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15日 13:24

地球与地 高中地理知识点21世纪教育网

范小飞

[摘 要]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地理学科更是和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就必须让学生增加生活阅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地理,真正做到把学习地理知识和生活实践融为一体,这也有助于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K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40-0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就决定其与生活密切相关,要想学好地理知识,就要通过生活去了解地理,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融入生活常识,用这样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把生活化教学融入课堂。

一、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课程内容的要求也有所改变。要求教师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注重精神领域和人文思想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更有帮助。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生活中地理知识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只要经教师一经点拨,便可言传,所以生活中地理知识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例如,教室里贴的校历表及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也是很好的教材,从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现在18点30分上晚自习,天已暗下来了,而上个学期为什么19点30分上晚自习,天仍大亮?”在如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我们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利用这些特定的时间进行相关的生活化地理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无意中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中地理的学科属性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如果你注意观察,在我们身边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军事政治,都与我们的地理知识息息相关。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很多问题的解决除了要联系生活实际,还要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比如在地理学科中时差的计算就要借助数学的逻辑和数学计算,因此,要学好地理,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走出书本,把知识和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有帮助。

(二)传统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缺点,大多数的教师只是把知识讲述一遍,并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就只是盲目的记知识,不会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老师也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知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使学生就失去了对于学习地理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法,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三、 地理生活化教学在知识点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的学习课程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因此地理教学既要尊重实际生活又高高于生活,作为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将现实生活超越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关于地理的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地理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符合时代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只看学习成绩,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地理课堂上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利用自己在课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实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时代的发展培养新型人才。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在课堂上就只是单纯的“听讲”,然后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可能对单纯追求成绩的人来说很有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就养成了被动听课的习惯,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养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转变教学观念,把生活化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有帮助,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自己也会主动探求解决的方法。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注重数理化的教学,把其他的课程安排都取消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偏科现象。因此教师要重视地理等学科,而且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本又要脱离课本,这样就可以把生活实践融入到课堂上,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更有帮助,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把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

把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体验生活,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地理。要想真正的把教学融入生活,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助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与老师交流学习心得,对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很大帮助,在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上也就更加容易。

(五)加强知识运用,返回生活

学习的目的在于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进而去探索未知世界。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教学实践是一个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积极留意身边现象,在实践中摸索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结束语

地理知识源自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将生活实际和地理课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用更加全面和创新的视角来观察周围的世界和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春.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与学互动生活化[J].教育学论坛,2013(11).

[2]张淑媚.回归生活:高中地理综合性学习的应然追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8).

生活 文章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