的满族舞蹈表演,演出从业人员演艺水平普遍不高。除了政府或演出公司组织的专业团队的正式演出外,在旅游点为游客表演舞蹈的人员大部分是非专业演员,他们没有舞蹈基础,只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的甚至是服务人员临时充当。这导致节目粗糙,文化韵味淡薄,无法吸引游客,更无法对吉林省的文化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目前,旅游业需要一批专业的满族舞蹈演员来提升演出质量,改变景区满族舞蹈的对外形象,拉升吉林省地方文化的宣传力度。

2.舞蹈节目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

景区的舞蹈节目常常由于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而显得粗制滥造,严重影响满族舞蹈的真实形象。因此旅游业需要聘请专业、富有舞台经验的人士担任总监,全权负责舞蹈表演的指导。同时对原有非专业演员进行培训,针对旅游景区场地小、人员少的特点,专门设计一批舞蹈节目,在每个动作和环节上加工,将旅游表演打造成精品。而这样条件的人才往往也只有专业演出团体和艺术院校才具备。

3.大型歌舞表演需要专业演员完成

越来越多的大型的具有东北地域特色、代表吉林文化的歌舞,将满族民俗风情融入其中,通过舞蹈编排呈现在舞台上。如长白山度假区所表演的大型梦幻情景传奇秀《天地长白》,这样的舞蹈如果没有受过专业的萨满舞蹈训练是无法完成的。

满族舞蹈在旅游业中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大了满族舞蹈人才需求量,高校在专业舞蹈人才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优势,但现行的教育培养模式尚有欠缺。

二、高校满族舞蹈教学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开始了相应的萨满舞蹈教学,但其规模和培养模式上却不成熟。国内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满族舞蹈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各大艺术高校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满族舞蹈课程。满族舞蹈作为一种北方民族的艺术表演形式,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但是北方高校中设立相应专业的不多。高校在满族舞蹈教学方面并没有成形的培训体系,更多的是对满族舞蹈的文化因子、艺术特色的外在感知,缺乏规范化教学。以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舞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高校舞蹈教材体系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一些高校甚至在民族舞课上缺少对满族舞的关注和兴趣。

2.缺少传承体系

(1)民族文化的发展往往因传播途径受到限制,甚至会被其他文化吞没。有关满族舞蹈的一些原始材料,有的依然是未经加工的模拟生活形态的素材,人们必须凭借文字和图画靠联想去理解。在还原舞蹈动作和风格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准确性。而现存的一些素材,由于满族和其他民族的长期混居,相互渗透,逐渐趋于相近融合,导致舞蹈动作缺乏民族个性,难以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对舞蹈研究者来说,在寻找和提取舞蹈的基本形态动律上增加了难度。

(2)满族舞蹈相当大的一部分靠民间传统艺人代代手口相传,城镇化加快了本土风俗继承人的流失,会跳传统舞的艺人逐渐老去,很多与满族舞蹈相关的民间团体都是依靠业余爱好者支撑,没有专业的舞蹈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整理,这就造成了满族舞蹈的流失,进而影响了满族舞蹈的继承。

以上两点导致了高校满族舞蹈从教材到内容到师资力量和专业化方面的欠缺,为教学增加了难度。

3.轻视理论教学

重技能轻理论一直是舞蹈专业教学的一大弊病。满族舞蹈作为萨满文化的一个载体,背后有丰富的萨满文化背景支撑,而一些艺术院校,只是简单讲述满族舞蹈文化,而不是以萨满文化背景为前提进行专门教学,只侧重于知識和技能,教学方式呆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对满族舞蹈起到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4.没有实现校企的全方位对接

在市场化的今天,满族舞蹈教育尚未实现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对接。教育者仍持传统教育观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无法适应市场化需求,造成满族舞蹈人才在生产和需求上的脱节。

三、高校满族舞蹈教学培养模式研究及策略

1.加大对满族舞蹈教学的重视力度

要打破“五大民族舞蹈”从始至终的线性的统一教学模式,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强调因材施教、专精一艺,学以致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论学生以后能否用上,教师就按既定的方式去教固定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五大民族舞蹈”今天学蒙古族舞,明天学朝鲜族、后天学藏族……依次学下去,培养出样样通、样样松的学生。应在东北的艺术院校专门设置满族舞蹈课程,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满族舞的历史、地域、文化、宗教、特色、现状等各方面知识,然后再学习手眼身法步、基本舞姿和动律等专业舞蹈技能。除此之外,在课程设置上积极考虑市场需求,开发和设计出符合满族舞蹈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

2.建立和完善满族舞蹈教学内容和传承体系

要实现满族舞蹈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只依赖于继承民间艺术家的表演方式与风格,高校应在深入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将不同地区、不同跳法的满族原始舞蹈素材集合提炼,编写成既具艺术价值,又具课堂训练价值的教材,以便于舞蹈的传播与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并重视对本地区职业和非职业满族舞蹈师资的培养和教育,以促进教育和传播。

3.加强学生对满族舞蹈文化的认识

满族舞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舞蹈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满族文化的认识,对于培养适应满族舞蹈文化产业的人才至关重要。对满族文化的学习是舞蹈教学中特有的理论课环节。应采取课件教学的模式,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满族舞蹈文化。首先教师应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储备,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搜集关于满族舞蹈文化历史及相关的视频,制成幻灯片,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式,将满族历史、文化、地域特点及民俗风情、个性特征通过课件的形式传达给学生。

4.“走出去”和“请进来”

满族舞蹈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决定了学习满族舞蹈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是指带领学生深入民间,观察、感受、学习、了解东北地区的满族民间舞,让学生直接感受其风格、动作、伴奏音乐、服饰、队形变化的特点,留下鲜活的记忆,获得丰富的信息,以此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探索热情和传承的责任感。“请进来”是指聘请民间满族舞的传承人或民间艺人来课堂传授技艺。在这一环节里,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去感受原汁原味的满族民间舞,学习来自民间的舞蹈动作、舞蹈技能和表演形式。这不但丰富了舞蹈专业课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且完善了教学体系。

5.高校舞蹈教育与产业化相结合

吉林省高校具备优良的满族舞蹈师资力量和专业人才,而相关文化旅游产业具备人才实践的广阔天地,双方可以整合各自资源,促进各自更好的发展利益共同点。高校和企业合作搭建共享平台,通过项目合作、提供项目科研等形式,建立完善学生实习实践机制,在企业充分利用高校专业丰富的人才资源解决自身因专业性不足导致的困境的同时,实现高校满族舞蹈教育人才实习实践和就业途径的扩充。达到教育机制和市场需求的对接。

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机制也要避免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失去自己的民族性和专业性,因此在处理高校满族舞蹈教育的民族化和产业化道路的关系时,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以此来促进满族舞蹈文化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四、结语

再美的舞蹈,如果没有观众,也只能是孤芳自赏。得不到传播和传承的文化,最后只能悄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文化走向产业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满族舞蹈想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并永远生存下去,就需要体现除了文化价值以外的市场价值,这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在市场化的今天,地方艺术高校既承担着文化艺术传承的重担,同时也要及时转变观念,调整教育机制,面对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石立林.满族舞蹈在辽宁旅游产业中的价值与开发构想[J].旅游纵览月刊, 2012(12).

[2]关冠.谈满族舞蹈特色教育[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6):107-109.

[3]郭莹, 葛宗男.谈满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 2015(7):268-268.

[4]于烈梅, 張蕴华, 周丽娟.凸显民族院校舞蹈教学特色——满族舞蹈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构想[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4(2):116-117.

责任编辑:杨国栋

舞蹈 文章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