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延安精神”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24日 19:14

[摘 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的典型体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成果。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延安精神”,能更好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党的历史,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传承 延安精神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301-02

延安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的精神,是党和军队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的总和。与建党初期的“井冈山精神”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等精神一样,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在领导人民开展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成果。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法宝,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就是要传承延安精神,把握其精神实质,在今天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发扬光大,永葆党的本色。

一、“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孕育的光照千秋的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集中体现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方面;体现在坚持党的七大路线,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和平的新中国方面。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的优秀的党的干部,为党的事业的胜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延安时期,党把培养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高素质干部作为“战斗任务”来实施,在延安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创办了几十所干部院校,培养了一支能打仗、懂经济、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对日后顺利地接管各大城市和建设新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成功解决了培养和造就什么人这个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不动摇的关键问题。

2.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4.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

5.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用实事求是来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其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特征。此外,延安精神还包括民主的精神、对外开放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等。

二、“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抗日战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他的公认的领袖地位就形成于这个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确立也始于这个时期。

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发表了许多光辉著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比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涉及战略方针、军队建设、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为我们党的成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展现出了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风范。

毛泽东亲自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成了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1939年、1944年、1945年毛泽东发表的《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提出的“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著名观点,被称为“老三篇”,教育、熏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并成为中国人民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宝塔山下产生的毛泽东思,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形成于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也是在延安时期第一次被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精髓和主要特征也诞生于这一时期的理论思考和革命实践之中。因此我们说,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工作。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同志在《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中提出:“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1980年10月25日,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宣传、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精神,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的精神。”2002年3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充满新的希望、也充满新的挑战的征途上,我们始终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带领人民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2004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了延安党中央工作旧址、看望延安老区的群众后,在西安听取陕西省委汇报时强调:“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让青年大学生了解党的历史、学习党的知识、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了解党在延安时期的奋斗历程,学习延安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成长为革命事业合格接班人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历史、学习历史、从中汲取营养,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价延安精神,从而去体会为什么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其次,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在社会实践中能自觉地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精神告诉我们,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清了革命形势,克服了丛丛困难,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养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就能帮助我们学会审时度势,找到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第三,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留给我们的的灵魂,若使个人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选择什么样的政治方向、选择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如此,对个人的发展的影响亦是如此。第四,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做到学以致用。第五,通过延安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许多学生不了解党奋斗的历史,不知道生活中的艰辛和痛苦,只知道坐享其成、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因而,需要培养他们能吃苦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才能使青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克服困难,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是抗战胜利的伟大领袖《红旗文稿》2015/17作者:张全景

2.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和精髓百度

作者简介

王太海 男 1963年出生 辽宁营口人 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 文章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