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晶
[摘 要]提问回答是课堂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有效性提问可以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感情。而在实际教学中,提问常常达不到有效性的目标,其原因与教师教育观念密不可分。本文首先阐述了有效性提问、教师教育观念,然后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简要的研究,以期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教育观念;有效性提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010-01
一、有效性提问概述
1.有效性提问概述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堂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精心规划设置,提出于学科有针对性的启发性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困惑从而愿意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得再而思索,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有效性提问的作用和意义
2.1激发思维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当问题被提出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主动积极得建构知识信息,从而获取或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
2.2培养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心理学家乔伊斯说过:“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我们就教会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能让他们放弃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有效性提问无疑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手段。
2.3反馈教学成果,促进教学效果
提问是教师获得教学成果反馈的重要渠道,通过与学生在提问回答中的交流,教师可及时获知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进度,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3.实现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3.1合理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质量
教师在提出问题前,应合理设计问题,重视问题的质量。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提出的问题要符合生物科学事实,且要对学生的思维具有启发性。要针对高中生物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提问,根据生物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得进行提问。尽量避免太过随意和简单的问题,如“是不是”,“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之类。问题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而且能够对课堂氛围的营造起到一定作用。
3.2掌握提问技巧,优化提问方式
教师提问也需要讲究技巧和方式。首先需要表达清晰,语气亲切,富有感染力,能够让学生敢于回答乐于回答勇于回答;其次要把握提问时机,根据教学进程,于关键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设问,且有针对性得灵活提问;再次是要教师适当得引导和等待,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往往需要更多的启迪和更深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多些信任和耐心;最后是客观公正得对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肯定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而否定可以帮助学习进一步思考,从而更加激发其积极性。
3.3面对不同学生,调整提问层次
部分教师提问往往只针对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这样只会造成教学进程顺利的假象。教师要根据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做出调整,面向全体学生发问,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的权利和机会,才能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度。
二、教师教育观念概述
1.教师教育观念概述
教师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学科、教学现象、教学能力等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看法,具有主观性。教师教育观念将影响教师对教学的感知和判断以及教学行为。但是教育观念属教师修养中较深层次的东西,较为复杂,难以探究和改变。
2.教师教育观的作用和意义
2.1教师教育观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教育学生的必要条件,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2教师教育观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传统的教育观念很难实现素质教育。
2.3教师教育观是指导教学进行改革的必备要素,只有发挥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不断意识到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
2.4教师教育观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条件,观念腐旧或错误必然素质修养难以提升。
3.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观的策略
树立正确的教师教育观,及时更新教育观,是教师发展和提升的重要任务。
3.1观察与学习
教师也需要不断观察与学习来提升自我。通过学习其他良好经验来发现自身不足,对观察到的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思索和研究,适当加以模仿,有意识得适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3.2参加科研活动
转变教育观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尤其是参加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科研活动将有助于教师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观。
3.3成立研讨会
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会,针对新的教学教育事件展开小组研究和讨论,在此过程中发现并改正自己腐旧的,不正确的观念和看法,树立新颖的、正确的教育观。
三、有效性提问和教师教育观念的关联
1.提问方式反映了教育观
有些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提问重视度不够,提出的大部分问题简单肤浅,提问方式方法也缺乏技巧,更有甚者忽视课堂提问,导致学生被动灌输知识,毫无参与性,思维不活跃,课堂氛围死板,教学效果甚微。这样的提问方式谈不上有效性提问,也反映了教学观的落后和陈旧。
例如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提问“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和“请你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就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前者体现出传统的教育观,以教授知识为主,要求学生按部就班,遵照教科书回答固定答案;而后者则是新的教育观的体现,在知识之上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教学平等和民主的教育观的展现。
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不仅需要运用上述有效性提问的策略方法,更需要的是深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2.教育观影响课堂提问
教师是组织和引导教学的人,而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课堂上提问是否实现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要通过树立正确的跟得上时代的教育观,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愿意学习,学会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例如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观是正确的新颖的,参加科研活动和研讨会时慷慨激昂,发表学术研究时义正言辞,然而回到课堂却依旧是死气沉沉,不会提问不善提问。著名教师吴加澍认为:问题是通向高效课堂的钥匙。教育观不是纸上谈兵,只有落到实处,方可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
要转变教师教育观,不仅要运用上述提到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的策略方法,更有注重日常教学课堂中提问的运用。
四、总结
教与学是相互的,在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最佳途径就是提问。质疑能够调动学习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能力,发展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而教师教育观的转变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有效性提问和教师的教育观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结合这两方面,共同改进,才能达到促进教学成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检来.高中化学“探究”模式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学化学教与学,2009(11).
[2] 李顺友.例谈高中化学生成结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学化学,2009(11).
[3] 房宏.以学案为载体,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中学化学教学参与,2009(7).
[4] [美]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吴彤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5] 李德显,李海芳.论交往视域下的教育要素.教育科学,2013(4).
[6]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