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综述
   来源:现代交际     2021年03月01日 20:11

范学刚

[摘要]大机械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必然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保障平稳和顺利地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 二元经济 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003-01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劳动力从农业向其他产业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现代社会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首先,随着机械化的飞速发展,大机械化集约式的生产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随着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已经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在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2011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2010年开始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我国现有人口数量为1379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8.3亿人,农村常住人口为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8.5%。目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与10年前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较,农村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了1.3亿。

我国1990年农业人口比重为71.9%,2000年农业人口比重为66.6%,2010年农业人口比重为51.2%。2000年与1990年相比,农业人口下降了5.3%,2010年与2000年相比,农业人口下降了15.4%,由此我们知道,过去的10年里,农业人口逐年减少,并且减少速度大幅度增快。

我国农业人口虽然逐年减少,但是我国农业人口与其他国家相比,比重仍然较高,占48.5%。依照发达国家相对科学合理的产业人口比例,农业人口比例基本上为5%以下。我国目前距此标准仍高出43.5%,要达到这一标准,我们还需要完成数量为5.95亿人的转移工作。目前,我国平均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为1600—1800万人,未来几十年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高峰期。

农业劳动力专业素质过低,就业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转移。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了“民工潮”。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最近几年我国各地纷纷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令人奇怪的是在企业为招不到人而苦恼的同时,却有大量农民工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要求增高了,然而农业劳动力人口专业素质过低,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影响了农业人口的转移。

就目前研究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但从长远看,不论是对农民还是农业发展来说都是有利的,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也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

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更多的是兼业化。回顾过去30年的经验,可以发现,实际上并不存在选择兼业化还是专业化的问题,事实上只有兼业化一条路。因为虽然农业劳动力有剩余,城市和工业对劳动力有需求,但此时我国无论是社会和经济能力还是制度条件都无法为大规模转移的农业劳动力提供像城市居民一样的保障,农民无法离开土地,兼业是唯一选择。但未来的发展方向,正如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提出的,应该是专业化的道路。专业化意味着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意味着从农业转移出去的劳动力要完全与耕地分割,从事专业化的非农活动,在转移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市民化)”。因此,如何使农业人口真正“城镇化(市民化)”将是今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留守人员(如老人和小孩等)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如养老和教育等)也应加以关注。

【参考文献】

[1]张晓强.“刘易斯转折点”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

[2]蒋勇,林柏浪,陈泮,冉瑞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04):16-20.

[3]蔡昉.试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典型化特征[J].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8(05):60-67.

[4]郭晓鸣,熊建勇,王新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深层制约与战略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1991(03):19-24.

[5]黄祖辉.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启示、前景及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1(08):50-54.

[6]郭庆海,栾立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多元化模式及其政策选择[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04):78-82.

责任编辑:武聪

文章 农业 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