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工电弧焊的安全操作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17日 08:59

手工电弧焊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路香

[摘 要]手工电弧焊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实现焊接的作业过程,其工艺灵活、适应性强,并且焊接质量好,易于分散应力和控制变形.因为手工电弧焊操作方便和要求电焊设备简单,并能随时随地及时完成金属材料在不同位置和不同接头形式的焊接,所以手工电弧焊在各类焊接生产中得到最广泛的使用,我现在把手工电弧焊的特点以及要注意的安全改进一下

[关键词]手工电弧焊、焊接作业、电焊工、防护措施、高处作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92-01

第一,概况:电弧焊是熔化焊中最基本的焊接方法,它也是在各种焊接方法中应用最普遍的焊接方法,其中最简单最常见的是用手工操作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称为手工电弧焊,简称手弧焊。手弧焊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灵活,适应性强。它适用于厚度2mm以上的各种金属材料和各种形状结构的焊接,尤其适于结构形状复杂、焊缝短或弯曲的焊件和各种不同空间位置的焊缝焊接。手弧焊的主要缺点是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较低,对焊工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第二,手工电弧焊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

1、触电:触电是手工电弧焊的主要危险之一。

(1)由于施工环境导致触电。手工电弧焊的操作经常是在露天环境下施工,在工作过程中身上会大量出汗或阴雨天,在更换焊条和焊接操作时,手或身体某部位接触到电焊条或焊钳带电部位,而脚或身体其他部位对地和金属结构之间无绝缘防护从而导致触电。(2)设备事故。电焊设备的外壳漏电、接地错误(如:焊机的火线与零线错接,使外壳带电)在接线、调节焊接电流和移动焊接设备时,人体碰触外壳,手或身体某部位碰触到接线柱、极板带电体而触电。

2、电气火灾,爆炸和灼烫:在我们施工中,最常见的是焊接过程中的火花飞溅而造成灼伤、烫伤,当在操作地点附近或高空作业点下方存放有可燃爆炸物品时,有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危及人身及财产安全,如:高空焊接时,下部地面经常有乙炔管和乙炔瓶,容易造成着火甚至爆炸事故。焊机和线路的短路、超负荷等能引起电气火灾。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施工,经常发生把线焦化导致漏电,从而发生触电、火灾事故。

3、二次事故:在施工焊接工作中,有的需要蹬高焊接。在登高电焊作业时,除可能发生直接从高空坠落伤亡事故外,还可能发生因触电失控、从空中坠落的二次事故。

4、电焊烟尘和弧光辐射:高温焊接热源使熔化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蒸发,凝结和氧化而产生烟尘,长期吸入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既称为焊工尘肺。还常会伴有铅、锌中毒,因为在焊接时,有的构件表面存在有涂层或镀层(如含锌等)。焊条电弧的烟尘中含有较多的Fe2O3,毒性不大,颗粒教细,但长时间接触可能形成电焊尘肺(铁尘肺)。焊接中焊工常受到的辐射危害有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等。弧光中的紫外线可造成对人眼睛的伤害,引起畏光、眼睛流泪、剧痛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电光性眼炎;紫外线还能烧伤皮肤。眼睛受到强红外线的辐射,时间过长会引起白内障。焊接电弧的可见光线的光度,比肉眼正常承受的光度要大到一万倍以上。受到照射时,眼睛有疼痛感,一时看不清东西,通常叫电焊“晃眼”,在短时间内失去劳动能力,但不久即可恢复。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焊接电弧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氢等,危害焊工身体健康。

第三,分析原因及防护措施:综上所述,电焊作业的职业危害种类较多,危害较大。分析研究焊接事故发生的原因表明,焊接设备和工具的缺陷以及操作失误是两大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和执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及规章制度是保障焊工安全与健康、促进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工前,要给焊接人员贯彻焊接安全措施,并编制对应工程的焊接工艺,焊接人员应该熟悉构件的焊接工艺、焊缝尺寸要求,选择施焊方法。焊接前还要准备好工具及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防护服、绝缘鞋等。高空作业时,焊接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带,焊接时必须有监护人员,防止火灾、触电及二次事故的发生。

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焊前要检查和正确放置设备。调整设备,使其导线、电缆接触良好,如有破损漏电之处,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通知电工修理。焊钳应绝缘可靠,禁止私自触动。同时检查设备接地(接零)是否牢固可靠。焊接时,检查施焊工地零件堆放是否安全,施焊件支撑是否可靠平稳。检查周围有无易燃易爆物品。电焊机禁止放置在高温场所和潮湿地方,特殊情况下,要做好防水、防潮工作,焊机要有防水罩,焊机下面要加绝缘胶垫,外壳不能与金属结构接触。

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进行操作。检查电源线和电焊钳线绝缘是否良好,接头是否牢固。检查电焊钳手把绝缘是否良好,接线一定要牢固。检查防护面具是否完整,玻璃和电焊手套是否完好。氧气瓶和乙炔瓶相隔5米,气瓶距焊(割)炬保持10m以上距离;并远离热源和易燃品的地点安放。检查管带、接头等是否牢固,有无漏气,不得用其他管代替管带使用。检查工作环境周围有无妨碍工作的物体、有无易燃、易爆物,若有应及时清理或更换工作场地。检查工作场所周围环境是否有不安全因素,若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排除,禁止冒险蛮干。

参考文献

[1] 曹光荣、田丽,手工电弧焊的安全技术,《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5):25-25.

[2] 张国军,手工电弧焊的安全技术,《民营科技》,2011(4):34-34.

接头 文章 电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