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命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14日 06:28

试论警察心理支持系统的建立与运作

李素华

[摘 要]生命教育系统是由五个有机结合的子系统构成的独立系统,生命教育系统结构与系统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系统特定的运行机制。内在运行机制的催化扩张机制与冲击跳跃机制与外在运行机制的引力拉动机制与示范推进机制,通过渗透融合机制这个纽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行机制系统”。把握住这个系统,就为提高生命教育速度、质量和效果找到了根本出路。

[关键词]生命教育,系统,机制,结构,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389-01

一、机制

“机制”存在于系统的运动之中,具有抽象的规定性。“机制(Mechanism)”一词意译自拉丁文mechanisma,是指机械或机器的构造和运动原理。最早被引入生物学和医学中,用来表达生物有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如何通过有机联系和作用发挥功能的过程和方式。作为一个通用范畴,它又被引入了其它学科。

其实,对任何一个系统或子系统而言,机制所描述的是系统的结构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是系统不同的结构在相同的环境下和相同的结构在不同的环境下的系统结构与环境相互作用方式的体现。因此,机制是与“系统”及“系统的结构与环境”相联系的概念,离开系统及系统结构与环境的机制是不存在的。换言之,系统在不同的规律支配下的运动(即系统运行)所体现的系统功能,取决于系统的结构与环境的作用方式,即机制(“运行机制”的简称)。

二、生命教育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生命教育系统”是一个由生命教育理论子系统、生命教育技术支持子系统、生命教育人才子系统、生命教育费用投入子系统和生命教育管理子系统五个有机结合的子系统构成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它是社会教育系统的子系统,而且服从并服务于“教育系统”。这五个子系统构成了生命教育系统的“结构系统”。

按一般系统论原理来讲,系统功能的发挥,是通过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生命教育系统的环境本身又是由整个社会系统的教育子系统、文化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科技子系统和政治(社会)子系统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系统,即“生命教育环境系统”。

与以往的教育以培养人的生存技能为核心与重点不同,生命教育的实质体现为它是人类追求人生幸福的过程,即一种以趋乐避苦为导向的精神追求过程。因而,生命教育目标的实现,完全取决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耦合”程度。这种耦合原理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就是“生命教育结构系统”与“生命教育环境系统”的双向作用。这种双向作用的方式,就是生命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

三、生命教育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

生命教育环境系统可以分为“内部(直接)环境”和“外部(间接)环境”。其中,内部环境与结构一起构成了生命教育系统,外部环境则是相对独立于生命教育系统之外的环境。由于生命教育系统本身又是社会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所以,对社会的其它子系统来讲,这些子系统就与生命教育系统的环境一起构成了生命教育系统的外部环境。

因此,考察“生命教育系统运行机制”包含两方面含义。首先是对生命教育系统(以下简称为“系统”)内的结构与直接环境(以下简称为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的考察。生命教育系统作为社会教育的子系统,它与自身以外的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是必须加以考察的。如果把系统内部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称为内在运行机制的话,那么对社会教育系统来讲,系统与它自身以外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就可以称为“外在运行机制”。显然,内在运行机制是就系统内部的结构和环境而言的,外在运行机制是相对社会系统而言的,所以,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运行机制是一个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整体。外在运行机制尽管是对社会系统而言的,但它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必然影响和作用于系统的内部环境,从而影响其内在运行机制。同样,内在运行机制尽管是对系统内部的结构和环境而言的,但它所体现的功能必然影响系统的外部环境,从而影响其外在运行机制。因此,生命教育系统内在运行机制和外在运行机制是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也是一个交替推进的有目的的动态过程。

(一)内在运行机制

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推进教育进步的动态过程,生命教育系统运动的起点是对社会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渗透融合、催化扩张和冲击跳跃机制实现的。渗透机制是系统内部结构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不仅表现为对精神生活诸要素的渗透,而且体现为对生存教育观念与目的的渗透。有效的渗透必然促进融合。生命教育是生命认知和教育认知的一体化过程,其基本特点就是生命认知和教育认知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联系和作用日益紧密。生命价值认知的结果不仅是单纯的教育过程的完结,而且还包括教育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和运用,就是说,现代教育活动产品是一个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多功能产品,它既可以看作是改变和指导人们行为和活动的准则,也可以看作是解决和处理各种生命问题困惑的手段和工具。这种融合作用就是导致基础教育、技能教育和生命教育三者之间界限逐渐消失的根本原因。这种融合体现在微观上就是两种不同教育过程之间手段和方法的共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理论和方法的贯通。催化扩张机制是指生命教育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渐进”形式,是指在“结构”状态和“结构要素”状态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环境质量并与环境进行大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即通过催化效应缩短系统进步和发展的时间历程。冲击跳跃机制是指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革命”形式,是对系统与环境薄弱要素或结构(动力和欲望大小,教学能力高低,教学方法与条件优劣)的优化,短期内实现的较高层次水平与效果的跨越。催化扩张与冲击跳跃机制作为生命教育的渐进和革命交替更迭的连续过程,是由系统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状态的内在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二)外在运行机制

生命教育系统在进入社会进步大系统的运动过程中,由于社会进步系统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系统的外在运行机制也不同于内在运行机制。从总体上看,系统的外在运行机制是一个与社会进步系统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一方面,社会进步对系统的需求和要求(理想信念取向、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基础、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了系统的外部环境,系统在这种环境下体现的运动方式和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在需求引力拉动下的运行,称为引力拉动机制,主要体现系统在社会进步需求下与社会进步系统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系统是在与需求拉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整体化)条件下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其运动过程所体现的效能必然表现为对需求目标的满足和进一步强化,称为示范推进机制,主要体现系统在行为效能上与社会进步系统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显然,引力拉动机制和示范推进机制是外在运行机制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生命教育作为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内在机制的催化扩张与冲击跳跃机制与外在机制的引力拉动与示范推进机制,通过渗透融合机制这个纽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行机制系统”。把握住这个系统,就为提高生命教育速度、质量和效果找到了根本出路。

运动 系统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