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凌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边坡防护治理施工进行论述,并从工程特点、难点进行分析,且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提出相关处治对策,希望能给予相关专业读者借鉴。
[关键词]公路工程 边坡治理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63-01
1、工程概况
某公路施工高边坡挖方区域,左侧边坡为四级边坡防护,其中:Ⅰ、Ⅳ级防护为锚杆框架植草护坡;Ⅱ、Ⅲ级防护的主体为锚索框架护坡,两端局部为锚杆框架植草护坡。
经过现场实际勘查并结合设计图所提示的地质情况,该段左侧边坡为特殊处治区域,岩体为顺层,岩层走向近似平行,边坡岩体较为破碎。
2、工程特点、难点及施工对策
本工程施工工期紧、工作量大、施工劳动强度高,施工环节的紧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工程特点、难点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项目施工工作量大、施工环节多,施工时间短。
工程量主要集中在坡面清理(即削坡)的土石方开挖、爆破、转运以及拉伸网植草工程上,零星还有裂缝封填、临时道路工程等,工程施工环节多,施工顺序联系紧密,工作量大,施工时间紧迫。
施工对策: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部组织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逐项落实到人,质量、进度、效益三挂钩,确保施工全面有序的进行。重点放在工程量大、并对后续工程进度有较大影响的坡面清理、爆破、拉伸网植草工程上,在这些工程施工上,多投入人力、物力和先进的机械设备,组织爆破,注意安全,奋力施工,为后期施工项目争取时间,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其工序各环节的有序衔接。
2.2 工程项目布置在陡坡山体上,施工安全隐患多。
治理工程布置处于山体斜坡上,人员行走都较困难,机械设备不易安置,施工材料无场地堆放,势必影响施工进度。
施工对策:项目部将高度重视山体斜坡区段的工程施工,积极抽调得力的施工人员、技术骨干和最好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施工准备期间,对坡面进行修筑简易施工便道,修建施工材料堆放场所,动用各种力量解决施工条件、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3 施工场区坡下为砌筑工程施工,存在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问题,特别是工程爆破的安全隐患较大。
施工对策:合理利用施工条件,在施工期间尽量避免同时施工,存在同时施工的情况时,应当尽量积极有效地处理协调与砌筑工程施工的关系,减少干扰。组建现场管理机构,对交通线合理利用,在施工区间挂施工警示牌,指挥交通,疏导车辆;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组织爆破,多使用机械挖掘,定时爆破。
2.4 施工作业面狭窄,材料堆放无场地。
施工对策:项目部组织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逐项落实到人,实行质量、工期、施工负责人三项挂钩制,确保施工全面有序的进行。
3、施工方法
3.1 施工概述及流程
治理工程主要分为坡面清理、爆破工程。
本工程难点是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协调及其制约关系,解决这一问题,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削坡、坡面清理、爆破工作的程序安排和合理的施工顺序及调度是工程成败的关键。
按照施工项目合理布置施工区,按施工工艺对进行各项进行安排,在施工作业区布置材料设备堆放区、渣土临时堆放区等。施工过程按计划进行,当施工进度不能满足施工计划时,及时调整施工强度、施工作业区,增加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使施工进度能够满足施工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该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施工测量→建立监测网→削坡清理→静态爆破→(削坡清理→静态爆破)反复→内部验收→竣工验收。
3.2 削坡清理工程
3.2.1 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削坡清理主要是对滑坡的山体进行清方卸载处理,按照设计所给的滑坡处治方案,对山体坍塌区域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进行削坡处治,同时清除坡顶倒悬岩块、坡面危岩和局部存在明显滑移变形的块体,以人工风镐清理为主,可辅以相应爆破,严格控制飞石,具体施工要求如下:
⑴采用从坡顶向下分层开挖,台阶、边坡爆破。
⑵采用风钻钻孔,毫秒导爆管微差爆破法,以控制爆破块度和飞石。
⑶开挖必须进行严格监控,一般不得陡于规定坡度。
⑷另外还应注意,工程弃土弃石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环境地质问题,应选择合适的弃土弃石场。
3.2.2 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前,将坡面上的杂草、树木和杂物全部清理出场。然后根据具体坡体形态特征及护坡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坡面清理整形工作。
(2)坡面清理后的坡面,都需保证坡面平整、无松动岩块。
(3)坡面清理工程应避免在雨季施工。施工期遇到降雨时必须采取措施对工作面进行临时封闭保护。
(4)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剖面图纸所示削坡线进行削坡,不能欠挖,也不准超挖。削坡质量技术要求详见削坡质量技术要求表。
(5)施工时采取的削坡程序应保持坡面的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坡面上的不稳定土、石或其它看上去易伤人的材料、物品,应立即清除,以保安全。
(6)做好施工场地管线和邻近构筑物的保护工作。
3.2.3 坡面清理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开挖时,两人操作距离不大于2.5m。挖土应由上至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层挖土。
(2)开挖时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不利情况,立即暂停施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施工期所有的土石方开挖坡面必须加以修整,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4)因施工需要设置临时边坡时,应制定详细的边坡稳定措施计划。
(5)清除危岩体之前,对居民房屋加强防护,对场内坡脚的移民道路进行封闭,以保证道路及施工区车辆人员通行的安全。
(6)爆破作业之前,安全警卫人员提前5分钟拉响警报,对过往车辆、各类人员进行警示、封堵和驱赶,严禁在非安全范围内
4、质量保证措施
⑴测量位置一定要准确,仔细复核静态爆破岩体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完整程度等。
⑵掌握静态爆破工程参数,确定岩石级、爆破方量以及爆破孔密度、孔径、孔深和防护网尺寸。
⑶爆破后,岩块的清理工作要及时跟上,对大于30cm的岩块应再次解小,坡面清理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坡面平整、无松动岩块。
5、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雨季施工必须做好地表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与堆碴形成泥石流以及水体下渗影响坡体稳定。
(2)清除危岩体之前,对居民房屋加强防护,对场内坡脚的移民道路进行封闭,以保证道路及施工区车辆人员通行的安全。
(3)爆破作业之前,安全警卫人员提前5分钟拉响警报,对过往车辆、各类人员进行警示、封堵和驱赶,严禁在非安全范围内。
(4)人工转运工程材料应修筑人行便道,并在高陡边坡段安设护栏。禁止将石块从坡顶滚入坡下。
(5)岩块临时堆放点要选在坡体相对稳定的荒坡地带,并且要控制岩块的方量,及时转运,防止坡体失稳。
(6)工区用电设二级漏点保护,均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6、结束语
公路边坡防护是公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防护效果关系着人们对于公路的整体评价,更决定了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从坡面清理、爆破工程两个方面对该公路边坡进行防护治理,并取得明显效果,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边坡防护施工一定能够取得全新的进展。