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远风
摘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的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关键词:意义 目标 重点 关系
中图分类号:F81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63-01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在2016开局之年就带领全国人民获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成效包括:“三去一降一补”初显成效,政府制度改革及市场充分发挥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和效果获取国内外广泛赞誉等。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就更需要进一步认识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实实在在地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为实现“连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深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最为重要
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在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决策部署,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科学可持续的战略性思路,是确保我国实现深化改革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是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经。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出口、消费”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也被人们形象比喻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项措施的有效实施,推进了我国经济的高水平增长,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尤其是面对着经济“三期叠加”、能源及环境约束、中等收入陷阱考验等客观原因的挑战,需求结构发生了失衡的不利情况,明显发生了结构性分化的发展过程,需求侧方面的政策已经难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科学可持续性增长。所以,要改善供给侧,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为我们必须选择的前进道路。为此,我们需要深刻领悟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这样才会使我们形成统一的思想,确保行动的一致性。
二、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极度首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雪球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总书记的这段论述,让我们清醒认识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实现的目标,这就使我们有了奋勇前行的方向,有了为改革奋而斗的强大指引。为此,明确认识改革的目标是一个极度首要的问题,只要目标坚定就能够确保我们在改革的进程中少走弯路和不走错路,工作中就会避免因为方向不明而互相之间东跑西颠而导致四分五裂的不利局面,达到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形成民族的整体合力。在目标认识一致的基础上,要确保目标实现,立足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想办法,以创新精神为深化改革的驱动力,并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指引,发挥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强化责任意识,把利益层面和制度层面这些难啃的骨头,作为改革攻坚的突破口,确保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取应有的成效。
三、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极其紧要
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还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正确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以确保我们的改革能够有的放矢并触及到重点。比如说,像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确保实现政府在管理经济和社会方式方面的创新发展,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制度创新的重点。再比如说,像以形成政府与公民、中央与地方之间稳定的经济关系以及规范的政府财政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财税改革,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把握这些重点内容,也就促使我们把握了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会发生“眉毛头发一起抓”的混沌工作局面,就能够使有关方面的人员清楚自身的责任担当,才会责无旁贷发挥好改革的参谋与助手的作用,才会促进思想认识的提高。也会使部门以外的人员清醒认识到在工作中,怎样开展配合,怎样对改革形成有力支撑,怎样借助改革的东风促进本部门工作的提高,怎样分享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四、正确处理相关关系是极为主要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系到全国发展大局和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战,这其中所要面临的艰巨和复杂情况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难以预料的,要想取得圆满的胜利,仅做到领會意义、明确目标、掌握重点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正确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是把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说是富有原则性的,所以,要在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在政策引领、规划方向、法律规范等方面的作用,使市场得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要树立长远打算的观念。就是要在坚持落实好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把好事做好,把事实夯实,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落实好眼前的工作,为今后工作的有序开展形成有力支撑。再一方面是摆好需求和供给二者之间的关系。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也需要使用好需求侧管理这个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本松.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实践要求[J].理论月刊,2016(11):129-133.
[2]吴金明 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实现有质量、高效率的增长[J].湖湘论坛,2016(6):62-6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