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丽
[摘要]本文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分析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定语从句的运用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及错误的成因,探讨解决策略,以期对定语从句的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定语从句 错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022-02
错误分析理论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末,C.Frices和R.Lado(1957)等一些语言学家提出了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他们认为:通过对学习者的母语(mother tongu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对比研究,可以预见学习者在学习该目的语中可能会犯的错误,但是局限性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为了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以确定其错误的来源,为教学过程中消除这些错误提供依据,一种分析语言错误的新理论“错误分析理论(error analysis)”产生了。
错误分析的创导者 Corder(1967)指出错误在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后可知其距目标有多远,还需要学习什么内容;第二,学习者的错误能给研究人员提供证据,说明语言学习的方式和采用的策略或程序;第三,错误是学习者不可避免的,出错可以看成是学习的手段,用于检验关于正在学习的语言规则的假设。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教与学双方做出如何的努力,错误似乎总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对定语从句的学习和掌握,这个句型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错误分析为理论基础,调查和研究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定语从句的习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错误的成因以及对教学的启示。
一、研究设计
(一)实验目的
希望通过实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定语从句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犯哪些类型的错误?是什么原因使学生犯这样的错误?怎样有效地预防这些错误的发生?这些都是本文拟探讨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的对象为内蒙古民族大学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两个班共100名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时都学过英语,英语成绩为中等。
(三)实验方法
通过课堂测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三种方式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与分析。
首先,给受试者进行课堂测试。课堂测试要在教师的监督之下,在80分钟之内独立完成,不能查找参考资料,不能互相研究,以保证语言输出的有效性、可信性。测试内容包括以下6种题型:单选、填空、改错、改写句子、句子翻译、完成作文。句子翻译和作文没有明确要求使用定语从句,以检验学生是否有主动使用定语从句的意识。其次,对学生定语从句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再次,对教师定语从句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最后抽取20名学生和6名教师进行个别访谈。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取实证的方法,通过定量研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5.0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学生在定语从句的运用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的类型、出现某一问题的比率。
二、结果分析
数据收集之后,根据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对学生定语从句中的错误进行分类。错误的类型和统计数据以百分比的形式体现在表1当中。
表1 错误类型及所占比率
例如,A.The school where we visited yesterday was set up five years ago.(F)
B.This was an interesting thing that I heard it from an old friend. (F)
I missed which he sent to yesterday.
C.we all know, the sun rises up in the
east and goes down in the west. (F)
D.This is the girl holding a bunch of flower who is smiling at me. (F)
E.Next to our neighborhood is the college which Tom studies. (F)
F.Jack is the only one who pass the inter-view. (F)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很多学生为了句子写得正确,刻意避免使用定语从句。个别访谈的结果显示学生不愿意使用定语从句是因为不会用,没有达到定语从句输出的语言水平。导致错误的不同原因及所占比例统计见表2。
表2 错误原因及所占比率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以下因素是学生在运用定语从句中出错的重要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
英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和代词的,可以表示地点、时间、原因等意义,它的位置也比较灵活。英语定语可以由单词、短语或从句来充当,用句子充当的定语叫做定语从句。定语从句要放在它所修饰的词的后面,句子可以呈线性延伸并扩展,定语从句中可以套用另一个或另几个定语从句,这样定语从句可以做到无限延伸。汉语做定语的句子一般放在它所修饰的词的前面,所以当句子扩展为语段时,不能像英语的定语从句一样形成套接,另起句子才可以。问卷调查表明,很多学生用汉语的思维,先想汉语句子,再把汉语译成英语,这导致写作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难题。
(二)过度概括
关系代词that和which都可以引导定语从句,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指物,但在引导非定语从句时,放在介词的后面的时候就不能用that,只能用which。
(三)错误类比
As和which都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指代主句的整个内容。As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放在主句前、主句后,也可插在主句中间,但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则不能,它只放在主句的后面,所以不能进行错误的类比。
(四)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指在特定场合下,学生所有的语言和技能不能满足他们表达需要时采用的策略,主要是回避和变换说法。
(五)教师误导
有时教师的语言过于概括、不严谨,会导致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出现偏差和错误。例如关系代词that和which都用来引导定语从句,指物;关系代词that和who都可以用来引导定语从句,指人,这些只是一般情况,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三、对策
首先,母语迁移、过度概括、错误类比是导致学生在定语从句的运用中出错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以有选择地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定语从句的内容系统归纳、重点讲解,不过也不要过多地对比分析。(解华,2013)Richard(1974)指出,将注意力集中在星星点点的语言项目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整体结构上,是不利于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的。
其次,还要注意语言的输出,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语言输入和输出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者想熟练使用第二语言,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可理解性输出,即学习者必须有使用这门语言的机会,通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说和写这类输出性的语言运用手段,给予学习者以压力,迫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其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从而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实现可理解输出,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李晓荣,2011)
再次,对于课堂误导类错误,教师备课应该充分,选取典型例子、恰当语境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对于认知和性格特点导致的错误,可以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朗诵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开朗、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品质,采用情景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热情及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还要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定语从句在英语语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当教学生定语从句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各个方面:首先,关于定语从句,教师不要把教学目标复杂化,也不要把定语从句解释得过于笼统和片面。其次,教师最好要从定语从句的功能上来掌控教学,就是定义和描述,运用这两种功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怎样使用定语从句。
再次,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使定语从句的教学更为容易,例如PPT等。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推理、总结、讨论定语从句的用法。另外,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造句和写文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使用定语从句的能力,确保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定语从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怎样处理学生在定语从句使用中出现的错误,不用说我们也应该知道,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运用目的语。教师应该避免频繁地指出那些不会阻碍交流或者导致误解的错误。教师在鼓励学生使用目的语的时候,应该对于如何改正定语从句中的错误进行明确的指导,防止错误的僵化。没有哪一个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犯任何的错误,所以教师对于学习者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态度和方式非常重要。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应该遵循这样的成功策略:引导学习者通过利用错误来取得真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C.Frices and R.Lado.Linguistics A 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2]Coder,S 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5).
[3]解华.J校大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错误分析的实证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8).
[4]Richard,J.Error Analysis:Perspectiv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Essex:Longman Group Limited,1974.
[5]李晓荣.关于输出任务促进大学生定语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
Analysis of Non-English majorsError on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
Bao Xiaol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ng Liao 028043)
Abstract:The article uses the error analysis theory to analyze the types of errors occurred on Chinese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use of attributive clause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errors, trying to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teaching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Key words:non-English major;attributive clause;error analysis
责任编辑:张丽
(三)错误类比
As和which都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指代主句的整个内容。As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放在主句前、主句后,也可插在主句中间,但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则不能,它只放在主句的后面,所以不能进行错误的类比。
(四)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指在特定场合下,学生所有的语言和技能不能满足他们表达需要时采用的策略,主要是回避和变换说法。
(五)教师误导
有时教师的语言过于概括、不严谨,会导致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出现偏差和错误。例如关系代词that和which都用来引导定语从句,指物;关系代词that和who都可以用来引导定语从句,指人,这些只是一般情况,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三、对策
首先,母语迁移、过度概括、错误类比是导致学生在定语从句的运用中出错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以有选择地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定语从句的内容系统归纳、重点讲解,不过也不要过多地对比分析。(解华,2013)Richard(1974)指出,将注意力集中在星星点点的语言项目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整体结构上,是不利于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的。
其次,还要注意语言的输出,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语言输入和输出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者想熟练使用第二语言,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可理解性输出,即学习者必须有使用这门语言的机会,通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说和写这类输出性的语言运用手段,给予学习者以压力,迫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其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从而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实现可理解输出,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李晓荣,2011)
再次,对于课堂误导类错误,教师备课应该充分,选取典型例子、恰当语境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对于认知和性格特点导致的错误,可以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朗诵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开朗、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品质,采用情景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热情及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还要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定语从句在英语语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当教学生定语从句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各个方面:首先,关于定语从句,教师不要把教学目标复杂化,也不要把定语从句解释得过于笼统和片面。其次,教师最好要从定语从句的功能上来掌控教学,就是定义和描述,运用这两种功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怎样使用定语从句。
再次,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使定语从句的教学更为容易,例如PPT等。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推理、总结、讨论定语从句的用法。另外,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造句和写文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使用定语从句的能力,确保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定语从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怎样处理学生在定语从句使用中出现的错误,不用说我们也应该知道,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运用目的语。教师应该避免频繁地指出那些不会阻碍交流或者导致误解的错误。教师在鼓励学生使用目的语的时候,应该对于如何改正定语从句中的错误进行明确的指导,防止错误的僵化。没有哪一个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犯任何的错误,所以教师对于学习者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态度和方式非常重要。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应该遵循这样的成功策略:引导学习者通过利用错误来取得真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C.Frices and R.Lado.Linguistics A 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2]Coder,S 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5).
[3]解华.J校大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错误分析的实证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8).
[4]Richard,J.Error Analysis:Perspectiv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Essex:Longman Group Limited,1974.
[5]李晓荣.关于输出任务促进大学生定语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
Analysis of Non-English majorsError on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
Bao Xiaol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ng Liao 028043)
Abstract:The article uses the error analysis theory to analyze the types of errors occurred on Chinese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use of attributive clause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errors, trying to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teaching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Key words:non-English major;attributive clause;error analysis
责任编辑:张丽
(三)错误类比
As和which都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指代主句的整个内容。As的位置非常灵活,可以放在主句前、主句后,也可插在主句中间,但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则不能,它只放在主句的后面,所以不能进行错误的类比。
(四)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是指在特定场合下,学生所有的语言和技能不能满足他们表达需要时采用的策略,主要是回避和变换说法。
(五)教师误导
有时教师的语言过于概括、不严谨,会导致学生对定语从句的理解出现偏差和错误。例如关系代词that和which都用来引导定语从句,指物;关系代词that和who都可以用来引导定语从句,指人,这些只是一般情况,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三、对策
首先,母语迁移、过度概括、错误类比是导致学生在定语从句的运用中出错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以有选择地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定语从句的内容系统归纳、重点讲解,不过也不要过多地对比分析。(解华,2013)Richard(1974)指出,将注意力集中在星星点点的语言项目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整体结构上,是不利于成功地掌握一门语言的。
其次,还要注意语言的输出,加拿大语言学家Swain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语言输入和输出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者想熟练使用第二语言,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可理解性输出,即学习者必须有使用这门语言的机会,通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说和写这类输出性的语言运用手段,给予学习者以压力,迫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其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从而在说和写的过程中,实现可理解输出,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李晓荣,2011)
再次,对于课堂误导类错误,教师备课应该充分,选取典型例子、恰当语境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对于认知和性格特点导致的错误,可以采用辩论、演讲、小组讨论、朗诵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开朗、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品质,采用情景教学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热情及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还要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定语从句在英语语法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当教学生定语从句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各个方面:首先,关于定语从句,教师不要把教学目标复杂化,也不要把定语从句解释得过于笼统和片面。其次,教师最好要从定语从句的功能上来掌控教学,就是定义和描述,运用这两种功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怎样使用定语从句。
再次,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使定语从句的教学更为容易,例如PPT等。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推理、总结、讨论定语从句的用法。另外,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造句和写文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使用定语从句的能力,确保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运用定语从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怎样处理学生在定语从句使用中出现的错误,不用说我们也应该知道,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运用目的语。教师应该避免频繁地指出那些不会阻碍交流或者导致误解的错误。教师在鼓励学生使用目的语的时候,应该对于如何改正定语从句中的错误进行明确的指导,防止错误的僵化。没有哪一个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犯任何的错误,所以教师对于学习者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态度和方式非常重要。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应该遵循这样的成功策略:引导学习者通过利用错误来取得真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C.Frices and R.Lado.Linguistics A 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2]Coder,S 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5).
[3]解华.J校大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错误分析的实证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8).
[4]Richard,J.Error Analysis:Perspectiv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Essex:Longman Group Limited,1974.
[5]李晓荣.关于输出任务促进大学生定语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5).
Analysis of Non-English majorsError on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
Bao Xiaol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ng Liao 028043)
Abstract:The article uses the error analysis theory to analyze the types of errors occurred on Chinese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use of attributive clause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errors, trying to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teaching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Key words:non-English major;attributive clause;error analysis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