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4月04日 02:35

陈皓政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浪潮对西方世界的洗礼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作为核心内容影响深远。该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可控性、统一性和商业性进行了分析,强调艺术变化的主流将会由典雅走向通俗,褪去了高深莫测的面纱。在此变化转换的时期,艺术的根本魅力遭到抹杀,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别有用心的推广来潜移默化的对群众进行洗脑的手段。本文借助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两个方面主要特征,以当今美国影视领域的现象为例,简析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观点与现今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大众文化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论 影视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18-01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析

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是欧洲最重要的传播思想流派之一,该学派对资本主义的很多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抨击当代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为文化理论思潮打下了基础,也成为当代文化批判思想的可溯根源。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最有独特性和影响力的一部分内容,该批判理论是由多方面共同组成的,包含了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等各学科门类出众的思想理论家,哈贝马斯、马尔库塞、阿多诺、霍克海默是学派的标志性人物。法兰克福学派在很多西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作为学派思想核心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对大众文化进行解读时,学派认为应分为“肯定的文化”和“文化工业”两部分内容。对于前一种文化分类马尔库塞在其著作中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失去了总体性的特征,只能作为精神与物质世界相分割。[1]而对于后者,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文化工业就是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2]文化工业或者说大众文化,其具有一定的诱导性、统一性和商品化等特点。但是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又有很多不可忽视的缺陷:法兰福克学派追求的是一种自由平和的田园生活,对当代很多体制有着本能的排斥。但是,文化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演绎出新的内容部分。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正确的看待文化发展,把握学派的核心思想对我们以后研究文化的缺陷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看美国影视领域现象

以美国当今的大众文化潮流为代表,影视领域可谓是各方面里的重中之重。每一年好莱坞数以千亿计的产业链条,电视领域近百余家电视台的剧集争锋,更是无处不透露着大众文化在当今全球社会形势中的百态。

(一) 商品化与标准化——丧失了本质的文化艺术

从美国影视制作模式来看,艺术层面上的精华已经所剩无几,而充斥在市场上的更多的是工业流水线一样产出模式。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艺术本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艺术的魅力源于它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支撑,不应该为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不然会失去它本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美国电视剧创作为例,主编据创作出最开始的剧本,然后寻找投资商与制片公司合作,之后才对后期剧本进行组织创作,安装既定的模式进行重塑加工,完整的剧本也就成型了。有时候甚至为了迎合当季市场的需求、大众口味的趋势,制作公司或编剧会去模仿或创作特定的剧集类型和加入特殊的剧情。比如在美国经历了911之后,一大批反恐题材电视剧应运而生,从早期的《反恐特勤组》到《24小时》再到现今仍在热映的《国土安全》,无不是主打反恐牌。而创作过程中,无论内容多么完整流畅,都必须经过设定的模式进行再次加工:半个小时的电视剧需要加播3到4个广告,所以每一集电视剧被强拆为5部分,包括前情提示、4个分割部分。为了吸引观众编剧必须在广告前将精彩打斗场面或者本集焦点进行播出;此外还需要通过悬念诱导、身份转变、剧情更迭打断剧情,这样才能将观众的目光牢牢的锁定在电视剧上面,以便在以后的播出中能有很好的收视率。比如在美国《 X音素》、《美国之声》、《美国偶像》等大型娱乐节目中,千篇一律的选手、评审以及节目模式流程,无不让人联想到超市一面货架上花花绿绿各种的商品,看起来琳琅满目,但却外异内同,说到底都是一样的商业消费品。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产品也不能独善其身,也逐渐成为投资者大规模、大批量加工生产的另类商品。“先进工业社会正面临着理想被物质化的可能性。这个社会的能力是进一步降低那个使人的状况得以表现理想化和控诉的崇高领域。高级文化成了物质文化的一部分。”[3]在马尔库塞看来,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因素急剧扩张造成艺术的质变,不能单纯的反应理想和自由的憧憬,不在是人们心灵的支柱和精神的粮食,而转化为人们谋求利益和传播思想的介质。

而在电影中亦有着如此的情况:漫威公司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抑或好莱坞炮制的英国特工007,不仅全部围绕的都是个人英雄主义,甚至连故事情节模式也要在自己的其他影视作品中相互关系上。这就好像商场中的搭配原则,让人买了一个就还需要再买另一个。而一个故事一个电影甚至可以再翻拍许多遍,更是出现了比如第几任“超人”或第几代“邦德”的这种文化趋势。 “不但颠来倒去的流行歌曲、电影明星和肥皂剧具有僵化不变的模式,而且娱乐本身的特定内容也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它的变化也不过是表面上的变化。”[4]在当代大众文化产品所体现的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不过是通过表现形式的改变,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实际上根本的文化产品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只是制作人通过表面的假象来迷惑人们来获取理想的收益。

(二) 操纵性与政治性——意识形态控制的工具

说到大众文化在影视领域的意识形态控制性问题,可能国人最先想到的会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或是亦如“抗战神剧”等这类包含强烈国家政治风向与制度文化特征的文化产品。难道美国的大众文化中便没有这类带有政治性的主旋律文化了吗?其实并非如此,科技的高速发展引起文化产品的质变并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区别于传统的极权主义社会,当代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摒弃了采用武力和强制手段进行精神统治,而是利用科技的进步将文化产品进行重新定义,并进行宣传推广,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意志达到有效的根本控制。

“9.11”之后,美国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扫荡恐怖分子,而在前苏联解体后缺位数年的好莱坞反角的接力棒也就顺利传到了阿拉伯人手中。“恐怖分子”正式取代纳粹和前苏联成为好莱坞电影与各类题材电视剧中的金牌反派。美国人对阿拉伯人的情绪同样非常复杂,这里面有现实的原因——石油与恐怖主义,也有历史的原因——宗教与信仰冲突。美国人便开始大肆宣扬或明显地“暗示”起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文化的种种“可怕”之处。久而久之,使得日后美国出兵中东或扫荡伊斯兰国家之时,国内反对的情况可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甚至还可以博得大众的支持与理解。这种打着和平旗号的霸权主义变得如此的顺理成章,不可谓没有大众文化的功劳在里面。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文化工业对大众具有一种暴力性,大众对其接受完全是被迫的。文化工业借助这种暴力性和强迫性,把千篇一律的充满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文化产品硬塞给大众,并以反复重复的形式作用于他们的视听,以此来对他们进行洗脑,进行心理和思想的驯化。”[5]大众文化通过这种强迫性的模式使受众丧失了主观选择优秀文化产品和独立思考评判的能力,使受众对客观存在形成一种固定模式的思考和评判,从而也就失去了对现实社会制度发展趋势科学理性的认识与批判的能力。

三、结语

实际上美国大众文化产品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优秀作品,例如前几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或在世界各大影展包揽最佳纪录片的《海豚湾》等等。这些优秀的创作都是作者敢于反思勇于批判的结果,其中也折射出创作者的精神向往和价值观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故此我们不能将所有与大众文化相关的艺术以及自主作品一概而论。虽然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是近代批判理论的根源,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在一些方面所表现出的不足。对此我们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充分学习借鉴其理论优秀精华的部分,另外要避免照搬其固有的批判模式,用与时俱进的角度、发展的眼光来认识把握,使之服务于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9.

[2] [4][5][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0.

[3]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文化 大众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