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的力量
   来源:现代交际     2021年03月07日 23:23

陈福麟��

摘要:公元8世纪时西域局势错综复杂,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不断受到来自吐蕃、大食、突骑施等政权的挑战,各政权之间为了争夺西域,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了反复的较量,除军事等手段外,和亲也成为各政权拉拢盟友或分化敌人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它不仅被唐王朝所运用,而且还被其他各少数民族政权广泛使用,在各大势力争夺西域的过程中,和亲显示了它特有的力量。

关键词:8世纪 西域 争夺 和亲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92-02

一、各势力之间争夺西域而进行的和亲

(一)唐为争夺西域所进行的和亲

1.唐与突骑施汗国的和亲

突骑施汗国是一个以突骑施命名的强大异姓突厥汗国,武则天时逐渐强大起来。玄宗开元年间,突骑施为了得到唐朝的承认与支持,不断遣使至唐贡献驼马都被唐朝拒绝。但此时有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开始注视西域,这股力量就是大食。在这样的背景下,承认并拉拢突骑施抵抗大食的防线是非常有必要的,玄宗于722年册封阿史那怀道女为金河公主嫁与突骑施苏禄,与其正式缔结和亲关系,唐将与突骑施的关系通过和亲进一步固化,同时指示苏禄“西头事委你,即须发兵除却大食”①。唐朝和亲于苏禄的目的显而易见,明确要突骑施把守天可汗西大门。唐朝鉴于当时西域的形式所采取的对突骑施的政策是非常明智的,突骑施也很好地完成着唐给予他的任务,对东进西域的大食力量给予了强有力的打击,723年大食呼罗珊总督进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兵大破大食军,724年渴水之战苏禄子复败大食。

2.唐与拔汗那国的和亲

744年,大食爆发政治危机,在大食爆发政治危机后,唐力图重新规划河中,于是“封宗室女为和义公主降之”②,显然此时唐朝已经充分意识到,葱岭外属国已残余无几,其中实力较强,可以作为岭外盟友的也只有拔汗那了,所以此次和亲,唐朝才遣宗室女往。同时唐朝也希望乘大食内乱,通过和亲、册封这种方式加强自己在河中的力量,但是好景不长,754年“未换及其呼罗珊总督色雅尔又发动了攻势”③,在大食的攻势下曹国、石国等成为大食的附庸,唐朝最终还是没能重新掌握河中地区。但754年宁远国(拔汗那国)遣子薛裕入唐,755年授薛裕左武卫将军,放还拔汗那,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拔汗那复派兵助唐镇压安史之乱,由此可见,唐与把那汗国的和亲虽然没有达到最初目的,但是处在大食势力之下的拔汗那国能够出兵助唐平安史之乱,还是可以看到唐朝与其进行和亲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二)吐蕃为争夺西域而进行的和亲

1.吐蕃与突骑施的和亲

689年吐蕃赞普屠戮噶尔家族后,在争夺西域的斗争中暂时收缩下来,但是从长安年间至开元二十七年间,突骑施开始与唐争夺西域地区。吐蕃在8世纪初的几年中,虽然在西域的势力有所收缩,但是并没有完全退出,不久后又开始了在西域及中亚的扩张,同时还积极向东扩张,直接威胁唐朝边境,势力强大的突骑施便成为吐蕃拉拢的对象之一,在开元五年吐蕃曾与突骑施等联合图谋攻取安西四镇。在敦煌文书中记载,“王姐卓玛类遣嫁突骑施可汗为妻”④,这是在734年,722年唐曾将交河公主嫁于苏禄,与突骑施结盟。吐蕃所采取的政策,在破坏唐与吐蕃的关系的同时还将唐在西域的实力消耗在与突骑施的战争上,突骑施也因此被削弱直至灭亡,不管吐蕃开始是否打算铲除其盟友突骑施,但通过和亲,这种一箭三雕的结果还是产生了。

2.吐蕃与小勃律的和亲

公元7世纪末,唐王朝重新夺回安西四镇,并加强了对四镇的控制,派重兵把守,吐蕃转而企图从西域西南进入西域,为了打通这一通道,吐蕃首先征服的即是勃律。小勃律在开元初年“王谨忙来朝,玄宗以儿子蓄之,以其地为绥远军”⑤。吐蕃在征服了大勃律以后,数次围攻小勃律,小勃律“国迫吐蕃,数为所困”,开元十年(722年)吐蕃围攻小勃律,其王求救与北庭节度使張孝嵩,张发兵救之,“大破吐蕃,杀其众数万”⑥,可见即使在吐蕃屡次威胁之下,小勃律还是和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吐蕃的兵威并未使其就范。740年“龙年……公主赤玛禄嫁小勃律王”⑦,通过和亲,吐蕃博得小勃律王的效忠,“故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贡献不入,安西都督三讨无功。”可见在737年吐蕃征服小勃律并嫁公主于小勃律王后,小勃律便很快与吐蕃站在了一起,“城中大酋五六,皆吐蕃腹心”⑧,747年高仙芝发兵征讨小勃律时,小勃律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助唐军反击吐蕃势力,而在吐蕃的支持下公开与唐军相抗。

(三)突骑施为争夺西域而进行的和亲

1.突骑施汗国与唐的和亲

关于突骑施汗国的兴起以及其与唐的和亲在前面已有论述。在唐朝方面,唐朝欲通过和亲将突骑施作为抵抗大食的重要力量,就突骑施方面而言,8世纪初突骑施兴起后曾遣使入唐,希望得到唐朝的承认与册封,但是唐政府因为阿史那氏的原因,对突骑施的态度有些矛盾,直至阿史那氏完全衰落,大食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唐便将交河公主嫁于苏禄。突骑施在兴起后急于扩张自己的势力,希望得到唐朝的支持,“借唐朝长期统治西域的声望,以维持、巩固自己在十姓中的地位”⑨,出于双方各自的需要,和亲便成。显然苏禄达到了他的目的,与唐和亲后,苏禄在西域的统治力量大大加强,与大食相抗衡。在其野心不断膨胀后,又勾结吐蕃借口与唐朝的贸易摩擦袭扰唐北庭及安西。

2.突骑施汗国与吐蕃及突厥的和亲

突骑施与唐和亲后,野心不断膨胀,希望在西域扩大自己的势力,此时对西域有较大影响的吐蕃与突厥也成为突骑施积极和好的对象。吐蕃此时也积极拉拢突骑施,727年吐蕃从河西进入西域后就同突骑施一道围攻安西,之后突骑施与吐蕃的关系进一步发展,734年“王姐卓玛类遣嫁突骑施可汗为妻”B10,就是在这一年“唐与突骑施汗国之间发生了悲剧性武装冲突”B11。除与吐蕃和亲外,突骑施还与突厥和亲,“又交通吐蕃、突厥,二国皆以女妻之,遂三国女并为可敦。”B13

二、和亲所显示出来的力量

公元8世纪,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和亲在争夺西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和亲的效果是非常显著而且能够很快显现出来的,如唐与突骑施的和亲,在和亲之后突骑施便很快承担起了西抗大食的任务,吐蕃和小勃律的和亲使原来结好唐朝的小勃律坚定地走上了结好吐蕃而公开与唐相抗的道路。其次,通过和亲不仅可以争取到盟友,还可以离间敌方之间的联盟,如吐蕃和突骑施的和亲,成功打破了唐朝和突骑施的联盟,使突骑施迅速倒向吐蕃转而攻唐。再次,通过和亲还可以带来额外的盟友,如吐蕃与小勃律和亲后,小勃律周边余国也跟随小勃律的步伐依附于吐蕃。第四,这种以婚姻为手段而互为盟友的关系,具有一些靠战争征服所没有的好处,比如和亲所产生的效果比战争征服更为长久,它能够从情感和心理上使和亲双方走得更近。第五,通过和亲甚至还可以改变夫方势力的习俗习惯,使夫方习惯习俗遵从女方所出政权的习俗习惯,这无疑会使二者的结盟关系更加稳固。第六,通过和亲可以避免战争所带来的人力和财力的损失。

注释:

①(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②(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西域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③薛宗正.中亚内陆大唐帝国[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④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第85条),转引自杨铭《吐蕃统治敦煌西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⑤新唐书·西域传下(卷221)[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⑥新唐书 西域传下(卷221)[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⑦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转引自杨铭《吐蕃统治敦煌西域研究》[M].王尧、陈践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⑧(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 西域传下 [M].北京:中华书局,1975.

⑨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

⑩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第85条),转引自杨铭《吐蕃统治敦煌西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B11薛宗正.中亚内陆大唐帝国[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B12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第85条),转引自杨铭《吐蕃统治敦煌西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B13 (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突厥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参考文献:

[1]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刘昫等.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3]薛宗正.中亚内陆·大唐帝国[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4]催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才 让.吐蕃史稿[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

[7]王东,张耀.吐蕃王朝[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

[8]楊铭.吐蕃统治敦煌西域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9]刘錫淦.突厥汗国史[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10]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林幹.突厥与回鹘历史论文选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宋超.和亲史话[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责任编辑:孙 瑶

文章 三国 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