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对凝胶体系影响规律及对策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19日 22:34

发展对策研究-赛迪顾问发布2011中国医疗电子行业战略研究

邹贵福 于兴龙 齐艳丽

[摘 要]由于注水水质以及地层水水质含菌浓度大,对调剖凝胶体系成胶性能影响较大,本文详细论证了硫酸还原菌、铁细菌及腐生菌三种含菌水质对HPAM以及凝胶体系粘度的影响规律,加入细菌7天以后HPAM溶液的粘度损失达82%以上,对凝胶体系成胶强度影响大于98%,影响凝胶体系的性能。

[关键词]细菌 凝胶体系 影响因素 杀菌剂

中图分类号:T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005-01

引言

目前各个油田注水井调整注水剖面主要以水解聚丙烯酰胺为主,关于凝胶类调剖剂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 一些油田也陆续进行了矿场试验。有关凝胶调剖剂降粘以及破胶的研究,尤其是微生物对凝胶降粘影响的研究[1],报道较少。就微生物降解而言,聚丙烯酰胺溶液在注入或在油层中运移时存在着微生物降解。在油田开发中, 无论是采用聚合物驱油, 还是利用凝胶体系进行调剖封堵, 都存在着如何在注采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小降解、保持粘度的问题[2-3], 这是驱油设计以及调剖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对提高驱油效率以及调剖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油田含菌污水中的微生物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菌对凝胶体系的影响规律,选择合适的杀菌剂[5],确保调剖体系的稳定性。

1 细菌对凝胶体系的影响

1.1 细菌聚合物粘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1

含有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以及腐生菌的聚合物溶液随时间的变化粘度急剧减小,7天后含有三种细菌的聚合物溶液粘度分别是15.5 mpa?s、10.3 mpa?s、20 mpa?s,三种细菌对HPAM的降解作用十分明显,铁细菌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最大,硫酸盐还原菌次之,腐生菌与另两种细菌相比,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1.2 细菌对凝胶粘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图2

含硫酸盐还原菌的凝胶体系对凝胶体系的粘度比不含菌的体系要小得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胶的粘度逐渐减小,经过7天以后已经破胶,并且随时间的变化体系粘度急剧减小,由此可见,三种细菌对凝胶体系的主剂HPAM的降解作用十分明显,使其不足以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使得HPAM/酚醛树脂-有机铬复合凝胶体系不能成胶。

2 结论

三种细菌对凝胶的主剂HPAM的粘度影响大于80%,含有三种细菌的凝胶体系虽然能够成胶,但是胶的黏度较小,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后粘度降至很低,交联体系被完全破坏。

参考文献

[1] 李蔚,石梅,乐建君,等.微生物对胶态分散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in Daqing,2002,21(1):67-69.

[2] 陈荣,饶良玉.油田含聚污水聚合物降解技术室内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containing oil ,2012,32(6):77-79.

[3] 吕佳祥, 蒋爱萍.影响聚合物的油藏降解的因素[J].新疆石油科技,Xinjiang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7,7(1):54-61.

[4] 梁伟,孙源秀,赵修太,等. 孤东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处理剂研究[J]. 油田化学,Oilfield Chemistry,2012,29(1):98-101.

作者简介

邹贵福:男,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采油工程等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文章 凝胶 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