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领导力水平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26日 22:55

王泽生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78-01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领导力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世人有目共睹,但是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领导思维和方法方面,很容易沿袭旧经济环境下对待简单重复劳动的模式,以至于领导者的主观满足和领导行为的客观效果无法统一,受到极大限制,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特别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领导力学说随着生产的发展,适应生产关系的需要,依照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在脱胎换骨,完善发展,以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

领导者概念的转变源自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更,现代高度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扁平式组织结构,改变了传统的由简单重复劳动形成的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组织关系结构下形成的组织行为,现代项目化的工作模式使组织机构中的任何成员都在工作的不同时空相互发挥这领导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行使领导力。当然,在现代企业中对管理人员的领导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那么,作为一个企业高层管理者,如何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呢?进而提高决策用人呢?

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领导力

所谓领导力,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去影响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每个员工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在组织中,领导者和成员共同推动着团队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系统内部具有以下几个要素: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领导艺术,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积极互动,组织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的过程。

领导力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组织的领导力,即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力。这个层面的领导力涉及组织的文化、战略及执行力等。二是个体领导力,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和领导者的领导力。

二、如何利用领导力提高决策用人水平

组织领导力的基础是个体的领导力,如何突破和提升领导力,如何由一个领导自己的人成为一个领导他人的人,再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就从决策用人方面谈提高领导力的几点思考。

一是必须提高决策的谋略能力。深谋远虑属于谋略策划范畴,是对领导全局工作的长远规划。它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决策方面和工作好坏的政策界限等。所以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应该在把握上级决策的基础上,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制定本单位工作的突破口,这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经常性工作,也是领导者必须练的基本功。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是一个单位的决策的关键人物,必须具备较高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能事事依赖集团上级,也不能照葫芦画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拿出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工作办法。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也要防止生搬硬套,做到善于移植,形成自身特色。

练好基本功要集思广益,注重调查,精通业务,提高对本单位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设计能力,这就要求准确的把握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发展趋势,全体职工的承受能力,紧紧抓住关系本单位工作进度的关键问题进行设计,要严格按决策程序,依靠集体智慧。

二是必须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能力。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班子之所以对正确的意见集中不了,对本级分歧意见统一不了,错误认识纠正不了;并非都是领导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领导者在领导层和职工心目中的威望不高,这种因不信其人而否其见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领导者在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对决策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1、做表帅给人以敬佩感。一项决策做出以后,总要有各方面的支持和谅解,总要有许多人去执行,让全体干部职工对所作出决策持积极态度,是决策成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领导者要以其言正身,说的做的都要为部属作表帅,时刻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如果在处理一个人、一件事上不谨慎就可能在干部职工面前丧失威信,没有威信,谈何决策能力,提高决策能力必须使广大干部职工对领导者有敬佩感,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落实决策才能有可靠的基础保证。

2、积极进取增长才干给人以信赖感。一般情况下,领导者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与自身的学识才干成正比。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给领导者提出一个如何改善知识结构,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的问题。要经常想到自己知识水平与职务需要还有差距,以激发自己求知若渴之感,还要想到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做到“水涨船高”就有被“群众知识之水”淹没的危险,正确的决策首先需要领导者的知识化,只有领导知识功底雄厚,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决策能力。

3、作风民主严以律己给人以舒畅感。事实说明一个唯我高明,独断专行,文过饰非,妨贤忌能的领导者,是不可能正确发挥集体领导决策作用的,解决好这个问题,基层领导必须得讲信任,始终不喻的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原则。凡属重大决策都是考验领导班子集体智能的一场“团结赛”。每个领导成员对决策问题的智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都可能给正确决策丢失分数。所以在决策论证问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不搞一言堂,只有这样决策才能体现群体意志,才能有号召力。严以律己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敢于推功揽过。

三是必须有工作上的创新能力。决策是以改变现状为前提的,它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创新就没有决策,提高领导的创新能力是与提高决策能力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问题,应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

1、要弄清求实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把创新建立在讲科学、求实效的基础上。由于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在对求实与创新的理解上,往往有片面性、简单化的倾向;讲求实,往往因循守旧,不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工作措施;讲创新,有时注重在形式上做文章,不重实效。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弄清二者的辩证关系;求实意在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究工作效率和实效;创新就是发展。在务实的基础上摸清规律,用新思想,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各执一端,不坚持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用创新的精神去务实,就失去了各自的生命力。

2、注重调查研究善于从广大群众中吸取营养。投身于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提高领导者决策能力的源泉,决策者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将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通过调查研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观点接近正确决策。调查研究是决策准备阶段的基础工作,调查研究的功夫不下如何,从根本上制约着决策的精度和质量。基层领导者必须坚持把决策的重心放在深人群众和调查研究上。

3、严格程序,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决策水平。一是完善推荐机制,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第一关。民主推荐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渠道和第一关口。实践证明,坚持民主推荐,有利于拓宽选人视野,准确识别干部,提高用人质量,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创新考察方式,科学准确评价干部。组织考察是识别干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为防止因干部考察工作不深不细导致的干部“带病上岗”问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考察程序和有关规定,扩大考察范围,改进考察方法,全面考察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和群众公认程度。三是拓宽沟通渠道,多视角、全方位识别干部。酝酿是正确识别和任用干部的必要环节,也是用人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因此,对用人对象需要有一个慎重的和较为全面的识别和酝酿过程。

文章 领导者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