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诚
[摘要]人民警察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力量,其使命就是为了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打击邪恶势力、维护社会安稳,因此,加强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加强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原则入手,并进一步提出加强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途径。
[关键词]人民警察 职业道德 素质培育
[中图分类号]D63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2-0006-02
人民警察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力量,其使命就是为了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打击邪恶势力、维护社会安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主要是指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评判其执业行为的标准所在。当前,我国的人民警察队伍中存在着某些不良风气,主要表现为执法不严、玩忽职守等,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变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原则
(一)政治性原则
人民警察作为一支集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执法力量于一身的特殊队伍,具有较强的武装性质,不仅象征着国家和政府的威严,还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捍卫者,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公安机关行政办公与政府有密切关系,即公安机关行政办公是根据执行公共权力进行的,人民警察作为公安机关的主要力量,直接体现着国家意志。因此,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必须遵循政治性原则。
(二)有效性原则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必须遵循有效性原则,所谓“有效性”,就是指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完成情况。若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只是游走于形式之间,则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人民警察建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与个人意志品质,这样的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就毫无意义可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成效是由培育对象、培育环境以及培育内容等因素决定的,因此,在加强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时应秉承有效性原则,综合各种因素,使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具有成效。
(三)全面性原则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内容包含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不同职业道德要求,体现了全面性原则。在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过程中,若只强调某个层面上的社会道德义务和其相应的道德要求,而忽略其他层面的社会道德义务和其相应的道德要求,则会使得人民警察仅在某个层面的社会道德义务的范围内表现出色,而在其他层面的道德义务内则表现不佳。
二、加强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途径
(一)增强培育认识 固化培育理念
职业道德素养培育认识的增强,可以引导和调控人民警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于职业道德不强的民警而言,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职业道德素质培育才能促使民警摆脱不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职业道德意识;而对于已经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民警而言,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能更加坚定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严于律己。
在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培育时,需要将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公安机关要增强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认识,认真组织和开展职业道德素质培育活动,使民警能够界定善恶,明确从警做人的规范。同时,公安机关还要固化民警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理念,引导民警从挫折、过失的阴影中吸取经验教训,把自我从片面化、局限化的思想中解放出来,逐步养成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
(二)完善培育内容 丰富培育理论
培育内容的完善是内化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实现培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培育时应从时代发展形势出发,在组织人民警察进行常规性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的基础上,从民警的实际道德现状出发,贴近民警的实际工作,不断完善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内容,形成具有民警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加大对规范执法的教育以及法律知识的培训。
在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内容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人民警察自觉摒弃或远离错误的价值观,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内化于心,并始终贯穿于日常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内容中加入规范执法教育,目的是为了以执法规范化指导人民警察不断地端正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民警在执法活动中,必须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执法理念,确保在执法时不贪赃枉法,不徇私情。
在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内容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目的是为了解决民警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程序、诉讼、监督方面的问题。对民警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需要有针对性、实战性和连续性。针对性即根据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执法要求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实战性即根据实际执法需要,突出实战技能;连续性即对民警法律知识的培训不能中断,在知识的衔接上必须环环相扣,不断深入。
(三)探索培育方法 增强培育实效
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育时,必须注重培育方法的创新,要有意识地将职业道德素质的层次化和经常化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职业道德理论教育和职业道德经验总结,增强民警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示范和职业道德典型引导,鞭策民警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思想,并将其践行于实践。
在职业道德理论教育和职业道德经验总结方面,理论教育是对前人公共管理实践中存在着普遍意义的职业道德经验的知识概括,经验总结是民警对自身的道德行为及其道德行为对造成影响的感受,并对自身进行总结反思的过程。
在职业道德教育示范方面,教育示范强调的是个人身教在教育中能够为民警起到表率作用,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中,教育者的示范能够给人民警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凡是要求民警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教育者自身也应当具备,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道德素养培育具有信服力,并且还能起到教育示范或教育引导的作用。
在职业道德典型引导方面,典型的树立是培育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养的最佳途径。在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育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正面的典型引导,还需要适当地运用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及培育制度,进而对民警的良好道德行为进行倡导,对不良道德行为进行斥责,促使民警不断反省自身的思想道德,在典型引导的作用下,逐步加强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的职业道德义务和职业道德责任感。
另外,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育制度,为职业道德的培育提供必要的保障。人民警察必须自觉增强培育意识,密切关注有关职业道德素质培育方面的动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职业道德能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的原则主要有政治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服务社会原则和吸收并进原则。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培育主要通过增强培育认识,固化培育理念,完善培育内容,丰富培育理论,探索培育方法,增强培育实效,确立培育制度,提供培育保障,增强培育自觉意识,发挥自我能动性等途径,最终实现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焦玲.论人民警察良好职业道德的树立[J].管理学刊,
2011,23(2):142-143.
[2]胡春红,王晶晶.试论公安院校警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J].传承,2011,14(12):184-186.
[3]董志勇.警察职业道德约束机制与警察权力的相互论证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0,15(18):67-68.
[4]廖柏海.浅谈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建设[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10(12):302-303.
[5]陈鸿雁,王华山.新时期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01(3):21-22.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