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泥石流滑坡的防治措施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30日 03:31

陈昱彤

[摘 要]泥石流和滑坡已经成为我国近来来发生数量最多、造成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泥石流和滑坡因此自身的灾害特性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如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就对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带在泥石流和滑坡的防治和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旨在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少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造成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泥石流和滑坡的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泥石流;滑坡;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38-01

泥石流和滑坡是两种形成方式和作用形式十分相近的自然灾害。滑坡的形成主要是在山体的斜坡上的岩体和土因为受到雨水河水的冲蚀、地震和人类的活动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整体向下运动。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是在山区、山谷和河谷地区,因为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尤其是雨水、洪水的影响而造成的包含大量泥石和杂质的洪流。这两种自然灾害都会对沿线和区域内部的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极大的损失。

1 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1.1 泥石流和滑坡的形成原因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土壤结构疏松,易积水,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1.2 泥石流和滑坡的影响因素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当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工业化以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移速度、滑移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功能有关。一般讲,滑坡体的位置越高、体积越大、移动速度越快、移动距离越远,则滑坡的活动强度也就越高,危害程度也就越大。具体讲来,影响滑坡活动强度的因素有: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和诱发因素。

2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2.1 工程措施

减轻或避防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有: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的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这是铁道和公路交通部门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穿过工程。指修隧道、明硐或渡槽,从泥石流的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这也是铁路和公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排导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拦挡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筑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措施。拦挡措施有:栏渣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

2.2 加强对于灾情的预报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很重要,这是防灾和减灾的重要步骤和措施。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预测预报研究常采取以下方法:在典型的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力求解决泥石流的形成与运动参数问题。调查潜在泥石流沟的有关参数和特征。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因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发因素。比如、当月降雨量超过350毫米时,日降雨量超过150毫米时,就应发出泥石流警报。建立泥石流技术档案,特别是大型泥石流沟的流域要素、形成条件、灾害情况及整治措施等资料应逐个详细记录。并解决信息接收和传递等问题。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开展泥石流防灾警报器的研究及室内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

3 滑坡的防治措施

3.1 消除和减轻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3.2 改善边坡岩土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6,镶补沟缝。对坡体中的裂隙、缝、空洞,可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沟缝等以防止裂隙、缝、洞的进一步发展。

3.3 预防性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建立

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当地居民要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同时还要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及时处理,防止出现次生灾害对人们造成二次影响。相信通过相应的防治措施,一定能够减少泥石流和滑坡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结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会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在泥石流和洪水灾害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都收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灾害的发生,因此,应当减少破坏性的开发工作。同时灾害的发生还受到自然环境尤其是恶劣天气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气候状况的监控和保护性工作的进行,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川. 汶川地震区暴雨滑坡泥石流活动趋势预测[J]. 山地学报,2010,03:341-349.

[2]祁元,刘勇,杨正华,徐瑱,方苗. 基于GIS的兰州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析[J]. 冰川冻土,2012,01:96-104.

泥石流 运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