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強い”与“强”的中日对比研究
   来源:现代交际     2021年02月28日 16:16

徐佳鑫

[摘要]中日两国都使用表意文字,并且含有相同汉字的词汇的表达含义也十分相近。由此,学者们提出了同素语、同形语等很多相关概念来对中日词汇进行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总结了“強い”和“强”在词义分类和搭配范围方面的异同,进一步证实了“日语形容词具有总括性”。对中日学习者、翻译者的教育和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強い 强 对比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026-02

日语中的“強い”是表达强度的一个形容词,很多人认为它的含义与汉语的“强”是相对应的。但通过大量的例子证明,这两个词汇的意思和用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两汇在一定程度上凝结了两国文化和两国人民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说在含义相近的同时也有很大不同。本文通过对两个词汇的作为形容词使用时的词义分类、搭配范围和惯用表现进行对比,探索两种语言中含有相同形态素“强”的两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先行研究

关于形容词的中日对比,国内的学者已进行了诸多研究。其中以葛涛(2013)、赵嫦虹(1997)、赵蔚青(2004)、杨婧玮(2012)、彭广陆(2011)为代表。

葛涛(1997)提出了中日形容词具有共性与差异,并且从形态、文法和文体三个角度对中日形容词进行了分析。赵嫦虹(1997)归纳了汉语、日语形容词在形态、意义、功能三个方面的一些基本差别。赵蔚青(2004)对日语的“深い”“浅い”和汉语的“深”“浅”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探讨了两组词汇的共起关系和文法机能。杨婧玮(2012)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并参考了赵蔚青(2004)的研究方法分析“軽い”“重い”和“轻”“重”的意思及用法。从①共起关系②文法机能③印象、文体、惯用表现三个方面对两组词汇进行了分析。彭广陆(2009)提出,在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着像“校园(中)——校庭(日)”这样的包含同样的形态素,并且意思相近的词对,并把他们称作“中日同素语”。

二、研究对象·用例收集·研究方法

本文以形容词“強い”和“强”为研究对象。同时,在日语中形容词的共起现象比较复杂,特别是在与动词共起时,通常用法上偏向于副词功能,与汉语形容词的对比性较小,因此研究将不对此进行研究。而汉语形容词的形态构成上种类比较繁多。本研究将只针对单音节形容词“强”进行研究,对多音节形容词和复合形容词“强大”“强壮”等将不做研究。

本文通过使用语料库进行取例。日语语料库选用了《現代日本语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网络版),汉语语料库选用了《CCLコーパス》(网络版)。

本文参考先行研究中的研究方法,从中日两语料库中各抽取500例进行分类,从词义分类、搭配范围和惯用表现等角度对“強い”与“强”进行对比分析。

三、对比“強い”与“强”的词义及搭配

关于“強い”和“强”的词义分类,在字典中有一定的说明。但是不同的字典中对该词词义的分类并不相同,并且全面性也较差。对于两国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想要更好地把握好两词的使用,就必须对其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下是从中日两语料库中各抽取500个例句进行的归纳与分析:

(一)强壮的、强大的

“強い”和“强”两词的本意均表示强大,与弱相对,也就是说具有很强壮的力量,很勇猛的意思。在这个用法上中日两国都有很相近的搭配范围内,一般都会与“力量”、“拥有力量的动物、人、由人组成的群体”及“需要人的力量完成的体育项目”等连接。

(二)(语气)强有力的、有支配力的

“強い”可以表达说话语气强有力,即强硬的口吻、语气。该与前一个语义有所不同,体现了一种对他人的强迫感,存在着一种支配力。常见搭配有“口调”“命令”“言叶”;而汉语中“强”的该用法十分少见,在考察中只发现了一个例句,而表达类似含义时,汉语更多用“强硬”“强烈”来表达。

(三)能力大、功效强

“強い”和“强”均可以表达一种高程度的能力、功效。这种情况下,“強い”和“强”都经常与“—力”搭配。例如(13)(16)表示某种能力很强。但日语“強い”还会与“抗菌剤”“冷房”等词汇连用,表示该物品本质就该具有的某种能力、效力很强。例如,与“抗菌剂”连用就指杀菌剂的杀菌能力强。就这种用法在汉语的语料库中并没有收集到相关事例,可见表达这种含义时候,“強い”要比“强”的适用范围更广泛。而“强”也可以和汉语中与“能力”含义相近的“水平”一词一起连用。

(四)(关系)紧密的、密切的

“強い”可以与“関係”“結びつき”连用,表示关系的紧密和密切。而“强”则没有这一词义。

(五)深刻

“強い”和“强”都分别可以与“影响”“印象”连用,表示“影响深刻”“印象深刻”的含义。

(六)强烈的、激烈的

“強い”和“强”都可以表示“强烈的、激烈的”这一含义。但在与不同类型的名词搭配时,表达的具体含义又略有不同。并且两词的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以下是对不同情况的分类讨论。

1.势头强烈、不减弱

“強い”和“强”均可以表示势头很强劲,与势头减退反义。但“強い”既可以修饰风,也可以修饰“雨”,而“强”作为形容词时只能用于修饰“风”,表示为“风很强”或“很强的风”,但是修饰“雨”时则不能用其形容词性,只能作副词修饰“降雨”,表示为“强降雨”。

2.(感情)强烈

“強い”和“强”均可以表示感情的十分强烈。“強い”多与“—感”“疑い”“愿望”“要望”“精神”“志望”“意向”等搭配。值得一提的是在“強い”与“志望”“意向”等搭配时候可以引申为“坚定”的意思,“强”多与“—感”等搭配,与“意愿”等搭配表示“坚定”含义的用法非常少见。

3.感官感受强烈

“強い”和“强”都可以表示“感官感受比较强烈”这样的含义。“強い”可与“光”“匂い”“味”“音”等搭配;“强”则可以与“光”“气味”“味道”“声音”等搭配。

(七)固执的

“強い”在案固定搭配“気が強い”中表示“脾气很固执”,而“强”没有对应的用法。

(八)擅长的、精通的、水平高的

“強い”通过格助词“に”与体言相连,可以表示“某人在某个方面极为擅长”或是“某物适合用于什么情况”,搭配的名词范围很广泛。但“强”在汉语中没有相似的用法。

(九)胜过、优越、好

“强”可以表示“胜过、优越、好”的含义,而“強い”没有这一用法。

四、结论

本文借助语料库的调查结果,主要从词义和搭配两个角度对比了含有相同形态素“强”的日语形容词“強い”和汉语形容词“强”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

1.“強い”和“强”均具有“深刻”这一词义,搭配的范围也基本相同;

2.“強い”和“强”均具备有如下几个词义:“强壮的、强大的”,“(语气)强有力的、有支配力的”,“能力大、功效强”,“强烈的、激烈的”。但是表达这些词义时,可以与“強い”搭配的名词更多。换言之,“強い”在表达如上含义时使用范围更广泛。

3.“強い”可以与若干名词搭配表达“(关系)紧密的、密切的”,“固执的”,“擅长的、精通的、水平高的”的词义,而“强”没有这些用法。

4.“强”可以表达“胜过、优越、好”的词义,而日语“強い”没有这一用法。

以上几点,总结了“強い”和“强”在词义分类、搭配范围及惯用表现方面的异同,对中日学习者、翻译者的教育和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证实了“日语形容词具有总括性”。(赵嫦虹,1997)该研究不仅深入到对中日语言的根本特征的探索,对两国的实际交流有重要意义,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可以通过精确地统计实例的频率或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得出更有突破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国広哲弥.意味論の方法.大修館書店,1982.

[2]西尾寅弥.形容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国立国语研究所,秀英出版,1972.

[3]飛田良文·浅田秀子.現代形容詞用法辞典.東京堂出版,1991.

责任编辑:武聪

文章 形容词 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