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4月11日 14:03

何沁蔚

[摘 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决定了盈余管理的产生,没有动因的存在,上市公司管理层会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真实可靠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文从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主观因素两方面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动因分析。

[关键词]盈余管理;外部客观因素;内部主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68-01

自2006年财政部办法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来,每年均出台或更新具体会计准则,使得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完善,与国际趋同;但会计准则中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少会计准则的运用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存在较多客观因素,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新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属性。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现阶段,我国市场化程度不高,加上不完善的竞争机制,交易价格难以公平合理,公允价值也没有可靠的衡量标准。而且公允价值的确定以来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难以确定价值是否公允。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这一规定,对其加以滥用,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借款费用准则的运用。按照借款费用准则,借款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一般借款是指除专门借款之外的借款,相对于专门借款而言,一般借款在借入时,其用途通常没有特指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同时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也应予资本化。由于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资本化,客观上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在借款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之间调节的余地,盈余管理成为了可能。

企业的盈余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准则和政策的指引下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获取的,既需要精确的数字运算,又需要合理的估计和判断。因此,企业的盈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客观的准确的数据,它只是存在于某个合理的范围内。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谨慎性之间难以统一起来,并以牺牲对方为代价。而且,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这些都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滋生的温床。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准则的规定范围内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和程序。部分会计准则针对同一个项目提供若干种会计核算方法,供企业自行选择,如存货的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企业一般选择能使自身收益最大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制定会计政策。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一旦该会计政策未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化收益,企业便有可能对会计政策进行变更。尽管准则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的具体条件,但变更条件同样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为管理层提供了盈余管理滋生的温床。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除了外部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内部主观因素。

管理层追逐自身利益进行盈余管理也称报酬契约动机。由于现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产生委托责任关系,造成信息无法对称,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只能通过业绩考核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掌握企业所有权的股东会与执行经营权的管理层便会约定一定的与业绩相挂钩的报酬计划,管理层因此也具有了盈余管理的动机。我们可以从显性报酬和隐性报酬两方面进行分析:

显性报酬。显性报酬主要体现在管理层的年薪、分红的方面。股东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等,结合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约定一系列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的报酬计划。一般来说,财务指标是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尺度,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通过约定这些指标的增长幅度确定管理层的薪酬。管理层为了获得更多薪酬分红,会对财务数据进行盈余管理,调整财务报表,使得相关财务指标与报酬计划相吻合。

隐性报酬。隐性报酬与显性报酬相反,表现为非物质形态的报酬,如声望、升迁机会、公务消费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良好,财务状况稳健,股东自然对管理层充满信心,便会寄予厚望;同时,国家和社会公众对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予以认同,管理层自然而然获得了非物质形态的报酬,甚至国家会授予一些荣誉称号,其职业发展道路更加顺畅平坦。管理层为此也会通过盈余管理,以此获得隐性报酬。

管理层追逐自身利益进行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内部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动机,也是大多数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在显性与隐性报酬的利益驱动下,管理层对盈余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动机。

上市公司为筹集资金进行盈余管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

为首次公开募股(IPO)进行盈余管理。企业要募集大量的资金,上市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要发行股票,前提是财务状况稳健,业绩良好。《公司法》规定,企业必须在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够申请上市。因此企业为了上市通过盈余管理包装财务数据,以获取上市资格。同时,包装后的财务报表能够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

为配股和增发新股进行盈余管理。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投资者的资金,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会通过配股和增发新股这一途径。由于配股和增发新股需要一定的条件,管理层便会通过盈余管理调整报表,营造一种财务状况稳健,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形象,同时由于大部分投资者未能洞悉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因此认定此状况乃上市公司的真实状况,投入更多资金,希望获得红利或待股票价格上升后变卖赚取差价。

为避免受罚而进行盈余管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盖上ST的帽子,若第三年依然亏损,就被暂停交易,一旦被停牌,意味着企业很难继续运营。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第一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会在第二年扭转局势,以免被扣上ST帽子;若第二年无法扭转,上市公司在第三年会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盈余管理,以维持上市资格。另外,部分上市公司若预期未来业绩难以达到要求,便将本期利润降低,递延至下一年度,使利润平滑化。

从纳税的角度进行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一个十分明显的动机。同样可以从避税动机和纳税动机两方面进行分析:

避税动机。我国税收体系尚未完善,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条款,也有多档不同的税率,因此,企业有了通过纳税筹划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由于纳税意味着现金流出,减少税负相当于增加的营运资金。大多数未上市的民营私营企业会尽量降低报告上的净利润,减少税负,节约资金。

纳税动机。与未上市的民营私营企业截然不同,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会为多纳税而进行盈余管理。由于相关证券制度有所规定,上市公司会尽量把利润做大,营造业绩优良的形象,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因利润增加导致的税负增加是值得的;而且,纳税增多能获得“纳税大户”等称号表彰,对上司公司的形象百利而无一害,投资者更愿意投资这些上市公司。另外,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为了其政治前途,往往也会把利润做大,多纳税,以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同和青睐,以在日后的日子获得升迁的机会。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本文从其外部客观因素和内部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它们两者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也共同决定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及其程度。

盈余 文章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