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目标定位及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4月02日 12:58

杨玉柱

[摘 要]民航运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其快捷、高效、初期建设成本低的特点成为理想交通方式,对于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目标定位、发展战略及其路径选择,对于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冲破国际主要大型客机制造商的封锁,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航制造业;目标定位;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5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076-01

一、中国航空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发展,中国的航空制造业由小到大,从修理到制造,从仿制到自行研制,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科研、实验、生产、经贸都有相当规模与基础的工业化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制造业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推进了大规模的“军转民、内转外”的战略目标定位,在探索中持续前进,在变革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成长。民用航空制造业为改变其长期发展滞后的局势,陆续进行了 20余个型号的研发与改进。在走向世界上,实现了从一般性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技术引进、转包生产,发展到关键航空产品和整机技术输出,再到平等参与重大航空项目研发与合作生产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航空制造业迎来其发展史上的重大机遇,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航空制造业依然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航空制造业企业整体落后,科研历史欠账太多,技术储备不足,航空工业布局不合理等。因此,要合理制定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目标定位,同时要明确其发展路径。

二、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目标定位

1、业务定位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以获取大飞机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整合上飞、西飞、沈飞等现有资源,加快整机研发速度,集中力量进行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以及特殊复合材料等核心技术问题的科技攻关;二是通过对已有资源集成创新,或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突破某些重要零部件和设备的技术制造工艺,并重点培育国内完整、稳定、连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链;三是对于普通技术产品,鼓励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企业之间的竞争,促使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也可以将普通技术环节外包出去。

2、市场定位

为开辟更大的市场空间,民航各大公司在未来也必然扩大经营规模,加大运力投入,逐渐提升支线航空市场的占有率。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将新建机场55个,机场总数将达到230个,旅客年运输量达到4.5亿人次。在未来十年内,将会有数量更多的新机场梭工验收,其中大部分位于二三线城市。

3、产品定位

发展70-110座级的大支线飞机正好可以满足国内大部分航线的要求。从性能上看,大支线客机其灵活性接近支线飞机,舒适度则近似于干线飞机,这种进退有余的独特定位,使大支线飞机兼具干线、支线运力的优势,在航空运输市场上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4、客户定位

以政府补贴的形式使国产大飞机的购买价格相对于进口大飞机具有显著的相对比较优势。航空公司购买国产飞机后,可以选择不同机同价运营,即国产飞机和进口飞机的票价相同,也可以选择不同机不同价,即国产飞机的票价较低,以鼓励旅客乘坐国产飞机。

三、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1、加强政策引导,确立民航制造基地

借助国家级航空产业园、省市共建的优势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发挥航空产业园招商队伍、资源和平台整合的优势。在分析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落实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金融和人才政策等配套政策,与国内航空全方位合作,确立航空产业园区发展民用航空产业的制造业基地地位,为航空企业发展提供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内外重要航空企业和民航机构的合作。

2、建立多渠道的财政投融资机制

民用航空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目前民用航空业的主要投资来源还是财政支持,但如果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社会经济环境,能提供给民用航空业的财政支出比较有限,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西北民航发展的需求,故建议:在积极发挥公共财政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上龙头作用的基础上,应放开民航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限制,除空管系统等关系国家航空安全的敏感部门外,应鼓励其他各种形式的社会性投资(包括外资)进入其它基础设施领域,形成多渠道融资的局面。

3、建立技术创新体制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技术创新、引进技术基础上的二次创新等。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不能拘泥于闭门造车,要力争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站在世界技术的最前沿,然后整合全球的优势资源,通过持续不断地技术引进与技术合作提升自身的技术基础。在这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加以改进,改的多了就逐渐变成了自己的技术。在不断改进新技术的同时,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4、加强人才培养,启动高校航空人才项目

加大航空科技人才培养,联合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强化与国内外科研单位的战略合作,建立具有我国特色、高水平的航空产业技术和人才培训基地,着力培养适应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技术进步和发展需要的国家紧缺专业技术人才。

5、打造一流品牌

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要想具备持续的竞争力,必须让消费者对公司足够了解,这就需要企业的品牌。有了强大的品牌,企业就能很容易地与消费者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建设企业品牌其实就是建设企业的战略资产。

结语

着眼于长远,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还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技术、加强文化引领、打造一流品牌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由此提出了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目标定位及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苏俊.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现状与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 马海疆.通用航空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的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 党力.中国民航工业的企业网络特征与发展水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4] 马骁.中国廉价航空的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文章 制造业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