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专业亲子教育课程设计与创新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17日 22:45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教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王露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139-01

现今各种亲子园、亲子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也越发重视学前教育从幼儿教育向亲子教育的延伸。这一切都说明亲子教育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在学前教育领域已经占领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好的亲子教育的实施需要专业的从教人员,中职学前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当代学前教育事业专业人员的责任,因此如何更好的培养专业的亲子教师值得我们思考。笔者认为,想让学生变得专业首先需要学生喜欢这门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这与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与创新是分离不开的,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专业亲子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创新进行粗浅叙述。

一、让学生了解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要让学生热爱这一学科,首先,应让学生系统的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亲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亲子教育的概念

“亲子教育”中的“亲”主要指有血缘关系的父母、爷奶、延伸至主要代养人(保姆、家庭教师),“子”是指孩子,“亲子教育”即通过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而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试,在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的情况下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培训方式。

可以看出“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护基础的教育,是看护人与婴幼儿之间的以互动为核心内容的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针对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协调而进行对父母的培训与提升,使父母和孩子能够更好的沟通。“亲子教育”与一般意义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及“儿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脑科学发展为基础,推行从0岁开始的教育观念,打破以往那种婴幼儿(0~3岁)只要吃的饱、吃得好的养育观念,强调全程教育、全面发展,形成早期性格和各种能力、习惯。

2、亲子教育的意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庭对后代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倾注了关怀与重视,特别是对0~3岁婴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教育。人们逐渐意识到对婴幼儿的养育不仅仅是以往传统观念里单纯强调吃好、玩好那么简单。而在0~3岁这一最关键时期,父母往往最缺乏经验,时常处于慌乱之中:“我的孩子是不是说话晚了?他为什么老撕东西?”这些惶恐伴随着孩子的每一个变化。许多家长不知道婴幼儿在发展中存在“敏感期”,他们对婴幼儿动作、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时时惊喜,但又感到困惑,觉得在育儿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对婴幼儿的了解。而社会又缺乏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指导。亲子教育活动课程恰好填补了这一年龄段的空白且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亲子教育”采用现代育儿的最新理念,传播正确的育儿观,传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开展有情趣的、有实效的亲子游戏活动,使广大家长逐步接受现代育儿的科学理念,掌握现代育儿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促进了儿童的主动发展,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实践证明,“亲子教育”是年轻家长接受继续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教育内容和指导方式配合在愉快的的游戏活动和平凡的生活中,能使家长切身地感受和理解亲子教育的特殊意义。

二、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利用引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亲子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利用学生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亲子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掌握相对欠缺,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较强。因此在亲子教育课程教学的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亲自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形成的对每个操作流程的具体认知,再结合练习、具体操作环节的要点分析,让学生在准确掌握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完整流畅地展现出具体操作流程。从而使学生的信心增加,促进学习兴趣。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给亲子课增加亮点

多媒体课件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精美的插图、声情并茂的音乐、清晰直观的视频,新颖的动画设计,都可以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学习兴趣大增,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转变观念开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时到亲子机构、亲子园见习和实习的机会比较少,导致学生的职前实践经验明显不足。因此建议学校与亲子机构、亲子园联合,成立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多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将在学校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综合运用到于婴幼儿亲子教育和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培养了对婴幼儿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这些宝贵实践经验的积累不仅可以内化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更能促进学生就业后自身教学发展。

文章 家庭 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