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30日 23:04

李艳

[摘 要]酮类化合物和抗生素类药物都具有非常高的药物价值,而且都能够人工合成,只是在人工合成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各自的成分,这就需要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该技术不仅高效、安全,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本文首先对黄酮类化合物和抗生素类药物进行了分别的介绍,其次对通过实验有效的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应用,仅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抗生素类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U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60-01

黄酮类化合物入药之后,能够降血糖、降血脂,同时对冠心病以及心绞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抗生素类药物则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这两种药物都已经成为临床上不可缺少的药物。在对这两种物质进行检测时,通常会选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效果一直都比较好。

1 黄酮类化合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简介

1.1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物价值,种类也非常多,绝大部分植物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可以现代技术能够提取出来,因此此类化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存在与应用价值。黄酮类化合物最为重要的成分就是黄酮,以黄酮为母核,而演变出来的各类黄色色素都可以称之为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是黄色,这主要是因为此类化合物中助色团有羟基、甲氧基等物质。通常而言,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与糖结合,最终成为苷类物质,其中大家比较熟知的就是陈皮苷,正是基于此,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药物可以实现,再加之,药材来源非常多,不仅能够从植物中进行提取,也可以人工化学合成。黄酮类化合物入药,拥有很多功能,比如降血压、降血脂、平喘止血等,除此之外,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都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由于黄酮类化合物药物价值非常高,因此医学界开始对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工业生产企业也加大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产投入。如果黄酮类化合物要入药使用,必须对其成分进行详细分析,而分析成分的方法非常多,其中较为熟知的有分光光度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但是应用最为频繁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主要研究者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

1.2抗生素类药物简介

抗生素类药物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青霉素、阿莫斯林等。该类药物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抑制细菌生产,而且可以杀灭病原性微生物细胞。青霉素作为第一种研发成功的抗生素类药物,自被应用在医学上以来,抗生素类药物的研究更加的深入,使用也更加频繁,现如今,此类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上重要的抗菌消炎的药物。早期的抗生素类药物生产比较原始,主要依靠微生物次级代谢来获取有效产物,不仅生产效率低,效果也无从保证。但是目前,抗生素类药物生产工艺十分先进,生产方式也得到了改进,完全可以进行规模生产,值得一提的是,抗生素类药物已经能够借助合成技术来取得,人工合成的抗生素类药物药效不会受到影响,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比较受欢迎。人工合成抗生素类药物时,首先就需要了解抗生素类药物的具体成分,所以也需要检测分析,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该技术高效能、高速度、高灵敏度和较广的适应性。

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和抗生素类药物中的应用

以下我们就以漆黄素代表黄酮类化合物,以中间体S-AMOSA代表抗生素类药物,来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具体应用。

2.1漆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

在黄酮类化合物的多种类型中,漆黄素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衍生物。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由于其生理活性较为丰富,所以常常将其用在抗病毒的药物中。另外,漆黄素除了能够在医学的抗病毒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还是一种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在这个很多人都在追求有效抗氧化剂以延缓衰老的时代,漆黄素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也正是因为如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漆黄素的化学结构和成分,而在此过程中就常常会用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其具体的应用如下所示:

称取30 mg漆黄素,加入适量甲醇使其溶解,然后加水定容至50 mL棕色容量瓶中,配制成0.6g/L储备液,使用时稀释至所需浓度;用0.01 mol/L的NaOH配制成1.0×10-2mol/L储备液;铁氰化钾、甲醇、血清样品等其μL进样,利用BPCL记录仪记录化学反应的发光信号,以相对峰高定量。实验发现,以甲醇作为流动相,基线稳定,脉动小,且使样品能达到基线分离。基于此,可以建立测定人体血清中的漆黄素的HPLC-CL新方法,检出限为2.7 ×10-7g/L,线性范围为7.7×10-6--9.6×10-4g/L,相关系数r=0.9998。对1.2×10-6g/L的漆黄素平行测定11次,得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1%。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程序洗脱,花费时间短,灵敏度高,在选择性和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2.2抗生素中间体S-AMOSA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研究

S-AMOSA是新型高效抗生素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在化学合成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体。其合成质量和成分含量对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的药效有直接影响作用,所以当前业内对其进行了深入了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正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方法,其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所示:

准确称取S~AMOSA对照品适量,置50mL量瓶中,加适量流动相溶解,同时超声波助溶5min,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0.12mg/mL的S~AMOSA对照品储备液,然后根据需要用流动相稀释。取S~AMOSA样品4.8mg,置50mL容量瓶中,先加入流动相适量,超声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用此缓冲液定容,振荡均匀,经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即得。取对照品溶液在200~800nm范围内扫描,结果在211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检测波长确定为2l1nm。

在此基础上进行专属性试验、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与加样回收率试验,并最终进行了样品测定。即制备供试品溶液3批,进样2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S-AMOSA的含量,结果分别为lg中含S-AMOSA650mg,647mg,641mg。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对S-AMOSA进行检测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但简单易操作,而且所需适用的试剂非常安全简单,所获得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无论是准确度还是精密度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其重新性也很好,回收率高,所以完全可以作为抗生素类药物的检测分析方法。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可能对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进行有效分析,也能够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分析,准确度非常高,而且操作方便,具有非常要好的重现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工艺经过进一步改进之后偶,上述优势将会体现得更加明显,由此可见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莉,刘成梅,田建文,李俶,刘伟. 现代提取分析技术在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J]. 江西食品工业. 2006(04)

[2] 谢建武. 黄酮类化合物在牙膏中的应用[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6(06)

[3] 刘丽敏. 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草药和抗生素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 西南大学 2008

[4]王忠凤,韩洪莉,刘瑛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酮类物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6).

[5] 李礼,胡树国,何锡文,李文友,陈朗星,张玉奎. 应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提取中药活性成分非瑟酮[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04)

文章 抗生素 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