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来源:现代交际     2021年02月28日 11:09

林炎红++张群

摘要: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培育“工匠精神”迫在眉睫。“工匠精神”——集精益求精和严谨专注为一体的精神理念,是当前社会转型期重要的内在驱动力,是提高高校艺术人才的设计能力与创造性的需要。高校要以“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基点,分析当前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和创新“工匠精神”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工匠精神” 高校艺术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J0;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127-02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首次提上国家战略层面。“工匠精神”不仅成为中国创新驱动上的“精神之钙”,引领“中国精造”的时代风尚,同时也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给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气象”。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工匠是手工业劳动,追求的是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传统手工艺技艺。正如《考工典·考工总部·汇考》引文曰:“工,百工也,考察也。以其精巧工于制器,故谓之工。”[1]说明工匠是造物的主体,而工匠精神代表着工匠的手工技艺。

在现代社会,所谓“工匠精神”,即工匠们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的精神追求。其现实内涵可以从四个层面来阐述:

第一,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重视细节。利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产品进行累积式的渐进和改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创造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技术制品。

第二,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工匠凭借其技艺按照近乎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近乎挑剔的审美标准,追求每件制造器

物的至善至美。

第三,“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知行合一”的过程是将“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从隐形转化为显性的实践过程。在技艺“心得”方面获得更多的“知”的同时,也要在“行”的方面大胆实践自己的设计理念,勇于突破、创新前人的发明创造。

第四,“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工匠精神”追求“心合于道”的境界,即通过技艺理解生活世界,秉承为艺术产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将“游于艺”的状态转化为“道技合一”的理想境界。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中倡导“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第一,从国家层面上。“工匠精神”是为了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适应“机器换人”催生的人才需求,也是中国从“制造”转型为“质造”的重要基石。高校艺术专业是国家制造和国家质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去是传承中华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打造“工匠大国”,走向“中国质造”的必由之路。[2]

第二,从个人层面上。“工匠精神”所体现的品质,是培养高校艺术人才专业素质、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的必然要求。“工匠精神”以其“知行合一”的實践精神和“道技合一”的高超境界,实现了“艺技”和“德技”的完美结合。高校艺术人才中倡导“工匠精神”有利于弘扬“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劳动品质,有利于明确高校艺术人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上的具体要求。

三、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单向制,社会实践契合弱化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往往采用的是单向制,即高校对艺术人才的理论功底和基础知识过于重视,忽视了社会实践所要求的经验“向度”。同时,高校也采用了一味的灌输式传授模式,忽视了亲自实践与生活体验带来的艺术灵感,难以激发高校艺术人才潜在的“匠心情结”。从纵向来看,国内高校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专注国内的教学方式与培养模式,对国外优秀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和研究较少,难以提升艺术人才的能力与素养,从而难以激发艺术专业学生的“工匠热情”。

(二)专业水平评价模式单一,对艺术追求功利化

目前,高校艺术人才的专业水平评价模式较为单一。学校过度强调学生的作业数量,上交是否准时等问题,并以此来作为评定学生专业水平的标准。简单低效的专业水平评价模式使高校艺术生忽视了作品的质量。现今,有的艺术生以金钱来衡量艺术的价值,甚至利用艺术获取利益,形成一股对艺术追求的“功利风气”。当教育回归到尊重每一个个体,抛弃分数确定论的那一天,“中国制造”才能将价值创造放到首位,告别利润至上的短视行为,重塑凭高精尖工艺立足的制造强国形象。[3]

(三)教师主体模式占主导,自主创新能力僵硬化

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艺术专业课的讲授,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性,难以调动学生对艺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象牙塔”“满堂灌”已经成为教师输出教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同时,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者和操作者的角色,减少了高校艺术生的自主空间,将学生对艺术的热情与崇敬“转型”为淡漠和忽视,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变得“僵硬”而难以发挥,将艺术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抑制在对艺术追求的“摇篮”里。因此,教师主体模式无法满足“工匠精神”下对艺术人才的“工匠创新”能力的要求。

四、“工匠精神”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完善“学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加强高校艺术人才的产业链技艺

“学校—企业”合作是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艺术人才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总体来说,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以政府宏观政策为导向、 以高校的全方位拓展为引擎,依靠企业为“抓手”与高校进行联合,逐步形成高校艺术人才与艺术类企业有效对接的模式。但是,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出现明显的价值追求差异,难以与高校艺术人才形成校企资源共享和校企之间互惠互赢的局面,同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也没有有效的协调机构保障,大大降低了高校艺术人才培养过程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因此,完善校企合作需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教融合,将艺术专业与艺术特色产业的整个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与学校共同设计艺术类大学生培养计划,共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同时,聘请艺术类企业专家到学校开设艺术讲座,聘请企业艺术大师进行传统艺术的讲解与传授,发挥艺术大师的特长,将一些传统的、快要失传的工艺传承下来,充实工匠技艺和工匠文化。 例如: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聘请园艺师胡佳诺为“工匠教授”。胡佳诺因其“身怀绝技”,善于创新,解决了生产一线的大量问题。将民间的工匠大师聘请到高校讲授技艺传承的要领,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艺术熏陶,传递“工匠精神”。

(二)建立“立德树人—匠心品质”结合培养模式,提升高校艺术人才精神境界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4]因此,加强藝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在高校艺术金钱化的现象并不罕见。有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售卖自己的艺术作品以获得金钱上的满足,有些大学生为了达到自身的名与利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匠心品质”。因此,高校要以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为切入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加强道德教育,并注入“工匠精神”形成“匠心品质”,从而提升高校艺术人才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高校艺术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我教育法和实践锻炼法来培养学生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对“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的领悟,以内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此外,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优良的师德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将“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积极践行的道德规范,以自身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其淡泊名利的观念和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和匠心品质”的有机结合。

(三)建立“专心-专业-创新”链条培养模式,提高高校艺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

“专心”是整个培养链条模式的起点,是提高“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是对艺术作品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态度。高校艺术人才只有对艺术专注和执著,才能对艺术技艺精益求精。同时,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依靠自身对艺术技艺的高度集中快速掌握知识、技术及其应用,坚持其主体性地位,并在熟练应用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发挥个性的积极作用,不断发现工艺技巧,发现新思想、新方法,为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心理机制。

“专业”是整个培养链条模式的关键环节。“专业”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

高校艺术人才在“知”与“行”的结合中进行实践,这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理论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在培养高校艺术人才的“专业”环节中,要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联系受教育者实际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对其进行传授与指导。同时,艺术专业教师可以利用榜样示范法,以杰出的工艺大师、工艺优秀学生及其作品为学生的榜样。例如:武汉职院聘请“大国工匠”魏红权为首席技师并担任客座教授,现场为学生演示“研磨技术”,引领“工匠精神”风范,使学生领悟大国工匠背后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体会“德行之厚”与“技能之美”的深度结合,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专业水平。

“创新”是整个培养模式链条的核心环节,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中之重。培养高校艺术人才要发挥学生主体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高校艺术人才不仅要对艺术专业知识有所掌握,还要涉足不同其他领域的学科知识,实现在专注艺术专业的同时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整体性优势和综合性效果。创造性是“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传统的技艺传承只有赋予现实内涵,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要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提供机会;其次,要利用高校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孵化器,发现学生设计作品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创新,为学生传承“工匠精神”提供技术保证。高校建立“专心-专业-创新”链条培养模式,使其成为高校艺术人才贯彻和传递“工匠精神”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参考文献:

[1]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3).

[2]章文.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育模式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5(5).

[3]曹顺妮.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秦华,闫妍.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09:1.

责任编辑:孙瑶

匠心 工匠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