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
[摘要]语言迁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母语与外语间的异同之处很容易发生迁移现象。从语法错误、语义误用、搭配误用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制约词汇习得的表征,并提出了词汇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词汇学习 母语 负迁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32-01
母语负迁移是指第一语言(母语)对第二语言(目标语)学习造成困难并导致错误。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外语水平不高,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很自然地用自己的母语去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习惯,经常用母语的语法、语音来联想英语,这就产生了母语的负迁移。在这个负迁移过程中所体现的对英语词汇的习得影响深刻,而这也必然给高职学生的外语习得带来困难。
一、母语负迁移制约词汇习得的表征
(一)语法错误
由于汉语语法的习惯,高职学生在词汇搭配上主要会出现实词与实词的搭配错误或者实词与介词的搭配错误。实词与实词之间的搭配主要表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副词之间的搭配,例如heavy rain、commit murder等;实词与介词及其他语法成分之间的搭配表现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加上一个介词、动词不定式、V-ing或从句构成的语法结构,例如arrive at the airport、want to drink等。这些都是正确的表达方式,然而高职课堂当中也会发现学生经常喜欢用中国式的搭配,如:eat medicine、big rain……很明显从这些搭配看来都是按照汉语的思维来进行的,而非英语词汇的语法习惯,因此这样类似的错误在母语为英语的人看了会莫名其妙。
(二)词义误用
学生选择正确词汇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字对字的词汇翻译及假定的同义性上。所谓假定的同义性是指学习者认为英语中的某个词义与汉语对应词的释义的所指与内涵完全相同。在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当中,学生也发现英语词汇和中文含义不是完全对应的,在其背景和使用上经常是天壤之别。在高职课堂当中学生练习英语写作中习惯用汉语的思维去思考词和句子,然后再将其汉语的意思逐一翻译成英语,结果就变成了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一头雾水的句子。例如:I had to share a book with classmates because I had forgotten mine in the dormitory.在汉语中我们常说“把……忘在某处”,而英语中就不能简单把“忘”翻译成forget,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我们应该用leave。
(三)搭配误用
在词语搭配当中其实英语要比汉语更复杂。母语负迁移对于英语词汇搭配的影响是学生只注重从语义当中的词进行转换,而没有关注词和词之间是否可以搭配等问题,进而出现了种种搭配错误。例如:学习者在表达“和谁结婚”时习惯按照中式思维译成“ marry with sb.”,单词“engage”之后依次连接不同的介词“in、with、to”,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习语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其意义并非构成成分字面意义的简单累加,所以习语不能逐字直译,否则就失去其特定的含义。
二、词汇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细看现代英语发展情况,繁琐的英语语法变成当今的简单明了的语法,另外一方面,词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词汇越来越多,含义越来越丰富,用法越来越复杂。英语词汇搭配变得越来越难,所以掌握英语词汇搭配确实非常重要。
(一)加强英汉对比
迁移是学习的基本条件之一。现在普遍的观点就是学生将汉语的语法、用法等特点迁移到英语学习当中。教师在词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楚这种负迁移的存在,让学生明白不能用汉语的思维去学习英语,虽然在词汇学习中汉语与英语有对应,但大量的词汇用法证明概念和意义是不能完全机械的对应的,而应深度理解英语词汇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化背景、英语词汇的英语解释、列举句子使得学生对词汇深度理解,尽量避免出现误用、错用的现象。
(二)加大原版读物阅读量,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我们应该让英语学习者大量广泛地阅读难度适中的英文原著、期刊、杂志及其他出版物,轻松视听各种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等,从而自然地克服来自母语的干扰,并达到逐渐靠拢英语形式的目的。此外,背诵名篇精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阅读中掌握词汇,而不是孤零零地去背英语词汇表。在英语读物天地中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不仅让高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加,也提高了他们对提高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其学习外语的语感。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理解英语词汇的用法,做到像母语是英语的人那样去思维、去用,能够说出、写出地道的英语。
(三)针对语言错误,及时有效反馈
要让学生敢于大胆练习,针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有效的纠错。可以从教师反馈、学生自我纠错和生生互纠三个方面着手。教师纠错要因材施教。兼顾学生差异,依据学生的程度和教学重难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纠错策略。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重视课堂上的总评式纠错。对错误进行分析,集体纠正,提高效率,同时也维护了学习者的信心。学生自我纠错要找出内容、结构上的欠缺和语言上的错误。自我纠错对外语学习本身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真正掌握目标语帮助很大。鼓励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纠错,在互查互改中得到启发。由于各种因素,目前这一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使用较少。
【参考文献】
[1]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常辉.屈折词缀变异与中介语句法损伤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