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摘 要]由于钻井施工是在地下几百米至几千米的井洞内进行作业,因此,井下发生的情况,人们并不能及时的进行了解,在施工过程中,仅仅依靠经验去对钻井进行施工操作,所以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存在,特别是当在地质比较复杂的区域内进行钻井施工时,在钻井的过程中由于地质的复杂常常出现井塌、井漏、卡钻以及掉钻等事故,因此就需要施工人员注意观察现场的情况,能够及时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文章从钻井施工中的存在的问题出发,对钻井施工中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做了有关论述,旨在为做好钻井施工工作,减少事故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钻井施工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E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38-01
1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机械设备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应用,而这些机械设备的使用,增加了我国对原有量的需求,这给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机遇的背后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满足我国对原油的需求,就需要加强对石油的开采,然而在钻井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钻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影响着钻井施工的进行,要想做好钻井施工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去解决这些问题,可见加强对钻井施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钻井施工中的存在的问题
在钻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井喷、溢流、井漏等,具体如下:
(1)井喷。井喷的危害特别大,在高压的作用下,喷出的流体具有较大的速度,而且喷射的高度比较高,因此认为很难对其进行控制,有可能会引起失火,浪费油气资源,还有就是喷出的流体对环境的污染性特别强,还有含有对人体危害的气体。在钻井过程中有很多原因会引起井喷,其中地层空隙压力高于钻井内液压柱压力,由于压强差的原因导致地层中的流体或者气体喷出地面是造成井喷的根本原因。当遇到地层压力比较高的时候,如果不及时的调整钻井液的密度就会使地层中的流体进入到钻井液中,从而增大了压差,也是高压地层流体渗出加剧,这样循环下去就会导致井喷,还有引起井喷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过快的起钻速度,从而使孔隙气体在钻头的抽汲作用下溢出,或者是当发生溢流的时候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都会造成井喷。
(2)溢流。钻井液的压力不足是导致溢流的根本原因,如果地下的压力比较低,这时候地层中的流体就会流进钻井液中,从而降低了钻井液的密度,使井内的压力失衡,如果不及时的对其进行控制,那么就会发生溢流现象,还有就是末灌或者钻井液不足,气侵、排气不力、钻井液性能不好、起钻时的抽汲力大等都会造成溢流的发生。
(3)井漏。和井喷与溢流相比,井漏正好相反,由于岩层存在空隙,井筒里面的钻井液会流入底层当中,从而造成钻井液的流失,常见的井漏现象有三种类型:渗透型井漏。对于一些砂性岩层为主的钻井工程,岩层具有较差的胶结程度,较大的空隙,所以渗透性就比较好,从而导致钻井液中的自由水通过空隙进入岩层是很容易的,是钻井液出现不正常的消耗,而渗透性井漏的速度一般比较缓慢,因此很难及时的发现。裂隙性井漏。由于井下的岩层构造力分布不均匀,很容易发生岩层的裂缝或者破碎,钻井液通过这些岩层之间的裂缝发生漏失,特别是当各个裂缝之间相互贯通的时候,就会加快钻井液的流失,使得钻井液面下降的比较明显,很容易发生事故。洞穴性井漏。由于地层中含有碳酸氢盐,碳酸氢盐在长期的地下水中侵泡,就是发生溶解,从而形成溶洞,这种由于天然的溶洞产生的井漏,被称为洞穴性井漏。
(4)井塌。一些地层的岩石胶结程度比较低,强度不高,当钻井液对其进行侵泡时,就会造成掉块或者坍塌。还有就是当钻井钻至泥岩或者页岩地层时也会发生井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地层机构在自有的水的作用下会发生膨胀或者裂解,造成井壁的不稳定,从而很容易发生井塌,还有就是由于在构造力的作用西啊,很容易形成断层或者表层的坍缩,这些都是造成井塌的原因。
3 钻井施工中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1)加强对压力的检测和控制。井内压力不平衡是造成溢流和井喷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钻井的过程中,要对井内的压力进行时刻的关注,当井内压力发生异常的变化时,要及时的做出预报。要根据地层之间的空隙压力和破裂压力曲线进行井身结构的设计,要根据最高地层压力来选择节流、压力井管等。当出现压力异常的时候,要能够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对钻井液的密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使井内的压力得到平衡。
(2)做好钻井液密度的配比和循环。井筒内的压力平衡是由于钻井液的作用,因此作为施工人员要做好钻井液的配比工作,能够正确的区分钻井液是正常消耗还是非正常消耗,添加钻井液的时候要根据地层的压力和孔隙率具有针对性的添加。在钻井施工的过程中还要保证泥浆在循环的过程中保持连续性,能够及时的将井液内的岩渣进行过滤,避免有岩渣的沉淀造成卡钻和埋钻。
(3)做好对机械的操作。在钻井的过程中要根据设计井的实际情况选择钻机和钻具的组合,测量工作一定要做好,钻井的中心线和设计的中心线之间的偏差要保证在符合的范围之内。当出现井斜时,要及时停止钻井施工,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另外,钻头、循环泵的开动不宜过猛过快,以减少钻头对井壁及液柱的压力影响。钻头在提升时应注意要不间断灌井,避免井内压力下降。
参考文献
[1]王关清,陈元顿,周煜辉.深探井和超深探井钻井的难点分析和对策探讨[J]. 石油钻采工艺. 1998(01)
[2]沈忠厚,黄洪春,高德利.世界钻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3]王延民,孟英峰,李皋,颜建华,李永杰,林铁军,莒拉提.气体钻井出水条件下环空携岩机理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4]杨小华,徐忠新,王华军,孙举,张全明,安继承,刘明华,周亚贤,王中华.钻井液固相化学清洁剂ZSC-201的合成及性能[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