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开采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4月17日 13:41

亓文龙++梁政

[摘 要]矿山地质灾害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客观原因,一种是主观原因,本文论述了铁矿开采地质灾害的种类,提出了铁矿开采中地质灾害防治办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 技术 展望

中图分类号:TG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327-01

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恶化会带来一系列恶果,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就业环境会受到严重影响。大的地质灾害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失,制约社会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一、地质灾害因素

铁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种 , 一种是客观原因 , 一种是主观原因。

(一) 客观原因

首先,铁矿采矿方式一般为地下采掘或露天开采,无论进行何种方式的开采,实质都是挖掘地壳的“机体”,本来是自然平衡的地壳,因为开采会加剧地壳物质的不稳性。这是在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本质原因。

因 。

その次、鉱業活動は採掘過程で、選鉱と製錬加工も含めて。鉱業、特に選鉱と製錬は避けられないように水と火で処理すること。だから、鉱山過程の必然は発生三廃、すなわち排水、排気、廃棄物。

其次,铁矿在采矿过程中包括选矿和冶炼加工,特别是冶炼过程中,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是无法的避免的。一旦排污数量超过了大自然自净能力,势必为社会增加治理成本,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观原因

由于铁矿矿业生产成本极低,因此,相当长的期间内,小型矿业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这些小企业为了追求片面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置安全生产与不顾。这是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地质灾害的种类

采矿活动的诱发地质灾害,基本包括火山地质灾害以外的全部地质灾害。主要有塌方,片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滑坡泥石流,煤气爆炸,沙漠化,盐碱、三废污染,煤层矿震等。

(一)塌方

塌方片地下开采空间桌面崩坏,是矿山开采带来的最直接的地质灾害。塌方无明显特征,具有突发性、发生频率高,常常伴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程度极大,。

(二)二岩爆炸

岩爆对岩石具有强烈的破坏,且破坏范围极大。在这个破坏过程中,弹性变形能量突然冲击采矿作业的表面,进而造成大面积毁坏。岩爆具有突发性、剧烈性的特征。,严重的岩石爆炸会发生人员伤亡,破坏矿山山脉,是矿山开采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三)矿震

矿震属于地震的一种,所不同的是,矿山的震源浅,强度大,会造成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坏。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金属矿的地震现象不断发生,才为社会大众所关注。

(三) 地表塌陷

地表陷落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地表陷落在矿山开采中所造成的受害最大,损失最大。地表陷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轻则道路损毁,交通中断,重则民房被埋,伤亡惨重。

(四)大面积采矿区崩塌

采用空地法,留矿法,崩落采矿法等进行地下开采,矿山井下往往会有巨大的崩陷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具有严重灾害。

(五)地质环境污染

矿山开采污染包括,残渣沉积,选矿污水排放等,长期存在地质层内,地址环境被严重污染,地表植被被破坏,严重者水土流失,山崩地裂。

三、 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综合防治

(一) 勘查阶段

铁矿矿床地质勘探报告是矿山开采设计的基本根据。报告主要涉及到铁矿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现状评价等,防止铁矿矿床开采后的地质环境受到影响,并依据采矿活动评价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而决定是否开采。

(二)矿山设计阶段

所谓矿山开采设计,即通过铁矿矿床勘察报告,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人口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严格而合理的采矿过程设计。该设计方案要求准确把握环境变量,降低开矿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而在源头上防止地址灾害的发生。

(三)矿山建设和生产阶段

在铁矿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严格排放比例。还需建立相关的预警机制,对崩塌,泥石流等大型灾害做到提前预测,将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主要技术对策

(1)改进采矿方式

预防铁矿矿难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填充采矿。填充采矿对钢铁矿等金属矿山有较强的操作性。金属矿多数是带状分布,需要必要的填充材料。如果填充质量较高,可以有效阻止采矿地址灾害的发生。

(2)塌陷土地复垦

陷落地的土地复垦更为合适。塌陷深度较浅的地区,宜采用回填方式复垦。

(3)铁矿综合利用

即减少铁矿风化的可能性,降低排放气体对大气环境和水流环境的破坏程度,实现铁矿的综合利用。可以利用铁矿生产建筑材料,或者建设铁矿工厂,利用铁矿发热原理建立发电厂,并从中提取化学工业原料及稀有元素,生产矿物肥料,其他废料则用来填充凹洞,减少矿难发生频率。

(3) 闭坑矿山污染防治

闭坑铁矿地下水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是切断污染通道,杜绝污染源。在铁矿实践中采用高强度水泥串层从下污染井结块,切断矿坑注入水和岩溶水力,实现矿井水污染防治。

(4) 矿山地下水防治

自采矿业诞生以来,多数企业对矿山地下水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这种行为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对水资源的破坏极其严重。铁矿矿山的地下水处理方式较多,如全面注水法,供给结合法。

结语

矿山地质灾害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因此,各级单位必须对铁矿矿山地质灾害高度重视。首先,要树立保护矿山观念,关注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安全生产责任机制,降低矿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程度。第三,发展矿物再生资源,杜绝盲目开发、过剩开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莫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 2005(10)

[2] 朱良峰,吴信才,殷坤龙,刘修国.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03)

[3] 张樑. 21世纪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与减灾战略思考[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02)

矿山地质灾害关系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矿山地质灾害相关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相关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矿山地质灾害相关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相关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矿山地质灾害相关

文章 矿山 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