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步走”策略,深化全员用工管理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26日 12:31

李相峰

[摘 要]在推进“三全”管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的实践中,国网本溪供电公司坚持以控总量、调结构、提素质为原则,大力实施“四步走”策略,严格用工计划管控,规范各类用工管理,构建全口径内部市场,完善绩效考核、教育培训、人才开发制度标准体系,实行全员用工“一条龙”管理,初步建立了管控监督有力、用工管理规范、专业分工协作、机制运作高效的人力资源集约化管控体系,有效保障了国网本溪供电公司“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087-01

一、管理目标描述

(一)管理范围和目标

1、管理策略

(1)摸清用工底数

开展全口径用工摸底调查,核查长期职工、集体职工、农电用工、劳务派遣用工的用工数量、用工形式、用工来源等信息,彻底摸清用工底数。

(2)规范用工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有关政策规定,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规范清理工作方案,规范全口径用工管理,规避用工风险。按照主业管理标准,规范农电用工、集体企业用工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管理。

(3)优化人员配置

依据劳动定员标准,引入员工素质结构调整系数,开展各类用工超缺员分析。构建覆盖全部各类用工的全口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配套保障机制,建立市场化双选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存量,实现人员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4)完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制度标准体系,完善各类企业、各类用工绩效考核、员工奖惩、教育培训、人才选拔机制,强化主业、集体、农电各类用工的一体化政策管控,夯实各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2、管理范围

国网本溪供电公司所属各主业单位、集体企业、农电服务公司的全部各类用工,包括长期职工、集体企业用工、农电用工和劳务派遣用工。

3、管理目标

建立覆盖国网本溪供电公司各单位、各层级的各类用工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完善各类企业各类用工招聘、使用、考核和培养配套机制,建立活跃高效的全口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各类用工的规范管理和优化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实施“四部走”策略过程

1、摸底调查阶段:按照省公司工作部署和相关要求,制定公司各类企业各类用工摸底调查实施方案,组织相关单位、集体企业监管办公室、农电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各相关单位依据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等材料,核查本单位各类用工数量、用工形式、用工来源等信息,将核查数据并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

工作重点: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和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集体企业用工和农电用工劳动合同、派遣协议、人事档案等基础资料不全、不准确,用工核查依据不充分,使得摸底调查存在较大困难。各单位依据人事档案、劳动合同等材料,核查长期职工、集体企业职工、农电用工、劳务派遣用工的用工数量、用工形式、用工来源等信息,其中集体产业监管办公室负责集体企业用工,农电服务公司负责农电用工。彻底摸清全口径用工底数,做到“人头清、情况实、数据准”。

2、规范用工阶段:人力资源部汇总公司全口径用工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有关政策规定,开展全口径用工情况诊断分析,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公司规范用工管理策略,报公司领导批准。人力资源部制定规范用工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和指导各相关单位具体实施清理规范工作,采取工作调研、抽查数据、座谈会等形式督导检查各单位执行情况,进行成效评估。重新核定各单位全口径用工数据并下发至各单位,重点将集体企业职工、农电用工、劳务派遣用工纳入人力资源计划,同时严把各类用工入口关,实行严格计划管控。

3、优化配置阶段:按照省公司核定劳动定员标准,依据公司人员配置和岗位设置情况,深入分析公司各专业人员超缺员现状,综合考虑职工年龄、学历、职称和技能等级等因素对劳动效率的影响,创新引入员工素质结构调整系数,综合测算得出各单位实际用工人数和全口径用工定员差异率,形成超缺员分析报告。完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管理机制和配套保障机制,制定公司岗位竞聘实施方案和挂职锻炼实施方案,规范临时借用人员管理,应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科学、准确预测各专业用工需求,同时征求各专业部门、各单位关于人员配置和流动的建议,研究解决超缺员策略,制定内部人员优化配置方案并组织实施,从而建立覆盖各类用工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各类用工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盘活人力资源存量。公司各单位组织实施各类用工规范清理工作,对于劳务派遣用工,对照《劳务派遣适用岗位名录》,坚决清理“非三性”岗位人员和混岗用工,规范农电用工和集体企业用工人事档案和劳动合同管理,同时完善ERP系统和集体企业信息平台相关人事信息。

4、完善体系阶段:指导各单位组织实施转岗人员业务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健全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标准体系,指导集体企业、农电服务公司结合工作实际,按照主业管理标准,制定完善各类用工绩效考核、培养使用、员工奖惩、人才选拔制度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三、评估与改进

(一)管理评估方法

1、人事信息数据准确率

评估集体企业、农电服务公司基础信息维护工作,开展ERP系统和人力资源管控系统基础信息数据的抽查工作,核查各类用工数量、用工形式、工作履历、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源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强化全口径用工信息系统的全覆盖。

2、用工管理规范指数

评估主业单位、集体企业、农电服务公司规范用工管理工作,是否严格执行各类用工入口审批程序,是否存在超计划用工,重点评估劳务派遣用工规范清理情况,是否存在超比例、混岗作业情况,农电用工、集体企业用工劳动合同签订、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

3、劳动定员控制率

评估各单位核定定员目标的完成情况及全口径用工总量控制情况,评估集体企业、农电服务公司用工策略是否合理,转岗培训、人工成本控制是否与劳动定员联动,评估各单位内部市场建设情况和配置效率。

4、制度标准体系完善情况

评估集体企业、农电服务公司人力资源制度标准体系完善情况,是否按照主业管理的标准,建立健全了绩效考核、员工奖惩、教育培训、人才选拔机制,夯实各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四、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1、强化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

将信息化作为支撑全员管理的重要抓手,加强主业、集体、农电、劳务派遣等全口径信息管理,完善实用化评价机制,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引入“大数据”理念,多维度、深层次挖掘数据价值,为人力资源诊断分析和用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建立人力资源诊断常态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建立人力资源诊断分析长效机制,加强关键问题、敏感问题和共性问题的常态化检查,强化诊断分析成果应用,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切实提升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水平。

3、深化全员绩效量化考核

全面开展农电、集体企业和劳务派遣用工绩效考核,实现考核全覆盖。全面优化绩效指标体系与单位、部门、岗位的匹配度,提高绩效合约指标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考核结果的运用,将绩效结果与人力资源市场人员配置联动,为绩效优秀人员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为绩效一般人员提供更适合的岗位。

4、深入推进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强化专业配置效率指标评价,引导各单位均衡专业间的人员配备,推动各相关专业积极创新变革生产组织模式,有效解决结构性超缺员矛盾。完善运行机制和激励政策,建立员工专长及工作意愿信息库,依托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平台,构建市场化双选机制,实现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

调查 文章 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