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矛盾审视
   来源:现代交际     2021年02月21日 02:03

陈永

摘要:媒介文化有着不可遏制的商业性和机械复制性,同时也有着现代文化的独特审美性,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彼此相依又矛盾重重、冲突不断。本文试图分析矛盾的根源和调和矛盾的方法。

关键词:商业价值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85-01

媒介文化以商品的形态存在,它以批量的复制生产为前提,以引起受众的关注为目的。因此,它势必要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它用视听的感官刺激直接作用于消费形态,也可以用意识形态的方式,间接影响消费形态,同时也对消费主义的滋长和蔓延推波助澜。

媒介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消费时代的鼓噪者。大众媒介极力鼓吹消费,传播消费理念,引导消费的同时也制造消费。费瑟斯通认为当代的消费主要是意义的消费,是“文化渗透的消费”。阿伯克龙也指出,“现代消费不是概念的消费,而是种游戏的消费,特别是种玩弄意义的游戏消费。”现代媒介把商品附带了象征意义,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品本身,还有它所代表的意蕴,符号化了的商品、符号化了的服务。人们所看重的也不单是商品的质量和有用性,而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更多的象征意义——社会地位、文化品位、价值认同等。商品在媒介的鼓吹下成为了人们膜拜的首要价值,文化自此有了“铜臭味”。

“我们正在见证艺术的终结,消费文化的蔓延,尤其是批量生产与商品符号和影像的泛滥,宣告了一个孤立的文化领域的终结。”[1]“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及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换上娱乐的包装。”[2]再严肃的话题,在媒介文化眼里都是可以消解的,再深奥的问题,媒介文化亦可使其轻松、简单起来,很多商家借用社会热点炒作提升产品知名度已屡见不鲜。媒介文化把娱乐推上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而且心甘情愿的为其保驾护航,成为娱乐的忠实制造者和推行者,“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我们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3]

“关注即经济”,为了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媒介机构都想方设法去吸引受众的眼球。读图时代的来临,使人们追逐着简单易得的快乐、直截了当的享受,而抽象的理性思维和思辨的批判就只得甘拜下风,消失淹没在众多裸体像里。媒介在追寻商业价值的进程中也順便把消费主义根植于大众的心中。

为了把更多的人纳入媒介文化的视野,以便把其分类、打包出售给广告商,媒介不遗余力地追求着点击率,或者是诸如点击率的收听率、收视率、发行量、阅读量等。正是这个“率”左右支配着媒介文化,这个“率”一方面是媒介兴衰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又是媒介沉沦颓废的根源,是媚俗的罪魁祸首、万恶之源。

媒介文化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开始低俗化,大刀阔斧地使消费至上、娱乐至死大行其道。如此一来,媒介文化的文化价值势必受到挑战、冲击。文化,从审美价值上看,是能给人真正的美的享受,是一种超越,对生活、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升华,而不是那些鸡零狗碎、道听途说、勾心斗角的事情简单随意的组合。文化,从功能价值上看,它是能让人心灵得到真正的净化,是人的修养和道德的本源和根基,而不是那些杂七杂八、繁琐龌龊、低级庸俗的充斥。媒介文化的文化性和文化价值正在弱化。媒介文化如果失去了文化性还能存在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何面对媒介文化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媒体机构该如何去权衡处理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矛盾是值得深思的,受众也不能闲着,你可以在对厌倦了铺天盖地的浅薄和物欲横流的粗俗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你的声音不管有多么的细微,但总是种声音,总会有聆听者。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指责媒介文化的商业性,离开了商业价值,或者说放弃逐利,媒介文化就不会取得如今的成就。媒介文化的商业性与文化性的矛盾一直存在。我们不可能把商业性从媒介文化中剥离出来,而是应该把二者很好地融合起来。

媒介机构不能为了追逐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就主动把自己的话语权和社会责任感拱手让给了低俗和迎合。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的媒介机构才能得到受众的关注和认可,也才可以谈市场和利润。当下受众业已成长起来了,他们会明辨是非、自作主张,有时还吹毛求疵,娱乐或猎奇已经不能使其满足,光怪陆离和纷繁奇异业已不是长久之计。

聪明的大众是媒介文化商业性与文化性消除冲突与摩擦的试金石,好的文化得到尊崇是制止媒介文化过分商业化的利器。一味迎合、低俗迎合、铜臭味终究只是一阵风。

参考文献:

[1](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

[2](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适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2).

[3](美)杰姆逊袋子.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

[4](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多诺[M].胡湘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9).

责任编辑:孙瑶

文章 超越 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