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及作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4月14日 16:03

秦同飞

[摘 要]对于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设而言,钢筋保护层施工是尤为重要的,钢筋保护层施工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质量,关系着钢筋材料的性能与使用寿命,这也就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必须要提高对钢筋保护层施工的重视,科学的控制好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从而确保其保护作用的良好发挥,本文将针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及其作用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TU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38-02

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与施工能够帮助混凝土结构提高整体受力性能、耐久性、耐火及抗冻性能,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在使用中的整体稳定性与可靠性,但就我国许多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保护层作用与价值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多角度共同着手,予以弥补和解决,下面我们来具体进行分析。

一、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分析

1.保证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

钢筋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握裹和摩擦力所产生的粘结锚固作用是保证钢筋受力性能发挥的基础和关键,而钢筋表面保护层的厚度控制与施工则直接影响到其粘结锚固的效果,进而关系到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如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就很容易导致钢筋与结构构件外表面过于接近,甚至出现漏筋以及外表面混凝土开裂、剥落等问题,并导致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与整体握裹力下降,同时,由于保护层混凝土厚度不足所造成的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加快,也容易导致保护层的使用寿命缩短,保护功能失效,进而导致外边缘钢筋暴露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腐蚀,导致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作用的降低。因此,必须要做好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施工,保证保护层厚度满足标准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正常受力性能。

2.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最关键因素来自于钢筋的锈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以及建筑结构内部渗入的水分,酸碱性环境等都会对钢筋材料产生锈蚀作用,钢筋材料一旦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如缺乏有效保护,必然会发生锈蚀,同时钢筋的锈蚀还会造成体积膨胀,并直接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应力作用,这也将一定程度上加快混凝土的碳化速度,这些对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都是十分不利的。通过试验分析发现,钢筋锈蚀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与其保护层的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厚度合理的保护层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缓钢筋的锈蚀,进而控制锈蚀后应力作用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也能够减缓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从而保证结构的整体耐久性。

3.保证混凝土结构耐火、抗冻性能

相较于钢筋材质而言,混凝土对于温度的传导速度相对更慢,受温度影响后的变形程度也更低,因此,保证钢筋保护层的足够厚度,能够一定程度上隔绝火灾、冰冻等情况发生时对于钢筋结构的影响,减缓钢筋温度变化的速度,进而将变形与所造成的破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也是增大钢筋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保证混凝土结构耐火、抗冻性能,避免建筑结构破坏的可行性所在。

二、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方面的不足

1.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较大

我国对于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有着较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对于其厚度偏差也给出明确的限定,其中梁、柱结构部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要求限定在±5mm范围内,而板、墙、壳等结构部件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要求限定在±3mm范围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很大一部分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中,对于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的把握与控制存在着不足,厚度偏差常常超出相关施工规范与标准的要求,同时在工程施工验收过程中,部分验收人员又未能进行严格的检查,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失效,从而影响建筑整体的结构质量。

2.不重视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现浇楼板施工在当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已十分常见,但在现浇楼板的施工中,常常出现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厚度过大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楼板钢筋的负载压力,以增加楼板结构裂缝出现的几率,影响楼板结构的安全性以及适用性,保护层厚度过小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容易导致漏筋、锈蚀等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抗冻性能下降,影响钢筋材料的强度与受力性能,进而影响到楼板的耐久性与可靠性,并导致结构安全性下降。部分工程在现浇楼板施工中甚至不进行保护层的施工,这就更大程度的为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3.忽略箍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梁、柱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仅要考虑纵筋的保护层,还要对箍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但从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普遍情况来看,箍筋保护层的施工与厚度控制常常会被忽略,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中往往得不到体现,箍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以及不设箍筋保护层的情况并不鲜见,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良好发挥的,加之对于箍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在相关国家规范中并未给与强制性的要求,且对于偏差允许的范围也缺少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也容易使施工人员忽视箍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在箍筋保护层施工中相对较为随意,不注重保护层厚度的控制,进而导致其厚度偏差往往较大,影响整体结构的施工质量与可靠性。

4.钢筋保护层施工中的其他问题

首先是保护层施工设计存在不合理,局部钢筋及桥面板中线管累计厚度超过板厚,梁柱节点处主次梁钢筋直径较大,纵横向钢筋相互阻碍,造成保护层厚度超差。钢筋保护层偏差大的部分多发生在板的负弯矩筋处,这部分钢筋在设计中采用直径细、刚度小的Ⅰ级钢,较易就会被踩弯。其次是施工人员对钢筋保护意识的薄弱,常常在实际施工中随意踩踏和晃动已经绑扎好的钢筋,并且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中,也不注意避免振捣设备直接接触钢筋所造成的影响,很容易导致钢筋出现偏移,既会影响到钢筋保护层施工的质量,也可能导致楼板裂缝的出现。最后施工中选用的垫块质量不合格,也会很大程度导致结构整体受力发生不利变化,影响施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导致保护层施工厚度控制与设计和相关的规范存在偏差,也容易产生其他的质量隐患。

三、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1.设计环节的有效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首先要从设计环节着手,设计环节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先行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施工中各项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这就包括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理设计。应在遵循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使用要求,把握建筑工程整体及各个部分的受力特点,以及施工方的施工技术水平与施工能力等因素,合理的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并制定最为适应的施工方案。

为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进行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单位必须要与施工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要明确建设方对工程质量与实际功能的具体要求,并发挥长远的眼光,从长远角度考虑,在设计环节充分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结构整体耐久性的要求,尽可能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以最大限度发挥工程的使用价值。设计单位还应从实际出发,对施工中所需要使用的各类原料、辅助材料等的性能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如针对垫块材料,可基于当前建筑施工材料发展的形式,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支撑稳定性强、易于连接、且不易发生位移的新型垫块材料,以此来保证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的有效性。

2.施工环节的有效控制措施

施工环节中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主要可以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技术方面,应根据施工需要,合理制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的施工方案,针对设计环节给出的图纸,进行技术会审,对于图纸中的不合理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交流,并做出相应更改,在确保施工方案合理,且所选用的施工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向实际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要在施工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材料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

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按照相关的规范严格要求施工操作人员的施工操作,应明确各类易导致保护层厚度偏差加大以及容易影响保护层施工质量或破坏保护层的因素,让施工操作人员在实际作业中做到规范操作,应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现场材料、工具摆放应避免接触绑扎好的钢筋,人员活动也应避免对钢筋材料的随意踩踏,马凳的搭设高度应满足施工需求,避免高度不适所造成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加大,并要根据需要合理搭设马道,要确保马道搭设的稳定性,为施工人员提供可靠的施工平台,减少施工误差的出现。最后,关于管理还需要加强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巩固的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他们的作业能力,并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施工能力强,态度端正严谨的工作队伍,内外兼施,全面保证施工的整体水平。

3.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

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发挥也是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监理单位应全面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尤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对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质量的验收,注意对垫块强度、厚度、马凳高度、配置等细节的把握,针对所有可能导致保护层厚度控制失效的部分都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对于所发现的不符合相关规范与要求的部分,必须要及时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次验收并合格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后续施工。此外,监理单位也应加强监理队伍的建设,应确保监理人员了解施工的规范要求,并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还应具备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较高的责任意识,在施工中能够做到全程现场监理,以此来保证监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监理作用,保证工程质量。

4.制定更为严格的钢筋保护层施工要求

要确保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的有效性,还应从相关制度、规范的严格制定着手,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当前我国各类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实际,以及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制定更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要求,应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偏差控制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进行明确,并从安全性与耐久性的角度出发,适当提高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标准,发挥出制度规定的约束作用,为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施工及厚度控制提供有力的指导。此外,在提高相关规范标准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其内容的细化,应针对包括箍筋在内的各类受力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定,以保证保护层施工管理的全面性。

总结: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把握好我国实际,针对现有的问题,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着手加强控制措施,全面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的有效性,发挥钢筋保护层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以此来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金权.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因素及操作要点[J].广东建材,2012(04).

[2] 叶喜兵.论如何改进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技术[J].科技风,2012(21).

[3] 张春丽,顾林辉.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探讨[J].工程质量,2013(S2).

[4] 晁忠贵,焦振奇,李萍.浅谈控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重要性及措施[J].四川建筑,2011(05).

[5] 刁传苏.浅谈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与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6).

保护层 钢筋 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